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久了,再拿起刀枪拼命,并不容易。
当然,这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大青巾们对朱桂的宣传。
朱桂的形象就是个粗鄙货,不是什么才智之士,甚至可以说“蠢”。不然,怎么会当街殴打朝廷命官。
朱桂是蠢的,胡廉自认为是聪明的,不然他怎么可能坐镇南疆,一坐便是这么多年。
胡廉相信以他的才智,忽悠朱桂,简直跟忽悠傻子一样。
有着大青巾们的误导,再有着对自己足够的自信。胡廉又怎么会出手?
朝廷,杨希圣的不断忽悠住,他又怎么会觉得自己忽悠不住一少年?
“东关现在还有多少兵马?”
朱桂不断地给胡廉制造机会,甚至都开始着手探查他的人马了。
然而胡廉却愈发的恭谨。“王爷,原先末将手下有十万兵马,只是后来越人陆陆续续退走,末将派人去接防,末将和杨大人都想快点结束这场战事。”
他表现的一如一名真正的下属一样,真的是什么都说了。甚至这要命的事,都说了。
这真的是让朱桂更恶心了,因为朱桂真的没有收他的想法。可他这表现,朱桂也不好翻脸杀人。
如果连投靠的都杀。他根本就没可能再接手胡廉的军队。
因为他们也会怀疑朱桂会杀他们。
朱桂没有露的他真实想法,而是不断向胡廉打听着周围的环境。并思索着除掉他的方法。
这时,朱桂派出去的“斥候”回来了。
“王爷,下官被人拦截了。”
带队的一个百户浑身大汗淋漓的冲进来,看到朱桂后,立即见礼报告。
“可是叛军?”
朱桂虽然这么问道,却一直盯着胡廉,如果这是胡廉的人,那就太好不过了,他的大刀已经是饥渴难耐了。
“是叛军,而且是三百多骑兵。”但是斥候的报告却让朱桂失望了。
“该死!该死!属下该死!”
听到斥候报告,胡廉不仅立即跪下请罪,并怒不可遏的喊道:“出兵,马上出兵!这帮越人言而无信,必须好好教训他们。”
朱桂刚想阻拦,可心中一动,就同意了胡廉的请命。
胡廉既然已经认定了他忽悠住了自己,他很大可能是不会出手了。
既然这样,废物利用一把,也是好的。就让他去打。大不了,给他个英烈的名号罢了。
虽然这与朱桂的预期不太一样,但是只要他真的打了。朱桂也不会抓着他不放,夺了他死后的哀荣。
然而,朱桂同意他出军,而且是让他亲自领军出征。胡廉又忧心忡忡的道:“王爷,可是东关怎么办?若是被偷袭的话,光王爷的一个千户怕是不管用啊!”
朱桂一幅粗暴,不耐烦的道:“斥候今日已经回报,左右皆没有敌军,而我大军行进间自然会去哨探,就算是有些漏网之鱼,难道他们还能攻破这里不成?所以出兵!本王也出兵。让杨希圣守城就够了。”
“什么?王爷也出兵。”胡廉没想到朱桂也要出兵。
如果朱桂也去,他这绕一圈,随便割点儿百姓首级的事,可就没办法做了。
这是他玩惯了的手段。只要让朝廷知道,他在打仗,可以打赢,他就不会有事。
只不过朱桂在大青巾们的口中,就是个没脑子的粗鲁人,所以他只要“本色”出演就可以了。
只见朱桂不听他的劝说,喝道:“我们走!”
率先走了出去,很快外面就传来了马蹄声。胡廉见朱桂真的出了兵,整个人都懵了。
果然是一如传闻的粗鄙!
胡廉看了看在场的其他将官,吼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点齐兵马。出兵!”
他真的不想出兵,但是自以为已经忽悠住朱桂的胡廉哪里有可能看着朱桂去送死。
是的。一个千人队,就是去送死。越人可是有着二十万大军的。
“不是那二十万大军。我堂堂一明人,怎么会认胡人做义父!”
……
大军出城后,靠着老天爷赏脸,地面还算是干燥,所以行军速度不慢。
前军、左军与右军自然是胡廉的人马。他是用这些人马团团保护住朱桂。当然,顺理成章的火枪营也被保护在了中军。
面对胡廉的好意,朱桂就当看不到似的。到了中午时,大军照常歇息开饭。
“胡将军,还有多久咱们才可以与敌接触。这都已经出军半日了。”朱桂向胡廉问道。
胡廉心中直接就鄙视了:果然是饭桶。人家是有马的骑兵,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哪儿是那么好追的。
当然,越人的战马是胡廉卖给他的,他是选择性的遗忘了。
他对朱桂说:“殿下,这越人狡猾,每次见我大军,便躲了起来,根本不与我们接战……”
胡廉正解说着……
“报!前军已经包围了敌军。”突然便有传令兵报告,他们包围了敌军。
嘶……胡廉只觉自己牙花子疼。他刚才说什么来着?
“你们包围了敌军?他们没跑吗?”胡廉问道。
自从胡廉拜了干爹,他与越人之间的战事便是各打各的。
越人入侵,他会让开一条路,任其抢杀淫掠。他只要跟屁股后,收复便可以了。
如果上面不满意了,他也会通知越人一声,入境屠几个村子。交上些人头,以证明自己是打的越人落花流水的。
但是如果他真的打的越人落花流水,越人还敢入侵?
胡廉镇守南疆这么多年,可谓是用他自己的方法告诉了越人……大明空虚,无力南顾。来吧,来抢劫吧!
有着这样的交易,所以自己大军包围了真正的越军,胡廉比哪个都要惊讶。
“回将军,他们确实被包围了。”传令兵只传自己知道的。敌人跑没跑,他不知道,自然也不会报告。
“不行!我要到前军去看一下。”
胡廉大急。这与过去不一样。如果真的围歼了越军,这仗可就“真”打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33章、不见了的敌军
(全本小说网,。)
“好,我们也过去吧!”
既然前军已经包围了敌军,中军肯定是要前移。
“殿下,越人狡猾,还是末将过去好了。”
胡廉一边劝说,一边表着忠心。
朱桂泼了一盆冷水道:“算了,别浪费时间了,快带路吧!”
“嗯?”胡廉抬头重新望向脸色冷漠的朱桂,想了想。如果朱桂是个胆小怕事的,他还可以劝,可是朱桂的“形象”,又怎么与胆小怕事挨的上边。
没办法,只能中军前移。
“人呢?你们包围的敌人呢?”赶来之后,胡廉立即急急问道。
“这个,将军,我们是包围了他们,但是一眨眼,人就不见了。”前军军将回报。
“什么?不见了?”
胡廉现在的心情很复杂,他不知道他现在是应该开心,还是觉得丢人。
一方面,他是大明的边将,自己手下包围了敌军,都可以让敌军跑了。身为一名军人,一个将军的骄傲,他还是会羞愧的。
但是另一方面,越人跑了,总比让自己杀了要好。朱桂听了报告后,并没有生气,而是交代道:“既然没了就没了。大军前行,不,立即派出斥候,要快,主要是两翼。”
前军军将见朱桂没有处罚自己。立即将功赎罪去了。要知道大军作战,谎报军情,害的中军前移,杀头都不算错。
前军军将这么听话,胡廉就郁闷了,说道:“殿下,难道你认为敌军敢在两翼伏击我们?你也太草木皆兵了吧!”
这货这么说无形中是在贬低朱桂这个主帅的权威,但是胡廉是个知情人,他知道越人是不会攻击他的大军的。相反,他反而担心派出的斥候真就发现了越人。
胡廉仗着自己已经投靠,就劝道:“王爷,我军一路都在开阔地带行军,那些叛军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偷袭吧。”
朱桂有些焦虑不安,他刚才放出神识,并没有发现左右二军。
虽然有可能左右二军超出自己神识的感应范围,但是不管怎么样,大军之间联络顺畅,是顶顶重要的。这一点没错。
当然,为了不伤军心士气,朱桂不可能实话实说……不仅包围的越军逃了,左右二军也不见了。
想了一下,朱桂问道:“斥候遭遇三百多骑,这肯定是叛军的主力才有的规模,可对?”
其他人都纷纷点头,这话说的不错。南方缺马,越人就更没有什么战马了。能有三百多的骑兵规模,那肯定是叛军的主力。
要知道越人与中原不同。越人的一切财产都归于他们的头领,而战马的稀缺,更是只会出现在实力强大的头领手中。而当一件物资成为了私人的之后,任何人都会努力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损失。
所以朱桂拿出地图,指着路线道:“昨天斥候不是发现了越人骑兵吗?他们在什么位置。”
朱桂询问,立即有负责侦察的指挥同知上前指出道:“在这里,距离我军有五十里。”
虽然朱元璋搞起了卫所,让一大帮子军人转职为军事农民,但是大明的边军,还是有战斗力的。至少不会发生军将不认识地图,不知道自己在哪,在哪遇敌的事发生。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能拥有这样才能的军将绝对是精英。要知道哪怕是后世,带着指南针与gps,迷路的也大有人在。
这个时代,交趾的林子,还能知道己方在哪,遇敌在哪?哪怕不是名将,也是真正的军将。
朱桂看了他一眼,默默记下,胡廉的部下并不全是饭桶。
“五十里。”
朱桂缓缓看着大家:“五十里地,那些骑兵如今何在?难道是逃了吗?还有,敌军又是怎么突围成功的?他们突围后,是退走,还是去了什么地方?”
其实说到五十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