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之后……
“这是哪儿看到的?还是你想出来的?”话声里掩不住磨牙声。
唐瑛低头偷笑:“回秦王,是我自己乱编的。”
“你……这叫诗?”
“唔,我把它算诗……打油诗。”声音虽然小,却也理直气……不壮。
李世民面部也开始抽搐:“它能气死夫子。”
“我没夫子,无所谓。”唐瑛继续气某人。
“咳,不许再向别人提这首“诗”,听到了吗?”无奈的某人在心里重复了一遍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圣人言来安慰自己。
“哦。”唐瑛抬头面向努力摆出威严架势的李世民:“我没打算说呀,是你命令我说的。”
李世民……看着唐瑛暗笑的神色,他只能叹气,这位明显是在嘲笑自己,可自己却就爱上当,又是自找的:“唐瑛,你就这么憎恨帝王之家吗?连自古英雄都看不上?”
唐瑛不笑了:“秦王,唐瑛若是这种人,现在还会站在你面前开玩笑吗?”
“我……只是听说了你很多事。你刚才的这首诗,难道……”
唐瑛叹气,她和这些古人的观念怎么差的这么远:“秦王,你听出了我的嘲笑,难道听不出其他道理?帝王也好,英雄也罢,千年之后,站在这里看月亮的人,你知道是谁?”
李世民点头了:“我明白了。这就跟你白天说的文化继承和传承一样,这些东西是能够传下去的,而帝王……却只能尽人力,听天命了。”
“唉,不对。”唐瑛很是郁闷地大大叹口气:“我白天说了,洛阳行宫也好,长安太极宫也罢,在千年之后的人们眼里,是一个朝代的象征,一段历史的见证。而人呢?帝王、英雄,我不否认,后人会知道他们的名字,会牢记他们的功绩或恶行,会对他们的一生津津乐道。可是,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得到什么?他们生前追求的所谓千年江山社稷,万代华贵荣耀,只是一个梦,一个笑话。”
李世民沉声应道:“可活着的时候,总要去想,去做。否则,你口中的后人,又如何去津津乐道呢?”
唐瑛转身面向李世民了:“说的不错,可这种津津乐道的内容你想过吗?想得到赞美,还是批判或辱骂?就如同我们今天评论杨广一样。”
在唐瑛直视的目光中,李世民感到自己有遁之无处的尴尬,联想到自己想毁去洛阳宫的事情,他知道,唐瑛其实还是在迂回地责备他:“你还在为洛阳宫的事生气?唐瑛,我承认,你说的那个文化的继承和传承,我是真的不太明白,也没想过。但是,你说了以后,我越想越有道理,越想越觉得自己下令毁去洛阳宫太草率了。”
瓦岗三年 第二百一十章 解析
第二百一十章 解析
“什么?”唐瑛惊愕了:“你不太明白什么是文化的继承和传承?”
“唔,也不是都不明白,只是,有些地方不太明白。”李世民实事求是地摊手了。
唐瑛苦闷了,不会吧,这么简单的道理都还要我费口舌解释?会不会是李世民故意逗我?想了想,唐瑛决定试探一下:“秦王,你已经在做文化继承的事了呀,怎么会不明白?”
“啊?我已经在做了?”李世民愣一下,想了想,又点头了:“礼乐典章等,包括律法,我们都在恢复和制定之中,这些都是从前朝和以往的典籍中学来的,应该算继承。其他的……军法的制定也算吧?毕竟是屈老将军和李靖等人教我的。”
唐瑛吞口水了,怎么李世民口中的这些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呢?难道又是时代差距引发的观念差异?唔,有可能:“秦王,还有一点你没说。你不是让房大人尽力寻找兰亭集序吗?这也是文化的继承。我所指的文化,就是指前人所有的智慧结晶,包括文字、书法、绘画、礼乐典章、思想、科技发明、建筑工艺等等。老、庄、孔、孟、墨、韩等大家的言论和著作,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一代书圣王右军的字,当然也是文化之一。”
“啊?”李世民眨眼了:“原来你说。的文化不是指文章教化呀。”
……唐瑛苦笑,果然是观念上的不同。造成的误会。烦,又要多费一番口舌解释了:“也包括其中了呀。我说的范围更广而已。秦王不觉得这些都很有继承和传承的必要吗?”
李世民一个劲地点头:“不错,都。应该继承和传承。对了,你刚才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就是那个啥科技发明是指那方面?墨家传统的机关?还是冶炼?制造?”
科技……唐瑛再次苦笑,这个词太超前了,还是一个舶。来品,弄的她也得好好动一番脑筋才能解释明白:“差不多吧。这样说吧,科技,就是各种技能的总称。比如:医学、星象学、水利等等。当然也包括你提到的那些制造、冶炼等等。”
“哦。”李世民明白了:“这么说,我就明白了,这些也很重。要。“
“文化的继承,你明白了,传承就简单了。我们现在。把以前的这些全部收集起来加以阅读研究,找出好的自己使用,把错的改了,并在这些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提出有利于发展的观点和记载实践出的经验,然后形成文字或实物,传给后人。这就是对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李世民一边点。头一边思索:“这些事情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时间和功夫,费的是多,但却是功在眼下,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善事,是绝对会被后人永远称颂的作为。”唐瑛继续诱导这位未来的帝王,一想起李世民可能按照她的想法收集古代典籍和实物,并编撰出一本类似永乐大典那样的书流传后世,她就兴奋。嘿嘿,总算没有白穿成古代人。
“等本王以后……”李世民被唐瑛拍的也有些飘飘然了,乐呵呵地刚想说,等以后我掌握了能下令的权利,一定按你说的搞好这件事。话刚说出口,他突然想到自己现在还仅仅是一个藩王的事实,白有一副雄心壮志,只怕……
唐瑛见李世民的笑脸突然黑了下来,不明所以,疑惑地看向他:“怎么?”
李世民长叹一声:“唐瑛,现在就我们两个人,你能不能对我说实话?”
唐瑛糊涂了:“我……除了以前不得已对你隐瞒身份,有过不说实话的时候吗?”
“君王。”李世民幽幽地开口说出这两个字:“到底是口误,还是有所指?”
沉默。唐瑛很想直接回答就是口误,但,在李世民期待的目光注视下,她的嘴唇动了动,低下头,终究没有这样回答。但,她能怎么说?能告诉李世民,不久以后你就是大唐皇帝,是后世敬仰的唐太宗?
“你不说话,说明我猜对了,你还是有所指的,对吧?”仿佛证实了自己的想法,李世民微笑起来:“有人对我说,你在瓦岗军中除了小疯子的名声,还有一个名声,有预卜之能。凡是你预言过的事情,最后都被证实了。”
唐瑛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我原来就告诉过你,我说的话,你可以当成疯言疯语不予理会。如果你一定要追问到底,我只能这样告诉你,我能预言是因为我比别人看的多,想的多。”
“好,我也这样想的。”李世民不仅相信而且赞同唐瑛的解释:“所以,我更想知道,你为什么说出君王两个字,你想告诉我什么。”
唐瑛知道,她再不说出点什么,今天算是别想睡觉了。不由地叹口气:“秦王,就我所知,这大唐的一半天下都是你打下来的,对吧?”
李世民点头。
唐瑛接着说:“如果现在有个人对你说,秦王,你的功劳太大了,已经到了功高盖主的地步了,你会怎么想?”
“别人这么说,我会付之一笑不予理会。但如果是你和无忌他们这么说,我会认真考虑自己的处境,想出应对之策。”
唐瑛点头:“我现在明白你在柏壁为什么对我说起刘文静了,看来,你早就想到功高盖主这四个字了。那么,秦王,自古功高盖主者只有两个下场,你想选哪一个?”
“两个?哪两个?”
“一是束手待毙,被高高在上却没有功劳的君王给杀了;二是,自己走上那个位置。”唐瑛一字一句地提前把这个选择放在了李世民面前:“前者有代表:韩信。后者的代表……很多,你应该很清楚。”
李世民沉默了,唐瑛说的再清楚不过了,而,这也正是他在思考的问题。只是,他的情况毕竟与这些人不同,他不仅仅是臣子,还是皇子。想到这里,他马上就说:“不一样。”
“的确不一样,因为你还是皇子,还有可能名正言顺地替代别人。”唐瑛叹口气:“而想要获取成功,秦王,你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不管怎么做,我都希望你能名正言顺。只是,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付出的努力可就很多很多。”
李世民清楚,唐瑛句句话都说在点子上了,所以,他也不隐瞒自己的想法:“眼下大唐还不算一统,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父皇身体也非常好,我还有机会。只是,皇帝需要的文治武功中,我具有武功,却缺少了文治,在这上面,我距离大哥太远。”
“那就努力去弥补。”唐瑛斩钉截铁道:“从现在开始。战争过后,需要治理,发挥你的所能,在大家的帮助下,先从治理河南郡开始,让皇上看看,你这个儿子最出色的不是军功,而是治理天下的才能。”
“好,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李世民很想仰天长啸,把他心中的愿望,把他的抱负,把他的闷气全部释放出来。
唐瑛却是另一种想法。玄武门,这个铭刻历史的地方,记录的却是一场不应该有的血腥厮杀,也是李世民一生抹不去的污点,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杀死自己的兄弟,都是污点。如果,她能帮助李世民摆脱这件事,岂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