讲完了浅水原的大败,李世民才道:“第二次西征薛仁杲的路上,我向屈突通老将军请教,如何才能做到治军严谨,如何才能让部队做到令行禁止。老将军告诉我,要求别人严谨,首先自己要做到严谨。军令需要下的果断,干脆,不容质疑。老将军说,我一直一来和属下将军们的关系就非常好,但,那不是主帅和部将的关系,而是江湖朋友间的义气,我如果做不到严肃认真和执法严格,就无法让部属真正明白令行禁止,军法如山的含义。所以,从那时起,本王就强迫自己在部属面前不许有笑容,也不能有笑容,我要他们怕我,这样,他们才不会再做出违背军令的事情来,我们才不会重蹈浅水原的覆辙。”
听到这里,唐瑛一切都明白了。浅水原的大败是刘文静等人不遵将令的结果,而刘文静等人不遵将令的行为却是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以往的放纵造成的,所以,李世民才会如此自责,才会在屈突通的建议下抛弃了以往和部属交往的习惯,才养成了不苟言笑的习性。
瓦岗三年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两线作战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两线作战
他才二十四岁呀,肩膀上的担子,以往血的教训,竟让他不会笑了。有人说过,女人用泪水排解心中的痛苦,男人却是打碎牙齿都要咽进肚子里,唉,李世民作为三军统帅,又担负着为大唐一统江山的重任,他的这种伤痛,肯定埋的很深。是自己无知了,竟然开那样的玩笑。
想到此处,唐瑛心里对李世民充满了怜惜,也充满了自责:“对不起,秦王,我不知道……昨天,我不该开那样的玩笑,对不起。”
“不,这与你无关。”李世民看着唐瑛依然放在他手背上的那只手,贪婪地感受着那只手心里传来的温暖,却努力淡淡地回答:“本王明白,你是为本王着想,是想为本王排解心中的烦忧。昨天,本王吓到你了吧?”
唐瑛脸上一红:“也不是。我只是看你陷入沉思,怕打扰你的思路,加上突然想起要修改一下虎牢关的模型,所以才悄悄离去的。秦王没有怪我就好。”
“不会的,本王怎么会怪你。”李世民长出一口气:“三年半了,本王第一次将那场大败说出来,本王现在很放松,真的很放松。”
唐瑛相信李世民的话,人的。情绪是需要宣泄出来的,浅水原的大败,那几万唐军尸骸堆积的山,在李世民心中都压了三年半了,今天能说出来,这对李世民本人来说,绝对是好事。只是,唐瑛暗中苦笑,这次谈话对她来说……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这下完了,李世民是轻松了,她的头要痛了。
“在想什么?”唐瑛不说话低头沉思。的表情落在李世民眼中,他不由地想问。
唐瑛很快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有些事情不是她想办就办的到的,比如,她无法阻止李世民把她当“朋友”般地向她倾诉某些事情,但,她可以转换话题,把这种看似亲密的关系拉远点,正好,她原本有件事要对李世民说,还是借此跑题好了:“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原因有很多,秦王不应该想的太多。对了,你记得李世勣将军当年打黎阳的原因吧?”
“嗯?记得。”李世民苦笑了一下,他再次体会到了王英。东拉西扯的本事,和王英说话的次数多了,他的思维也变得灵活多了。
唐瑛面带微笑,慢慢把手从李世民的手背上挪开,。同时装出很认真的态度说:“我们的运气不错,出关抓到的这个夏军小卒也在那年的黄河大灾中遭难,快要饿死的时候,瓦岗军打下了黎阳,他们得到了赈济,活了下来。他们叔侄后来被孟海公的人裹挟到了军队里,这次又被窦建德带了过来。一听说懋公兄就是当年打黎阳,开仓救济百姓的瓦岗军首领,立马就跪下磕头,表示要投降唐军。”
一旦话题回到了眼下的战局中,李世民很快从。往事中出来了,顺着唐瑛的话点头:“懋公当年的作为,本王和皇上也很钦佩,这也是皇上重用他的原因之一。”
唐瑛也点头:“据。这位军卒说,他所在的小队里还有不少黎阳周围的百姓。我想,秦王和懋公兄或许可以利用这点……”
李世民两眼放光了,这可真是一个好主意:“王英,这个建议好极了,本王马上去和李世勣将军商量此事。”
唐瑛的目的达到了,暗中舒看一口气。有了她的建议,有李世勣以前在黎阳树立的声誉,悄悄搅乱一下夏军底层士兵的军心,还是有点把握的,至少,有不少夏军军卒在战场上看到李世勣的军旗,应该会选择投降吧。至于她和李世民的关系,能拉远点尽量拉,实在不行……唉,听天由命吧。
这日以后的几天里,窦建德不死心地又向虎牢关发动了几次攻击,依然是无功而返,白白损失了上千人马。窦建德拿虎牢关全无办法的同时,又得到了唐军的援兵赶到虎牢的消息。窦建德知道,想要短期之内拿下虎牢关是不可能了,看来,只要耗下去,或者另外想法子了。
房玄龄和宇文士及带领的两万步军赶到虎牢关后,李世民真正地松了一口气,作为一个出色的统帅,李世民从来没有小看过任何一个敌人,哪怕是战斗力与己方相差的这么多的窦建德所部。手上有了能够以一当十的军队,李世民考虑的问题不再是如何击败敌人,而是如何击垮敌人,如何取得完全的胜利。
“玄龄,洛阳那边怎么样?这几日递来的战报都是一切平静,本王心里却还是放不下。”
房玄龄看了一眼坐在一边埋头书写的长孙无忌后,笑道:“真没事。王世充组织了一次突围行动,被我军打回去了。我们快到的时候遇上了斥候,就把战报接了过来,无忌还没来得及整(www。3uww。com)理出来吧?”
长孙无忌嗯了一声,把笔放下,从一堆行文中翻出此次战报,递给李世民:“在这儿。也不算什么大事,倒是这些斥候从河北那边发来的消息更重要。”
李世民笑了笑,接过战报看了起来,对于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小动作,他则采取了“不知情”的袒护。他知道,在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那里,只要不涉及到他本人利益的事情,都不算大事。既然洛阳那边,王世充没能突围,李元吉也进不去,对他和他的部属而言,的确没什么大事。
原来,李世民半夜率军匆匆离去的行动被洛阳的守军看到,王世充得知后,起先是怀疑李世民在城外设伏yin*自己上钩,后来获知李世民真的是离开洛阳前往虎牢关了,王世充明白窦建德的援军过来了,他开始盘算突围作战之事。
四月二日,洛阳的斥候向王世充禀报,说是发现唐军有大队人马向东调动的迹象,王世充大喜,感觉到突围的机会来了。四月三日,王世充派单雄信和段达等人率军来了一次试探出击,取得了一场小胜,唐军的行军总管卢君谔在此战中战死。
瓦岗三年 第一百六十五章 知节学艺
第一百六十五章 知节学艺
获胜后,王世充大喜,加上他得知李世民将唐军中的精兵玄甲军都带走了,城外的唐军战斗力大大减弱,因此,决定再与唐军来一次大决战。这次,王世充将郑军的全部主力都拿了出来,出城猛攻唐军大营。
王世充万万没有想到,李世民是走了,李元吉也不是省油的灯,加上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将屈突通,两人联手给王世充设下了埋伏,将出城的郑军主力给杀的人仰马翻。此战,郑军被斩杀近千人,王世充手下仅次于陈智略的大将乐仁窻和重甲兵一千多人都当了唐军的俘虏。
李世民看完手上的战报,冷笑数声:“王世充这下再没胆子出城作战了。只要他安分些,我们收拾窦建德就有时间了。对了,玄龄,你们带过来多少粮草?”
“带了近两个月的军粮。只是马料带的不够。”回答李世民的却是长孙无忌:“秦王,牧马可是一个大问题。”
房玄龄擦了一把汗,回了一句:“天气热了,豆饼不好存放,因此带的不多。”
李世民点点头,表示理解:“本。王清楚。战马还是需要草料,眼下虎牢这边也能支持一段时间,慢慢来吧。”
“臣等来的路上商讨过,我们觉得,。牧马汜水不是不行,只要防范严一些就可以,只是,牧马的地点要选择妥当。”对于这个问题,房玄龄跟长孙无忌也商讨好几次了。
“本王这几日也在考虑这件事。。王英昨日说了,汜水两岸的模型快做好了,等模型做好了,我们好好规划一下牧马的路线。”
房玄龄忙点头,又小心问道:“秦王,王英还没答应留。下来?”
李世民叹口气:“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不要功劳奖。励,也不肯松口依附本王,却肯对本王说出建议,也肯做这些事情。玄龄、无忌,王英是第一个向本王提出要重视牧马问题的人,你们不在的这些天,他给本王出了好几个好主意。这个人呀,本王就是看不透他。”
“臣倒是觉得,王英肯为秦王制作那些模型,肯对。您指出咱们的问题,说明他还是敬重秦王您的。虽说这样的义士不多,但……也有。”
房玄龄话中的。意思李世民明白,他的感觉却不是这样:“或许吧,只是,本王感觉他不是那种侠客义士之流,却像是有什么难言之处。不说他了。这些日子大家都忙坏了,无忌和你都不在,许多事情都压在了李世勣身上,眼下你们都回来了,他就能轻松一些了。”
“是,臣等马上去找李将军。”
李世民点点头,转向长孙无忌:“无忌,你去帅堂那里看看王英的模型制作的怎么样了。”
“好。”
汜水的两岸地形原本就比较复杂,加上黄河以北延伸到河北境内的山峦河道繁多,要想把这些东西一一展现出来,还要为李世民指出可以参考用的行军路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