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虚影显露而出,朝圣之人无不激动万分,不由的皆是五体投地,跪在雷音海岸上,以示恭敬与尊崇,却见佛陀虚影双手合十,嘴唇微动,一声声诵经之声传出,随即天降甘霖,甘霖滴落而下,沐浴在甘霖之下的人不觉感到自身变得更加的健壮,往日里的陈年旧疴也在甘霖之下得到治愈,随着佛陀诵经之声,甘霖不断的降下,整个古州被笼罩在天降甘霖之下,在这一日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治好自身旧伤,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一声声诵经声中又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甘霖不断扩张,慢慢的向着古州之外蔓延,佛渡众生皆因慈悲之心,可惜古州之外,甘霖降落却是引来反击,一道道气势升起将甘霖阻挡在在外,佛渡众生因其慈悲,因其缘法,非是强求,若众生不愿,自无此缘法,佛陀又如何渡这众生?
佛陀眼中疾苦之色更浓,却也未曾在念经,甘霖停下,佛陀眼望高天之上耸立的镇古石门,石门古朴而沧桑,看着镇古石门,佛陀好似看到未来无尽波澜,合十的双手缓缓张开,一朵金莲自佛陀双手之中慢慢的生长而出,金莲在佛陀掌心摇拽不断,显得有些娇弱,佛陀眼望手中金莲,将其轻轻抛下植入大地之中,金莲一入大地便扎根其上,随后莲花隐没入无尽地心之中。
金莲扎入大地,佛陀虚影缓缓的消散,而此时初生的朝阳也从佛陀头上升起,跪拜在地的朝圣者却是久久不愿起身。
大雷音古刹之中,眼见佛陀消散,无数修者口诵佛号,恭送佛陀离去,同一时间,天际之上,龙马踏空而来,雷音海上,金莲摇拽,大雷音古刹之上诵经之声不断,眼望大雷音古刹,龙马口吐光球,光球悬浮在大雷音古刹之外,却见白玉般的手自大雷音古刹之中伸出,将光球抓住,龙马见光球被抓住龙鸣一声,飞速离去。
大雷音古刹之内,问伽蓝盘坐在蒲团之上,身上淡淡的佛光亮起,一种圆满的气息在问伽蓝身上流转不休,面前光球在问伽蓝身前散发着豪光,问伽蓝口中低声诵经之声不休,而双眼静静的看着面前光球,良久问伽蓝轻点眼前光球,便见光球消散,传讯晶玉显现,一道光芒射向问伽蓝,问伽蓝口中诵经之声停下,良久再次响起诵经之声,只是再起的诵经之声中却不在平静。(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四十五章 众生如蚁
(全本小说网,。)
问伽蓝走出大殿,向着大雷音古刹之中一座小小的静室之内走去,四周长满茂密的树木,仅有一人大小的青石古路可以前行,青石古路蜿蜒曲折,问伽蓝静静的一个人走在蜿蜒曲折的青石古路之上,越接近静室问伽蓝便越能感觉到一股圆满觉悟的气息流转在四周,而问伽蓝每一步迈出便是一种洗礼,一种升华,对佛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接近佛,恍若就是如此走下去,问伽蓝将在不远之处成就圆满的佛,恍惚之间,问伽蓝眼见三千大世界,无数菩萨,帝释天,梵天和诸多天神尽皆顶礼佛足倾听自己讲经说法,而自己则坐在三千大世界中央,为诸界众生讲经说法,传道受业,渡世间无量众生,看到此处,问伽蓝默默的停下脚步,眼前景象消失不见,再次出现一条僻静而蜿蜒的青石路,问伽蓝看着青石路尽头不远处的小小静室,口诵佛经,方才感悟尽数遗忘,却是无有丝毫留于心间,佛陀之路,问伽蓝问佛之路始终如一,圆满之路,问伽蓝寻道之路坚定不移。
推开静室帝释小和尚,纯真的双眼看着门前的问伽蓝,双眼一眯,轻轻笑道“若论佛法,僧伽蓝摩始终不如你。”
“僧伽蓝摩所走之路乃是降魔之路,渡尽世间一切妖邪,若论佛法僧伽蓝摩不弱世间任何一人。”问伽蓝平静的开口道。
“这条路僧伽蓝摩不久前也走过,三千大千世界中,僧伽蓝摩却是渡尽世间妖魔,非是如你,讲经说法,传道受业,渡无量众生,积无量功德。”帝释小和尚轻笑道。
“佛陀降魔显化明王怒相,僧伽蓝摩之路始终如一,未曾动摇。”问伽蓝答道。
“我却希望他能动摇,佛渡众生本无分别之心,僧伽蓝摩虽以明王怒相降妖伏魔却也不免生了分别之心,若有了分别之心又如何成佛?”帝释小和尚轻声一叹皱了皱眉头,有些无奈的道。
“佛陀渡尽众生无有分别之心,但僧伽蓝摩终究不是佛陀,是人,而人却是有着分别之心,若哪一日僧伽蓝摩无有了分别之心,或许僧伽蓝摩便已经成为佛陀了,而不再是僧伽蓝摩,而这也是僧伽蓝摩所选的路,帝释又岂会不明?”问伽蓝轻声反问道。
“佛陀之路,唯心而已,僧伽蓝摩若是想要踏足佛陀之路,心是他将要面对的选择。”帝释小和尚轻声道。
“僧伽蓝摩的路是他自己选的,也只能他自己走下去,帝释又何须担忧!”问伽蓝说道。
“非是担忧,而是时间不多了。”帝释小和尚看着屋外悠悠的道。
问伽蓝平静的看着眼前的人,眼中漏出一丝询问之色。
“佛陀显现,我的劫数怕是将至,长生之劫,佛陀之劫,躲了一世,却躲不过这一世。”帝释小和尚喃喃自语道。
帝释小和尚看着问伽蓝道“镇古石门开启,若是有缘,你去帮我取的一滴长生真血。”
“你知道?”问伽蓝眼中有些疑惑的问道。
“昔日镇古石门被佛陀寻得,掷于这雷音海中,并在其上中下金莲,千百年后,佛陀于金莲之上讲经说法,并建起大雷音古刹,百万年后,摩罗古国先祖曾来此求取镇古石门,先贤便将镇古石门于雷音海中取出交于摩罗古国先祖,本以为摩罗古国先祖千百年后便能归还,谁知这一去便是三十余万年的岁月,也因此当年之事大雷音古刹之中有着清楚的记载,此去若是有机会便将镇古石门取回,想来摩罗古国之中尚有人知晓此事,应不会阻拦,这雷音海中尚还需要镇古石门。”帝释小和尚缓缓的道。
“我知晓了。”轻轻一语,问伽蓝若有所思的向外走去。
“帝释与你交待了何事?”一身古铜色的肌肤,僧伽蓝摩周身充满了阳刚之力,眼神冷硬却也隐藏着无尽的慈悲之意以及降妖伏魔的决心,众生痴愚,看不破红尘万象,那僧伽蓝摩甘愿背负众生罪业,众生怨恨,让那众生看破那红尘万象,证得大自在,大逍遥,大解脱。
一身月白色僧袍的俊秀僧人,与一身金色僧袍的健壮僧人,呈现明显的对比,然而两人站在一起却是如此的和谐以及自然,恍若两人本来就是对方所却是的一部分,不同的两人走在相反的路上,却是又成为了对方相辅相成的人,不断的互补着对方的路。
“佛陀之劫,众生之苦。”问伽蓝轻伤一语,眼中流露出一丝的悲悯。
听闻问伽蓝的话,僧伽蓝摩好似想到了什么,眉头一皱,看着面前的问伽蓝问道“你要去那。”
伸手指着悬浮在高天之上的镇古石门,僧伽蓝摩肯定的道。
“是。”问伽蓝答道。
“我与你一起。”僧伽蓝摩道。
“好。”平静的打量了一下僧伽蓝摩,好似早就知道面前的人会这样,问伽蓝轻轻的答道。
轻诵佛号一声,问伽蓝在僧伽蓝摩身边走过,身上泛起淡淡的白色佛光,显得是那么的祥和。
“佛陀渡世之路吗?问伽蓝。”僧伽蓝摩自语道。
“佛陀渡世当有天神护法,问伽蓝这一路便有我化为明王护你渡世之路。”看着远去的人消失不见,只有点滴的佛光隐隐而现,僧伽蓝摩自答道。
前进的人,好似听到身后的人的自问自答不由的道“我佛慈悲。”
万丈山巅之上,悬天都看着站在冰晶树下的妖泣,平静的走到妖泣身边,看着万丈山脚之下,众生如同蝼蚁一般不断的忙忙碌碌,为着生存而不断的奔波,不断的劳苦。
“每一次看着山脚下,众生如蚁,忙碌不休,我便不由感叹天地之广大,这众生在你我眼中如同蝼蚁一般,岂不闻你我是不是也如蝼蚁一般在他人眼中?”妖泣看着山脚下众生感叹道。
“天下众生谁人不是蝼蚁,纵使长生不死也不过只是浩瀚天地之中的一方蚁王而已,但若不成为蚁王又有何资格挣脱这小小的牢笼。”悬天都伸手向天缓缓的将伸出的手握起,似乎是要将天地握在手中一般。
“蚁王,你有时候总是让人感到不安。”妖泣看着悬天都神色莫名的道。
“你也会不安吗?”悬天都反问道。
“我也是凡人,当然也会不安啊!”妖泣深深的看了一眼悬天都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四十六章 前尘恩怨
(全本小说网,。)
“柳宗延传讯于你,你去是不去?”悬天都淡然的问道。
晒然一笑,妖泣淡淡的道“让道千秋去吧,作为宗门道子,其身份足够代表宗门。”
“道千秋分量足够,但却无有足够的实力。”悬天都平淡道。
“机缘之事谁又说的定,此去是于他即使危机亦是机缘,至于去与不去,你可让他自行决定。”妖泣道。
“镇古石门啊!”看着隐没在高天之上的石门妖泣微微有些感叹。
“昔日,佛陀于雷音海上讲经说法千百年,世人皆以为佛陀在雷音海上讲经说法是为了渡世间一切可渡之人,却不知佛陀与于雷音海上讲经说法是为了渡人世之魔。”悬天都看着隐没于高天之上的镇古石门道。
“佛陀后来在雷音海上种下金莲,更在其上建立大雷音古刹,最后又寻来镇古石门,将镇古石门掷于金莲之下,镇压魔头,而这一镇便是百万年岁月,可惜了这镇古石门,在佛陀手中可将魔头镇压百万年岁月,纵使后来将镇古石门取出,其留存的的镇压之力依旧能将魔头镇压至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