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军知道骆清颜想让他陪在妻子儿女身边,可他除了没了一只胳膊其它方面根本不受什么影响,他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就应该有一番作为。他也知道陆铭轩和骆清颜都是照顾他,给了他们全家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妻子儿女每天都快快乐乐。陆铭轩和骆清颜也把他们当作家人,他也知恩。但他想做更多来报答陆铭轩和骆清颜这一对善良的夫妻,他想做一个对他们更有用的人。所以他暂时告别了妻子儿女来到了这个刚刚开工建设的农场。
他要好好把关,因为这里以后也是他们的家,一个更加美丽广阔的家。他和妻子儿女也很快就会团聚。如今的努力就是为了以后的团聚和更好的生活。
他看了骆清颜的规划,也听了骆清颜讲解以后农场会是什么样子,他非常期待农场建成的那一天,他知道他们将来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骆清颜也经常去农场走走看看,关心一下大家的生活。现在天气渐渐变热了,大家都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条件比较艰苦。
骆清颜之所以让工程队先建设工人的宿舍就是想尽快改善工人们的生活条件,起码在吃住方面能够让大家满意。
骆清颜设计的工人宿舍条件都比较好,是一栋栋楼房,有集体宿舍,也有单元房。集体宿舍是四个人一间的标准,给单身的工人居住。单元房里骆清颜也一步到位,建了厨房、卫生间,还有采光非常好的大阳台,非常适合一个个小家庭居住,这条件是非常不错的了,比城里的房子还好。如果这些房子建在城里肯定会被抢光。
骆清颜有前世的眼光,设计当然十分超前,充分考虑人们居住的舒适性。骆清颜知道这些房子会居住很多年,所以设计的时候也非常用心,使这些房子即使到了几十年以后也不会显得落后。
当第一栋楼房建好的时候工人们都争先恐后的去参观了,看到这么好的房子以后就是他们居住的地方,大家都欢欣鼓舞。当大家知道有媳妇和孩子的以后还可以把媳妇孩子也带来,符合分房条件的还给分房子就更激动了。而且这里还会建学校,将来孩子们还可以在这里上学,这可真是太好了。大家心里都充满干劲儿,一定要好好表现留下来工作。这么好的条件也就是自己的老领导照顾他们,不然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这些工人都曾经是陆铭轩手下的兵,知道这是嫂子建的农场当然更是实心的干。
因为工人大都是当兵的出身,也不知道是谁提的议,这些已经退伍的战士们竟然又像以前在部队的时候那样早晨跑起了操,着实重温了一把部队的气氛。大家也都很积极参与,直到后来早操竟成了农场的一个传统。虽然不强迫大家非要出早操,全凭个人自愿,但大家都自觉的参加,还都十分带劲儿。
农场开工了,陆铭启负责的大型食品厂项目也已经开工建设。同时上马的还有生产各种产品包装的包装厂也一起开工建设了。
陆铭启已经有过建厂的经验,对办厂的个个环节也都了如指掌,又有县委庞书记的保驾护航,个个程序操作起来非常顺利。所以陆铭启报告给骆清颜的都是好消息。
骆清颜看到陆铭启这么快的就成长了起来非常高兴,自己也就可以少操一些心了,把东林县那边的事情全权委托给陆铭启骆清颜非常放心。
第四百二十二章 抓到
(全本小说网,HTTPS://。)
骆清颜除了派出去的事情自身也有许多事要忙。全本小说网,HTTPS://。m;因为她的产后昏迷许多事都停滞不前,她一醒来这些事就全都压了过来。
重装备办的领导已经和骆清颜谈过了好几次话,准备在石化生产设备,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钢铁制造设备等多个方面和ly集团进行全面的合作。
后来的几次谈话都是重装备办的大领导陈兴然亲自找的骆清颜。关于这些项目的合作陈兴然知道这是骆清颜对祖国的支持。国家也曾经派了许多考察团跟国外许多家企业接洽过,想要购买设备或者引进技术,但对方不是拒绝就是提出的条件都非常苛刻。他们知道华夏急需这些设备和技术,都想趁火打劫。有的更是想方设法阻止华夏发展,对华夏实施禁售禁运。骆清颜就像是一把光明之剑斩落了这些想要欺负华夏的妖魔鬼怪,给华夏送来了国家急需的东西,帮助国家解决了大问题,光外汇就节省了一大笔。
陈兴然打心里是感谢骆清颜的,因为许多技术就等于是无偿送给了国家,其实说白了就是白给国家送钱。这是一个无私又胸怀博大的人,她却还只是一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
ly集团派来洽谈的团队也已经到了华夏,将就各方面的细节进行磋商。
有了骆清颜划出的大方向,众人也都向这个方向努力。陈兴然早就看出了骆清颜就是想回报祖国,因为她提出的条件比其它那些企业提出的条件明显优惠多了。而且骆清颜已经明确了态度,就是要帮助华夏掌握技术,做到以后华夏可以自己生产这些大型设备。
陈兴然开始还不敢相信骆清颜能够完全做得了ly集团的主,可是后来ly集团派来洽谈的团队竟完全是按照骆清颜的承诺起草的文件,陈兴然也不得不信了。华夏一方根本不用怎么商量,可以完全按照ly集团提出的条件进行合作。因为ly集团给的条件真的是太优惠了,如果华夏一方再想多获利就有些得寸进尺欺负人了。
骆清颜当初也不想把摊子铺的这么大,她只是想能够为自己的祖国多争取一些福利,为祖国的发展争多出一份力,让祖国能够在发展的道路上少走些弯路,少花些时间,尽快完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
骆清颜的空间里有更加先进的技术,可是不管是发展什么都是要循序渐进的,不能出现技术断层。一项新的技术的诞生是需要许多相关技术做基础,来积累的。只有一些技术达到了,自己空间里的那些最先进的科技才能有发展的空间。
这些年自己的事业之所发展的这么迅速,也是得益于空间里自己收集的一些资料和空间基地的那些技术资料,让自己一直能摸着时代的脉搏走在大多数人的前面。
骆清颜想等将来国家掌握了大部分的先进技术,她也就不用费心再铺摊子,以后顺其自然就好了。她不想做一个连自己的时间都没有的女强人,她想有自己的事业的同时照顾好家庭,照顾好她的丈夫和孩子。
有了重装备办取得的重大成果,骆清颜在华夏一些领导人心中的分量与日俱增。对于一些人来说,骆清颜就像一个金娃娃,一个百宝箱。一些部委的大领导们一有过不了的关卡就不由自主地想到骆清颜,他们挠头的问题,也许到了骆清颜那里就非常轻松的迎刃而解了。有些领导竟然还真的会向骆清颜讨主意,希望骆清颜给提一些建议。和骆清颜聊一聊总是会开阔思路,脑子里也会有好办法涌现。这也使得骆清颜和国家许多部门的领导们迅速的熟识了起来。
渐渐的大家也都发现了这个年龄不大,稳重大方的姑娘十分具有内涵。不看外部加诸在她身上的光环,她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能力卓绝的人。如果是一个几十岁的中年男人还说的过去,可是这是一个只有二十出头的年轻小姑娘,怎能不让人惊叹?
一些与骆清颜经常接触的领导特别是陈兴然,非常明确的认定那个享誉全球的国际型大集团ly集团就是由这个才二十出头的小姑娘骆清颜掌控着的。这是多么让人震惊的一件事,却也是华夏之福。
不止重装备办取得了重大成果,就是一些国内的大型企业也在与骆清颜积极接触,希望和ly集团合作。由重装办牵了个头,国内的几家大型化肥厂已经开始和ly集团洽谈合作的事宜,如果顺利国内的几大化肥厂将首先进行技术改造,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转型,也将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质量高的化肥,并且产量会大幅增加。
骆清颜又放出了一个震动四方的消息,ly集团准备和国内合作建汽车生产厂,把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特别是发动机制造技术引进华夏来。
此消息一出沪市的汽车制造厂,华夏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国内的几个大型汽车生产厂家都闻风而动,立刻派人到京都的办事处打探消息。谁都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
骆清颜每天都很忙,并没有特意关注自己那件案子。可是京都公安局和侯东进他们一直都没有放松,一直在追查那个画像上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个人终于被抓到了。
这个冒充警察的人其实是京都郊县一家国营工厂的后勤采购员,名叫刘绍喜。表面上这个人和向玉章并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他和向玉章有着一层不为人知的关系,那就是刘绍喜是向玉章的私生子。
向玉章早年在外地工作背着自己的妻子在外面又建了一个家,并且生了一个儿子。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女人和儿子在向玉章回京都的时候就把他们安排到了京郊,这样不会被家中的妻子发现。而这边的女人对外就说是丈夫已过世独自带着一个孩子。而向玉章从来都是以孩子的舅舅的名义出现的,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就连刘绍喜自己也以为向玉章就是自己的一个远房舅舅。
侯东进他们查到刘绍喜的时候就对刘绍喜母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最后竟然查出向玉章的这件丑事,真是意外的惊喜。
第四百二十三章 认罪
(全本小说网,HTTPS://。)
刘绍喜没什么本事,向玉章走了关系在京郊的一家工厂给他找了个采购的工作混日子。(全本小说网,https://。)这采购的工作油水也不少,刘绍喜的小日子过得也不错。而刘绍喜的母亲就是一个家庭妇女,有向玉章的接济和自己儿子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