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雨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潇潇雨歇- 第26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臣子们相互斗气是常事,可因此闹出人命来,可就是大事了。朝廷之上听闻李义满死在监牢里后,顿时一片哗然,李渊也觉得有些郁闷了,下旨让李建成好好处理此事。李建成便和东宫属臣商议了两天,又征求了一下裴寂等朝中重臣的意见,最后决定将盛彦师收监处死。

    在东宫讨论这一事件的时候,唐瑛是反对惩罚盛彦师的,在她看来,盛彦师收押李义满的理由充分,行为虽然过激,但不至于是错。相反,李义满为泄私怨而罔顾国事的做法才叫过分,本就应该受到处罚,虽然也够不上死罪,但他的死并不是盛彦师造成的,盛彦师不该为此负责。

    可别人的想法与唐瑛完全不同。李建成本人强调的是盛彦师抓人行为逾越礼法规矩,王硅韦挺等人也强调这点,还指责盛彦师别有所图。更有甚者,韦挺直接指出,朝廷上已经有人在说,盛彦师才从徐元朗处逃回,就擅自捉拿一州刺史,其用心可疑。

    盛彦师被徐元朗扣押期间,与唐瑛在刘黑闼处一样,受到了徐元朗的好生款待,哪怕明知道盛彦师不肯投降自己,徐元朗也没忍心伤害他,所以,盛彦师得以安全逃回后,自然有人就此说三道四。

    原本唐瑛一直在据理力争,可盛彦师可能投靠徐元朗的猜疑一出,唐瑛就沉默了。她也是从刘黑闼那里逃回来的,也没有以死殉道,她为盛彦师而争,就显得有些……兔死狐悲的嫌疑了。李建成显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虽然及时提醒了韦挺,但话已经出口,为时已晚。

    其实,唐瑛在这件事上如此激烈的反对态度,也让李建成不理解,别说李建成了,就是魏征,也有些迷糊。魏征其实也是反对处死盛彦师的,在魏征看来,盛彦师所犯之错虽然大,却没大到死罪的地步。只是,从大局上看,处死盛彦师也有些道理。所以,魏征大反对并没有唐瑛激烈。

    后来,魏征私下对李建成说,唐瑛反对处死盛彦师,恐怕是私人原因更多,因为盛彦师正是设伏杀了李密之人,可以算是间接为翟让等人报了仇,唐瑛因此对这个人有好感,那很正常。李建成这才有些恍然大悟。

    其实,魏征是胡乱猜测了,若说起私人原因,唐瑛不但不会反对处死盛彦师,还会赞成,就算不投赞成票,也不会出言反对。因为,盛彦师正是设伏杀了李密后,才获得朝廷重用的。魏征却不知道,唐瑛是有些恨盛彦师的,不是因为李密,而是因为王伯当。

    不管唐瑛怎么看待李密此人的,对王伯当她却始终怀有愧疚之心,虽然知道她有这个心思的人仅有李世勣一人,但唐瑛因为王伯当的死,对盛彦师没好感却是真的。因此,当魏征私下这样劝她时,得到的也仅仅是两个白眼而已。

    盛彦师最终还是被处死了,唐瑛位卑无权,不可能左右事情的最终结果。不过,她从这一事件中也看到了此时大唐官制上的不足,因此才在后来的官制讨论中,提出了文武分治的后世理念。

    李建成虽然没有听取唐瑛的意见,却因为唐瑛后来的沉默而不安,不管从那个方面来说,他都不想让唐瑛不高兴,不想得罪她。因此在事后,他把那天的事告诉了李渊。

    李渊与李建成等人的想法却截然不同。出于政治上的敏感和对唐瑛的了解,李渊深知唐瑛绝不会为私人恩怨而做出与众不同的建议,在考虑了几天后,特别是听到唐瑛提出的文武分治之法后,李渊便想和唐瑛好好谈谈。再说,和唐瑛聊天也是他的一大乐趣,有事没事聊上半天,心情大好。

    本来呢,唐瑛是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再说什么了,她知道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这些古人相差了很多,她的想法这些人怕是无法理解,因此并不想多说,多说无益、祸从口出嘛!但李渊如此大费周章地想听她的主张,还是多多少少让唐瑛感动了一下,她不好意思拒绝了。

    “陛下,在东宫当着众人的面,我已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无奈,和大家想的都不一样,相比陛下也知道了,没什么可说的。”

    李渊摇头了,这女娃子跟他耍心眼,还是嫩了点:“朕知道,你是说,盛彦师做法有点过分,但罪不至死,而且,他被贼所擒没有慷慨赴死也算成了一项罪名,这让你有些不舒服了,对不对?”

    唐瑛没有否认:“还是陛下理解唐瑛的心情。盛彦师身陷徐元朗之手,并非他的过错,他可是奉了您的旨意前去劝降的,虽然没能成功,却不能因此获罪吧?”

    李渊点头:“当初是他自己主动请缨,没有成功,也保持了一定的气节,朕并没打算处罚他。可这次,他收押李义满的作为,可不仅仅是做的过分了,而是大不敬,这点,你可清楚?”

    唐瑛点点头:“太子等人都是这样说的,但,我的看法却不同。”

    “唔,说说,朕喜欢听。”

瓦岗三年 第二百九十三章 理由

    第二百九十三章 理由

    “是,”唐瑛笑笑:“陛下。如果臣说李义满之死怪不得盛彦师,不知道陛下会不会认为唐瑛有点异类?”

    “不是盛彦师,李义满怎么会死?你这想法,本就出奇。”

    “陛下喜欢唐瑛的,不就是这样的出奇之处吗?”唐瑛不失时机地扔了一个马屁过去,她还是很懂分寸的。

    李渊笑了:“你既然明白,就快点说。”

    “是。唐瑛认为,李义满是死在自己手上的。首先,他为了私人恩怨而不顾国家大义,此一不可取之处;其次,身陷囹圄,不思积极为自己争取权利,而是生气埋怨,并把自己给气死了,这样的脾性,也太经不起事了吧?有此二点,我认为,李义满是死在自己手里的,盛彦师没有杀他,所以,盛彦师罪不至死。”

    “呵呵。有点道理,但,这不是为盛彦师开脱之词。若不是盛彦师逾规抓人,朝廷自会处置李义满为私人恩怨罔顾国家大事的责任。”

    “盛彦师逾规抓人,到底是怎么想的,臣不清楚,但臣想,他或许只是想羁押李义满,然后让朝廷来处置。”唐瑛顿了一下继续说:“所以,唐瑛以为,对待盛彦师的问题上,先应该看他的目的,然后再论他的手段。但太子殿下却先论私,再论公。太子的说法是盛彦师私自做主,目无朝廷,逾规抓人,目无皇帝,说来说去,其实就两个字:面子。盛彦师抓人的做法,失了朝廷的面子,拂了陛下的面子。”

    “你力争只处罚他,而不处死他,理由仅仅是因为他的做法出于公,而非出于私?”李渊捋捋胡须,笑着问唐瑛:“这个理由,有人提出来过,但。站不住脚。公有公的规则和律法,私有私的情义和道理。”

    唐瑛犹豫了一下,终于下定了决心:“陛下,如果唐瑛说错了什么,你可不能怪罪我。”

    李渊乐了,这个唐瑛呀,反对杀盛彦师,果然是有原因的:“说吧,朕何时因为你说实话而怪罪过你?”

    “那,我先问陛下一个问题,你不能生气。”

    “唔?这么严重呀?”看到唐瑛想把话收回去,李渊赶紧放下捉弄她的心思,笑道:“说吧,朕保证不生气。”

    唐瑛看了一眼李渊的笑脸,踌躇了一下,终于把嘴边的话问了出来:“陛下,你们杀盛彦师,真的不是因为李义满是你们李家的人?”

    “什么?”李渊愣了,他根本没想到唐瑛会问出这么一句话来。

    唐瑛赶紧声明:“陛下,你答应不生气的。”

    李渊扶额了:“你这女娃,想什么呢?你以为朝廷杀盛彦师。只是为了替李义满报仇?若是为此,何必杀盛彦师,把王薄杀了,不就完了嘛!”

    唐瑛眉头紧皱:“陛下,那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朝廷不下令惩罚王薄,却下令杀盛彦师呢?李义满究竟有什么来头?”

    李渊叹口气,苦笑一下:“看来,外面有人在说老李家得天下了,容不得别人动姓李的人了,是不是?”

    唐瑛点头:“臣听过这样的话,但,臣并不相信这种说法,陛下不应该有这种想法。”

    唐瑛不说陛下不会有这种想法,而说陛下不应该有这种想法,这让李渊明白了唐瑛的心思。他并没有因为这样的猜忌而生气,略微思考了一下,点点头:“你想说什么,朕清楚了。朕先回答你刚才的问题,为什么不下令惩罚王薄,因为王薄死了,被李义满的侄儿杀了。朝廷不该再为难一个死人吧?”

    唐瑛啊了一声,这个事情她却不知道:“居然……李义满的侄儿敢这样报仇?朝廷不追究吗?陛下,既然王薄都死了,盛彦师更不应该为此而死呀?”

    李渊叹口气:“唐瑛,你心思敏捷,能想到别人想不到或者不敢想的问题,朕很宽慰。但是,你呀。看问题也有些偏颇。你可知李义满的来历?”

    唐瑛点点头:“听说也是义军首领,规模小,自保而已。”

    李渊点头:“对,他本是山东历城的一个豪杰,不满前朝暴*,也为了自保和保乡护土,揭竿而起。不过,这个人没野心,更是山东众多小义军中第一个向朝廷表臣服的人,在徐元朗拉拢他时,又被他断然拒绝。”

    “哦,如此说来,此人还是颇有些见地和忠心。”唐瑛好像明白了一些。

    李渊笑笑:“如果李义满不死,这件事也算不上大事,朝廷出面调解一下,给双方一点惩戒,各打五十大板也就没事了。可他偏偏死了,死在宋州监牢里了。在眼下这个关键时刻,他的死就举足轻重了。你明白朕的意思了吗?”

    “河北山东正在打仗……”唐瑛苦笑了,她这才明白盛彦师真正的死因:“原来,陛下是出于稳定江湖豪杰的想法,才做出这种决定的。只可惜,盛彦师死的有些不值。”

    李渊点点头。也叹惜一声:“此人还是很有才干的。但,在大局面前,朕不得不杀了他,以安抚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