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瑛摆摆手:“我知道你们想什么,但,这次你们想错了。陛下没有疑你们之心,而是北边突厥犯境了,此次来头有些大,陛下有点架不住了。”
“突厥犯境?”长孙无忌眉头一皱:“突厥那年哪月不犯境?”
唐瑛自从被李渊教导了一回后,全局观大大增强,此时的她,看问题已经不那么偏颇了,故此,对此番李渊突然召李世民班师回朝的决定,她看的要比李世民等人全面的多。急着回来见李世民,也正是为了把她心中所想和李世民做个交流。
“长孙大人有所不知,自四月秦王离开长安后,这边发生了不少事情,可谓有喜有悲。然,忧患却更多一些,几件大事,都与突厥有关,其中,李大恩之死尤为严重,不知你们可有所耳闻?”
唐瑛没说错,武德五年发生了不少大事,河北山东战场打的如火如荼的同时,并州、燕州、翼州、介州、荆州、交州等地都是热闹非凡。喜事也算不少,在李孝恭和李靖的努力下,巴蜀地区的各个势力纷纷向大唐投诚,交州、荆州等地易帜归降的好消息连连不断。加上杜伏威即将入长安,江南可谓暂时出于稳定状态。然,喜事盖不过悲事,南方之喜和北方之悲一比,那点喜色也被冲淡了不少。
李大恩之死就是北方一系列悲剧的开端,早在四月期间,唐军主力还在山东进剿徐元朗的时候,刘黑闼已经反攻了。而第一个为此牺牲的重臣,就是代州总管、定襄王李大恩。
李大恩的死,说起来有些冤枉。武德五年二月,唐军主力前往征讨刘黑闼的时候,李渊为了稳住突厥人,又派使者带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给突厥的颉利可汗,并且答应和亲。突厥人收了财物后。满口答应改善两家关系,也放了一些抓的人,李渊一口气还没松出来,突厥人反复无常的性子就又一次展示了,与高开道、苑君璋等联手进攻雁门,全靠并州总管刘世让死守雁门,顶住了这次突袭。
等到三月,刘黑闼被李世民拖在洺州脱不了身,而突厥那边也发生了春季饥荒,代州总管李大恩觉得有机可趁了,便上书李渊,计划攻取被苑君璋占据的马邑城。李渊同意了这一计划,并让殿内少监独孤晟率兵到马邑与李大恩汇合。
瓦岗三年 第二百九十五章 商议
第二百九十五章 商议
本来计划不错,可惜独孤晟居然拖延行日期,到期不至。李大恩独军面对马邑坚城,势单力薄,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干着急。就在李大恩日夜盼望独孤晟率军到来之际,刘黑闼正好逃到了突厥,出于扶持对抗大唐之人的目的,突厥颉利可汗派数万骑兵给刘黑闼,一起向李大恩部发起攻击。
李大恩独木难支,只能驻扎在新城固守待援。没等到朝廷的援军,粮草却用尽了,李大恩只能选择拼死突围,却未能成功,唐军大败,死伤近万,李大恩也战死在突围军阵中。
此事虽然以朝廷处罚了独孤晟为终局,但突厥人扶持刘黑闼的用心昭然于世,刘黑闼更增强了杀回去的信心,带着自己的残兵和突厥人支援的骑兵战马,再次踏上了河北的土地。李世民他们对李大恩之事多少有些了解,虽然也为李大恩觉得可惜,但却联想不到自己身上来。
因此,听了唐瑛的问话,李世民皱起了眉头:“李大恩的事情我们略有所闻,不过,他死在四月,与此次陛下召我们回来有多大关系?”
唐瑛叹声气:“六月,刘黑闼在突厥人的帮助下卷土重来进攻定州,陛下已经下旨让燕王李艺阻击刘黑闼,可这一个月来,并没有什么好消息。好在江淮一线目前还算稳定下来了,加上徐元朗也成不了气候了,刘黑闼即使能南下也失去了同盟之人,因此,陛下觉得,可以把大军从河北山东战场上撤回来了。”
房玄龄轻轻点点头:“陛下召秦王班师的旨意上也是这么说,江淮一线已定,可以班师。不过,唐瑛,徐元朗没死,刘黑闼再次进犯河北,陛下此时应该下旨让秦王率军前往定州才对,为什么反而让秦王班师回长安呢?”
“陛下没有对我明说过为什么,也没有在任何公开场合说过什么,但,据我的理解和观察,召秦王回来可能与防范突厥有关。”
长孙无忌把头直摇:“唐将军,突厥人的进犯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了,你的这种猜想,怕是不对。在我看来,怕也是一种借口。”
“长孙大人疑虑的有理。这突厥人贪婪成性,每每入境骚扰,陛下也头痛不已。只是,突厥此次犯境与以往有所不同。”唐瑛顿一下方说:“陛下曾告诉我,他得到消息,突厥这次进犯的军队人数、声势规模都远超过从前,还称,颉利将亲自率大军进逼并州。”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都有些吃惊:“大军?突厥如此大规模的进犯,这些年还没有过,难道,陛下和突厥人真的翻脸了?会不会得到的消息有假?”
唐瑛苦笑摇头:“我听陛下的口气,他很不想和突厥人现在翻脸,可,你们也知道,这突厥人的翻脸比读书人翻书还快,鬼才知道这个消息是真是假。这几个月,北边发生了许多事情,突厥人就像被捅了窝的马蜂一样,四下出动,到处蜇人,陛下的担心也不为过。”
唐瑛没有说错,从武德五年的四月突厥人和刘黑闼联手进攻马邑开始,到七月底,一直在大唐北部边境四处活动,大唐边界可谓屡屡告急,而且,坏消息比好消息多。四月,代州总管李大恩殉国;五月初,高开道领着突厥人进攻易州,刺史慕容孝幹被杀;同月,突厥突然进攻忻州,幸好总管李高迁厉害,率部出其不意的一次出击,将突厥人击退。
“六月,突厥人突然转变方向,跟着刘黑闼扑向了定州,未等李艺率军阻击,突厥人又扔给刘黑闼部分骑兵,自己游离回了代州和并州。而就在秦王你们回来前,同时在幽州、并州、代州、云州、原州等地发现了突厥人的部队,人数上虽然不多,但都是精骑兵,有些前来打前哨的样子。太子已经奉旨前往幽州了。”
唐瑛一口气将这几个月的情形向大家说了一通后,喘口气苦笑道:“综合上面这些情况,别说陛下,就是我,也觉得突厥大举进犯的消息可能是真。在陛下让太子去幽州的同时,陛下也下旨让秦王班师回来,这两日又去玉华山查看,有派兵驻扎的想法。所以,我想,陛下让大军回来,可能另有安排。”
随着唐瑛的分析,李世民等人把心中的疑虑暂且放下几分,长安面临的麻烦果然比山东那边大的多,按唐瑛的说法,大唐怕是要准备和突厥来一场大的会战了。因此,他们一边仔细分析着唐瑛说的这些情况,一边默默地计算在这场可能爆发的大战有几分胜算。
如此过了一会儿,李世民抬头看了看大家,勉强自己笑了一下:“各位先回去,等本王见过父皇后,再来商量。对了,杜如晦,你传话给各位将军,让他们备足粮草,一旦父皇有旨,大军即刻出发。”
杜如晦点点头:“要不要跟柴绍联系一下,看看北边的形势是否真的如此严重?”
李世民想了想,却摇头了:“不用,真有特别紧急的军情,柴绍一定会通知秦王府的。”
柴绍随征洛阳回到长安之后,没待上一年,就被李渊任命为岐州当刺史。岐州和长安相比,距离代州等靠近突厥地域的地方一样较远,却是一个西进可防西域、东退可防突厥的重要所在,李渊如此安排,也算用心良苦。
唐瑛听了李世民的话点头道:“驸马应该没有紧急书信过来,秦王可找虞记室问问。”
虞世南在去年因博学多才而被李世民延揽到文学馆,和房玄龄等人一样成为文学馆的大学士之一,眼下,他还是秦王府的记室,地位等同于房玄龄,而且,在唐瑛被李渊弄出去当官后,李世民就把掌管分拣秦王府文书的重责给了虞世南,此人可谓李世民的文胆之一。
长孙无忌看了一眼李世民后,冲唐瑛笑笑:“秦王已经见过虞先生了。唐将军,我也不说客气话了,这几个月,长安这边……”
唐瑛不等他说完就知道他要问什么,笑道:“大人放心,只要有我参与的事情,我都有记载,而且已经整(www。3uww。com)理好了。要不要我马上去拿来?”
李世民轻松一口气,冲唐瑛略点了一下头:“还是你心细,明天吧,今日天已晚,大家都累了,先回去休息。”
众人一听,秦王下逐客令了,赶紧都起身告辞:“臣等告辞。”
唐瑛也想走,却被李世民叫住了:“唐瑛,你等一下,本王有事问你。”
瓦岗三年 第二百九十六章 责问
第二百九十六章 责问
唐瑛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这位的口气不对呀,得,不知道又有什么不得了的事,或者是累狠了,想拿自己寻开心了。
众人离开好一会儿了,李世民却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也不说话,倒把唐瑛给晾那儿了。
唐瑛是走也不好,留也难受,坐不住了,实在忍不住了,盯着李世民看了一会儿,先开口了:“秦王,到底有什么事,你倒是说呀!”。
李世民欲言又止,半天方勉强自己笑了一下:“这几个月你受苦了,与太子他们天天在一起,一定很辛苦吧?”
唐瑛眉头一皱:“秦王怎么这么客气?当初你把我从洺水军营撵回长安,不就是让我做这些事情吗?怎么,有人说三道四了?还是你听到了什么?”
唐瑛说话一向喜欢绕弯子,却很讨厌别人对她绕弯子,听了她如此不耐烦的语气,李世民想了想,反正要说,不如干脆点:“是。我听下面的人说,你和东宫走的似乎太近了。”
“什么意思?”唐瑛糊涂了。
“你不仅天天去东宫,还和东宫里的妃子们走的很近。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