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现在听到手下汇报说李靖被关在长安的监狱里,他吃惊了。
原因很快弄清楚了,这世上毕竟还是有不少人都会无耻地以出卖他人来换取功劳。所以,当李渊得知李靖入狱的真相时,气炸了。
“李靖,你可知罪?”
李靖看向李渊的目光中没有畏惧,没有后悔,也没有傲慢,却是探究。李渊看到这样的目光,竟是一愣。没等他细想,李靖嘴角出现一丝淡淡的笑,头也轻轻地摇了摇:“无罪。”
无罪?李渊的气更旺盛了。你要告我谋反,难道你不知道皇帝一旦明白了这点,我的下场会是什么吗?阖府上下几百条命转眼就完了,你这是害我满族,灭我李家的大罪。居然还来了一句轻飘飘的无罪?想到这里,李渊微红的脸色变成了青色,眼中也射出慑人的凶光。你要我一家人的性命,我就要你死!
李靖此时饶有兴趣地看着李渊不断变化的脸色。他的确不认为自己有罪。作为地方官员,发现叛逆者存在,发现有可能出现一个大的造反运动,他理所当然应该去向皇上报告。不仅他会这样做,当初的李渊何尝不是这样做的,第一个把杨玄感造反的消息报告皇帝的不就是你李渊吗?而李渊也正是因为立下这个大功劳,才被皇帝一路提拔到太原留守位置上的,才有今天这样的造反机会。
微微撇下嘴,李靖自嘲地笑笑。今天我作为囚犯站在你李渊的面前,并不是我的能力差,而是我的运气没你好。否则,我也会像你李渊一样,凭检举之功获得更好的位置,能像你李渊一样,施展一下自己的本事。可惜,老天不成全而已。
李靖的确是有点倒霉。官职很小,完全与他的才能不挂钩,舅舅韩擒虎对他不遗余力的夸赞,大隋开国功臣杨素曾指着自己的官座笑着说:这小子行,这个位置以后绝对是他的。这些大人物的夸赞从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李靖的认可。除此之外,祖父是永康公,父亲官至赵郡太守,上层的家庭出身也给了李靖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温床。
可惜,事与愿违,一个打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的人物实在太出名了。作为一直对李姓很是忌讳的杨广,怎么可能给李靖施展抱负的舞台,他也害怕再出一个杨玄感。正当李靖发现李渊要造反,想借此机会尽一个臣子的职责,让皇帝高看一眼,却因为时运不济,反而命悬一线了。李靖没有自嘲几句,已经算是看破生死了。
李靖的这些小动作并没有瞒过别人,李渊在气头上还没察觉到他的自嘲,可旁边站着的李世民将这些都看的清清楚楚。与李渊不同,李世民是一直很想和李靖交往的,原因当然是李靖那身远近闻名的才华。
瓦岗三年 第六十八章 死生
李世民是真心想结交李靖,李靖不仅才华横溢,长的也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材。李世民更是知道李靖怀才不遇,他早就想利用这点把李靖拉上他们李家的战车,在晋阳看到从马邑逃回的李靖时,他非常高兴。几次找机会和李靖交往,可惜,李靖都是淡淡的没啥表示。
李世民并不知道,李靖虽然怀才不遇,却早已经过了忿恨不平满腹牢骚的岁数,性格沉稳的他,已经开始把心思用在了如何通过努力来实现理想上了,只是他当时并没有想到过要换一个效忠的对象。所以,李世民当初欲说还说的态度并没有让李靖深思过,只当是一个国公大人的孩子来跟自己套近乎而已。
此时,李靖身处生死关头,他自己倒是摆出无所谓的样子,李世民却开始为他着急。知道自己的父亲容忍不下别人的反叛,眼见李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李世民知道父亲起了杀意。他快速动着脑筋,思考救下李靖的方法。更何况,大殿上还有其他人,杀李靖真不是一个好主意。
李靖并没有真的对生死无所谓,早在被押来见李渊的路上,他就想好了对策。不管怎么样,该搏一把的时候,就不能轻言放弃生命,这种事,不是智者所为。他已经凭良心做了该做的事,也该凭良心为自己努力一次。
“哼,来人,把他带到朱雀大街,当众斩首。”李渊使劲压下满腹怒气,强迫自己用平淡的声音宣布一个人的死刑。
面对李渊的杀气,李靖没有跪下求情,也没有嘶声竭力地挣扎怒吼,而是高昂起头,冷笑了一声:“唐公以有罪杀我,我罪从何来?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向皇帝揭发谋反之事难道不是臣之所为?唐公口口声声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难道就是这样以私怨斩壮士的行为来向天下人解释你起义兵的目的?”
哈,这小子,不仅嘴硬,说的话居然让我无法反驳。李渊被李靖的回答弄的愣住了。是呀,作为忠臣,李靖的做法一点没错,如果自己以这种罪名杀了他,岂不是告诉别人,我就是来造反的?李靖可没有阴世师那样的恶行,顶多就是个预谋未成而已。
李渊思来想去,最终冷哼一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成大事也不需要考虑这么多,李靖对自己无礼也没什么,比他还无礼的人都被自己收服了,但李靖却不能放过,因为,他有一般人都没有的才能,如果不能获得此人的忠诚,必将成为祸患。
想到这里,李渊一声冷笑,把手一挥:“速速带走。”我是掌权者,你的生死我做主,要讲道理去那边讲吧,我不听。
李靖微微叹惜一声,看来,李渊也没什么容人气度呀,真要杀自己了。我的命可真苦,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施展之处,想当年,自己口口声声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结果,才华没地方施展,富贵得不到,却把命给玩掉了。唉,算了,就当这辈子白活,下辈子再来吧。
李世民见李靖长叹一声,把头一昂,转身就走,那种两肩担清风,来去都自如的气质让他再也稳不下去了。这样的人不能死呀,杀了他,我们就损失了一个大人才。眼看李靖就要被带出大殿了,李世民脑子里灵光一闪,终于找到了解救的办法。
“哈哈哈哈,李药师请留步。”
突然爆发出的大笑不仅让李渊莫名其妙,也让在场的其他人目瞪口呆。就在众人疑惑目光中,李世民走到了李渊的面前,在旁人看不见的角度冲李渊眨眨眼。
李渊一愣,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李世民,用眼神询问:你想说什么?
“父亲,你的测试成功了,李药师不愧是韩将军的侄子,也正如韩将军当年所言,不仅有王佐之才,胆识也过人呀。儿子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渊被李世民说的稀里糊涂,你说的都是什么呀?
李世民见李渊还没明白过来,侧身面对众人笑道:“在得知李兄的事情后,父亲笑着对我们兄弟说,李药师乃非常之人,不可以常人之理待之。我要给他出个难题,试试他的胆量,如果他真如韩擒虎将军所言,是一个文才武略之人,也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呵呵,父亲的测试大家都看到了吧,李兄果然非同一般人物,应对自若,强权不惧,生死无畏,实在是值得我等学习。”
李世民这么一说,别说李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别人也是疑惑万分地看向了李渊,唐国公的气性好像不是装的吧?
李渊却被李世民这盆水把心头的怒火给浇灭了。其实从他内心来说,也舍不得杀李靖,毕竟打天下是需要李靖这种“文才武德”俱全之人。刚才只想到了留下李靖可能的坏处,怎么没想到留下此人的好处?儿子说的有道理呀,他肯说出那番话,就证明他不是顽固不化的人,如果真能为我所用,打天下可就多了一个不可再得的人才。
要说李渊顺坡下驴的功夫也真不是吹的,他马上大笑起来:“果然是文才武德俱全之人呀,连我也不得不说声佩服。来人,还不赶紧给李药师松绑。”
李渊父子这出戏唱的好,旁人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唐公只是在试探李靖呀,不错,不错,这个李靖真是不错。哎,唐公也很厉害嘛,李靖可是要向皇帝揭发你的人,这样的人都能放过,其他人就更会既往不咎了。明主呀!
别人都把佩服的目光看向了李渊,李靖却是肚子里好笑了一声。试探我不会试探得两眼冒杀气吧,李渊的气量到底大不大,以后才知道。今天算是把命保住了,我也不揭穿你们父子的把戏。不过,这个李世民很不错,机灵能干,是个打天下的人才,李渊有这样的儿子,怪不得比我命好。
瓦岗三年 第六十九章 规划
松了绑,获得暂时的自由,李靖没有喜出望外,也没有死里逃生的感觉,而是如同往外走一样,轻松自如地回到了大殿上,只是走到李世民面前的时候,他轻轻一笑,我这条命,算是你救下来的,这情,我记下了。
“臣李靖叩谢唐公之恩。”
“哈哈哈哈哈哈……”看着李靖真正拜服在自己面前了,李渊先前的郁闷一扫而光,再看看其他人敬服的目光,李渊哈哈大笑起来:“李药师请起。你乃青年俊杰,我为国为民兴义军,当然不会放过你这样的人才。刚才就算我和你开个玩笑。从今日起,你暂时跟在世民身边,等长安这边一切稳定了,我还要给予你重任。到时候,你可不要让我失望。”
“谢唐公,李靖当尽心竭力。”
“好。好。好。”连说三个好字,李渊又大笑起来,这次是得意的笑,也是踌躇满志的笑。
李世民看看李靖,也笑了,李靖暂时归属他,这让他终于得到了请教战争策略的老师,因为李靖在兵法上的造诣,是他早就想好好请教请教的!
刚经过战乱,长安城里需要四方安抚,那些百姓有下面的官员出面安慰,上面的士族贵族等官员家里,却需要份量级的人物来安慰,这个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李建成身上。他不仅是李渊的长子,在长安城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