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秦要亡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朕的大秦要亡了!- 第2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拓曼和嬴祚,在太子妃鲁元的看护下,正于太子妃殿前玩耍。
  拓曼比嬴祚大了半岁,但是说话却比嬴祚迟缓些,因拓曼自幼秦语与胡语都学着,所以开口便比只学一门语言的孩子慢。
  此刻俩小孩摆弄着为嬴祚特制的小弓箭,互相说着话,已是成了小伙伴。
  嬴祚问道:“拓曼,你是从草原上来的,对吗?”
  拓曼点头,道:“对。”
  嬴祚又问道:“广陵侯是你的母亲,那你的父亲是谁?”
  拓曼奶声奶气道:“我的父亲是……”他磕磕绊绊道:“天、天所立匈奴大单于。”
  嬴祚歪头想了想这是个什么称呼。
  拓曼问道:“你的父亲呢?”他知道旁边的贵妇人就是嬴祚的母亲。
  嬴祚道:“我的父亲在闭门读书呢。”又问道:“那你的父亲呢?”
  拓曼道:“我的父亲在河城睡觉呢。”
  嬴祚道:“草原上的弓箭也是这个样子的吗?”
  太子妃鲁元立在一旁,听儿子忽然问起拓曼的父亲,一颗心便提了起来,待要出言打断,又过于突兀,正想着要如何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没料到两人三言两句便已把这一章揭过。
  她轻轻舒了口气,才要放心,就听俩人讨论了一会儿弓箭,她儿子又提了要命的话题。
  “我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你也有兄弟姐妹吗?”嬴祚问道。
  拓曼掰着手指,道:“我有好多、好多哥哥、姐姐……”
  嬴祚道:“你的大哥叫稽粥,对不对?”
  太子妃鲁元不能再静观下去了,忙一手拉住一个,笑道:“玩累了么?拓曼,咱们去殿里歇息一会儿,吃点东西如何?”
  拓曼握着小弓箭,道:“不,我要射箭。”
  嬴祚仰着小脸,善解人意道:“母亲累了么?母亲去歇着,我陪着拓曼。”
  太子妃鲁元心中熨帖,道:“母亲不累……母亲就是……”
  ——听着你俩聊天,心里发慌。
  恰在此时,胡亥与刘萤过来了。
  太子妃鲁元忙带着俩孩子见礼。
  拓曼见了母亲,跑过去依偎在母亲身边,挨着母亲的腿不作声。
  胡亥弯腰笑道:“这是怎么了?”
  拓曼垂着睫毛,攥着手中弓箭,仍是不说话。
  太子妃鲁元忙道:“孩子们玩了半日,怕是累了。”
  刘萤也道:“这孩子疯起来拦不住,困了也挡不住要睡。”
  胡亥笑道:“你们的住处是早已备好的,这便去看看是否合心意……”他似乎还要陪着去。
  刘萤忙道:“陛下日理万机,些微小事儿,便不要劳动了。”
  胡亥还要坚持,身旁的侍从却奓着胆子道:“陛下,右相等人都在章台殿等着呐……”
  “那就让他们等!”胡亥道。
  刘萤力辞之下,胡亥这才独自起驾去往章台殿。
  这边刘萤带着拓曼去皇帝为她备下的广陵宫。
  这广陵宫,原是咸阳宫殿群中的一组,是先帝所置楚宫的一部分。
  刘萤原籍楚地,这安排可以说是包含心意了。
  去广陵宫的路上,刘萤抱着拓曼在銮驾上,细细打量着儿子的面色,问道:“怎么了?”
  拓曼手中还攥着弓箭——那是嬴祚送他的礼物。
  他垂着长长的睫毛,抿着小嘴儿不吭声。
  刘萤温柔摩挲着他的脖颈,低声道:“不管是什么事儿,都可以告诉娘呀……”
  拓曼长睫毛“呼”得翘起来,露出含泪的眸子。
  刘萤心中一痛。
  拓曼扎到母亲怀中,哽咽道:“娘,我想家。”
  刘萤只觉呼吸一滞,好似一枚冰锥扎进了温热的心窝里。
  她僵了半响,眼中也有了泪,轻声道:“拓曼,这就是家呐……”怀中温热的小肉团紧紧搂着她,声声叫着,“娘,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娘,我想父亲了——他还没有睡醒吗?父亲什么时候能再教我射箭?拓曼想他。”
  拓曼大哭起来。
  刘萤只能无力得安抚他,抱着他,哄着他,直到他精力不济睡着了。
  抵达广陵宫,刘萤抱着拓曼下了銮驾,却见府前人头攒动,无数过去的旧交的马车都停在府前,守着的车夫与仆从跪了一地。
  “见过长公主殿下。”门内的人小跑着迎出来,“小臣刘正,乃是陛下给殿下的公主府长史,全凭殿下驱使。”
  刘萤蹙眉道:“怎么这么多人?”
  刘正笑道:“这都是听说殿下您归来,前来送拜帖的。”
  “只是送拜帖,就这么大阵仗?”刘萤道:“我还以为正主儿都来了呢。”
  “的确来了几位。”刘正笑道:“不过都知道您千里归来,讲究人不敢这会过来叨扰。来的那几位,小臣都请他们在门房上等着了——殿下今日见么?”
  “不见。”刘萤抱着熟睡中的拓曼,让开了侍女要接走拓曼的手,又道:“一个都不见。”
  “喏。”刘正压低了声音,不敢惊扰拓曼,轻手轻脚下去安排了。
  待到入夜时分,刘正又来汇报,将拜帖一一呈上。
  刘萤守着仍在熟睡的拓曼,在昏黄的烛光下翻阅,见拜帖上虽有几个旧交,更多的却是她叫不上名字的朝中官员。
  她挑拣了几份旧交的拜帖出来,回眸望见拓曼的睡颜,叹了口气,最终只将吕雉的拜帖留下来,其余的都放了回去。
  刘正会意,知道这便是明日只见汉王太后了。
  刘萤示意刘正跟出来,低声道:“我久不在咸阳,不知汉王太后如何了?”
  刘正揣摩了一番刘萤问话的用意,小声笑道:“汉王太后一向都好,身体康健。太子妃殿下生下了一对儿女,儿子落地便被封为皇太孙,女儿也封了公主。汉王也已经娶妻。原本按照制度,汉王太后上个月就可以返回封国了,听说就为了等您,特意留在咸阳没离开呢。这汉王太后,对您的归来,可是期盼已久。”
  刘萤低声道:“那就明日一见。”


第224章 
  吕雉特意延宕近半月; 等到刘萤; 绝不可能只是为了叙旧。
  次日广陵宫中,吕雉与刘萤隔了五年再会面; 也都是百感交集。
  吕雉握着刘莹的手; 将她细细打量; 叹道:“殿下受苦了。”
  刘萤一笑带过,道:“我刚回来; 许多事情都不明白了,所以也怕见了人闹笑话; 今日只敢先见一见王太后——姐姐待我宽和; 纵然闹了笑话,也只在你我之间。”
  吕雉笑道:“我也是这般想。”
  于是两人入座; 屏退左右。
  刘萤先笑道:“我不在咸阳,汉王大婚,也未能前去恭贺。”
  吕雉道:“他小孩子成亲罢了。当初带他来咸阳; 多少家的淑女都不中意,谁知道最后竟是与他表姐投契,凑做了一堆。早知道; 省了我多少工夫。”
  汉王刘盈最后在母亲的安排下; 娶了大舅父的女儿。
  这正是吕雉想要的结果——她的儿子越来越与她离心离德,她需要一个新的吕氏来拴住她的儿子。
  刘莹低头微微一笑,又问临光侯好。
  临光侯便是吕雉的妹妹吕嬃。
  吕雉笑道:“这普天下,我只羡慕她一个了——什么事儿都不操心,想要什么了就来找我; 华服美食,孝子贤孙,真是过起神仙日子了。”
  “那当真是好福气了。”刘萤莞尔。
  两人寒暄过后,吕雉切入了正题。
  “有一桩事,悬在我心中已久,苦于没有知心人讨论,更不敢冒然捅出来叫众人知晓。”吕雉坐到刘萤身边来,握着她的手,凝视着她道:“今日只你我二人,你跟姐姐说句心底话,你看楚王韩信这人如何?”
  吕雉突然如此郑重其事提起韩信,叫刘萤不能不谨慎。
  刘萤歪头思量着,轻声道:“不知姐姐是问楚王,还是问韩信?”不等吕雉回答,刘萤又道:“若是问韩信,我要告诉姐姐,他是个知恩图报、有情有义的好男儿。”
  吕雉盯着她,问道:“若是问楚王呢?”
  刘萤垂眸,道:“若是问楚王,我要告诉姐姐,他是陛下的心腹重臣、朝廷的栋梁之才,纵然我远在胡地,也时时听得楚王英名。”
  吕雉握着刘莹的手松了,她苦笑道:“你这么告诉我,我便不敢把心底的这桩事儿宣之于口了。”
  刘莹面色平静,睫毛轻轻的起落间,心中已转过千般心思。
  “姐姐的心事,对太子妃娘娘也不敢吐露么?”
  “不敢。”
  “对陛下就更不敢吐露了?”
  “更不敢。”
  刘莹微微点头,道:“我明白了。姐姐是要借我之口,告诉陛下。”
  吕雉也不回避,诚恳道:“我再想不出第二人,能将此事转告陛下,又不引火烧身的。”
  “看来这是一桩糟糕的大事儿。”刘莹红唇轻启,淡声道:“事涉楚王。”
  吕雉道:“正是。我深知其中危险,所以不能不顾你的意愿,就直通通告诉你,把你牵扯进来。”
  “请直言。”刘莹笔直跪坐着,微笑道:“姐姐为我顾虑,足感盛情。然我既受陛下深恩,便不可畏难躲避。”
  吕雉早已忍耐多时,却仍是先赞了她一句,才道:“为了准备与匈奴这场战争,朝廷早在三年前就更改了收税制度。从前各诸侯国、列侯封地的产出,先归于封地主人,再分给朝廷。自三年前,改为先送入咸阳,再由朝廷统一调拨。”
  刘萤颔首,道:“的确如此。”
  吕雉道:“这本是为了增强帝国的能力,使其能在对外战争中利占据优势地位,从而保护境内黔首、使帝国得以长治久安的办法。这道理我明白,所以当初陛下一提出来,我立时便响应了——淮南王吴臣与楚王韩信也都答允了。自此而后,每年我们都把税金运入咸阳。而我们的付出也没有白费,朝廷对匈奴的战争果然胜了——”她攥紧刘萤的手,道:“当然,这离不开你的智勇双全。”
  刘萤勉强一笑。
  吕雉叹道:“这本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然而谁知道上苍不让我这老婆子安享晚年,竟然叫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