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在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仙在大明- 第8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还是跟着老师修行效果好一点,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掌握‘凝神静心’,但是最近这段时间,我发现我那暴躁的脾气少了很多。”李惠宁在沉默了少许之后,一脸认真地说道。

    她不是在巴结朱桂,而是觉得这段时间,朱桂对于他二人,可谓是尽心尽力。特别是对她,一点儿也没因为她是女孩子,而偏袒弟弟。而且即便什么都没学到,单单是那药剂,她其实已经是赚到了。

    朱桂讪讪一笑,他现在都有些不好意了,收了人家的钱,却是什么也没有教到两人。更让他感到惭愧的是,就算到了现在,这两人对他还是如此敬重。

    果然教弟子,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人心都是肉长的。虽然朱桂在一开始,便拿他们当实验白鼠看待,但是这小白鼠用的久了,也会有感情的。

    “你们慢慢考虑吧,我要去宫中请安了。”

    朱桂与他们分开后,心中也在思考他们的问题。

    “难道是基因优化液的问题?”

    朱桂怀疑基因优化液有问题,比如“兴奋”,比如猫妖的超凡粒子扰乱了他们对外间的感知。

    当然,怀疑归怀疑。朱桂并没有再度暂停系统解锁,向其询问的打算。

    因为感情是有了,但是还没到牺牲自己利益的程度。

    更何况,他们不一定会继续学下去。

    朱桂更好衣,准备出门去宫中问安。然后,他惊呆了……

    “你们这是?”

    李景隆也好,李惠宁也罢,全拿出一拳厚的宝钞。

    “老师,这是我们的学费,五万贯。”

    一人五万贯,那不又是十万贯?

    我的老天!

    朱桂甚至怀疑自己的眼睛出现了问题。这姐弟俩是不是知道了自己拿他们做实验的事了?不然他们为什么这么害自己?

    二十万贯的宝钞,自己要缴多久的税?

    是的。朱桂从来不用宝钞消费,因为他知道,大明的宝钞,早晚会玩完。

    知道,还花用,这摆明了是在坑人了。

    朱桂不会做。所以,他只能是用来缴税。

    可是二十万贯啊!可以缴多久?

    咦?不是啊!自己不是揽了铸币权吗?大可以把宝钞与新币一起交上去。

    反正这宝钞是朝廷发行的。

    嗯,没问题。

    至于大青巾们拒收?借他们两个胆。真当老朱是死人啊!

    有了这么个去处。朱桂放心,以及开心了。

    上缴朝廷,那是纸上印多少贯,就是多少贯,绝对不打折。

    就在朱桂收了学费,到皇宫去请安的时候。李景隆与李惠宁也在商议。

    “姐,你说只交一期,是不是交少了?”李景隆问。

    “你是说……”

    “姐,你看,一期,咱们连静心都没学会,怎么采气纳气?更不用说行气与迸气?”

    “照你这么说,多交几期也是应该。”李惠宁也点了点头。

    “你也这么觉得?姐,咱们走!”

    “走?不用这么急吧。老师到宫中请安,明日再交学费也是可以的。”李惠宁说。

    “我不是说交学费。我是说兑宝钞。最近的宝钞一天一个价,我怕去的晚了,宝钞的价格又涨了。”

    当然会涨了,朱桂一个人便消耗了二十万贯。市面上一下子少了这么多,又怎么会不涨。

    听到宝钞会涨,李惠宁也顾不上明天了,立即与弟弟一起拿钱去兑换宝钞了。

    他们的宝钞是与沐春换的,谁让沐家有钱。明代首富沈万三家族是沐氏家族拥有巨大财富的一个来源。

    据锦衣卫的报告,遭到灭门之灾的沈万三家族,极有可能与当时朝中最得信任的大将沐英达成了某种默契:前者提供了其源源不断的财力或者至少是财富经营头脑,而后者提供了政治上的庇佑,以至于两族人最终进行了联姻。

    锦衣卫知道,朱元璋也就知道,只不过朱元璋却没有任何的动作。也就是说,朱元璋实际上已经放过了沈家。

    特别是这几年对天下的治理,让他知道了钱的重要性,他就更不会动沈家人了。

    不过沈家人不知道,天下人也不知道。如果不是朱桂有锦衣卫的消息渠道,他也想不到朱元璋真正的态度竟然是这样。

    只能说,面对现实,皇帝也低头。(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28章、好心

    (全本小说网,。)

    “景隆、惠宁,你们又要兑宝钞?”

    不怪沐春这么惊讶,因为但凡读过书的,都知道宝钞这玩意儿,就像是汉武帝的白鹿币一样。

    白鹿原本是汉武帝在长安城外上林苑里豢养的宠物,它们繁衍得越来越多,不但全然丧失了物以稀为贵的宠物资本,而且靡费饲料,成了宫廷财政的巨大负担。

    这时正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和匈奴及东南、西南诸少数民族的大规模战事已开,国内各种“楼堂馆所”和基建项目也铺开了大摊子,正是国库捉襟见肘的当口,汉武帝和他的财政团队恨不得把一文钱掰成两半花,自不肯任由这群不再可爱的白鹿空耗财政。

    他手下宠臣张汤就真给出了个好主意:把白鹿宰了,鹿皮硝好后切成一尺见方的小块,画上彩绘,然后,这些连做双童靴都不够的小块鹿皮,就成了标价40万文的顶级钱——白鹿币。

    这个主意看上去真的不错:一方面,白鹿皮能做钱,上林苑的白鹿数量就会得到有效控制,不再糟蹋粮草;另一方面,原本令人头疼的白鹿繁衍速度,如今反倒成了一本万利的生财之道。

    可汉武帝君臣千算万算,漏算了物价这个最要紧的因素。

    汉武帝时,通胀现象已经出现,物价比“文景之治”时涨了很多,但总的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居延汉简里记载“小奴二人”只值3万文,“牛车二辆”只值4000文,“田五十亩”也不过值5000文,这是边远地区的物价。长安一带价格最高,一石粮食价格不过100文,《汉书》记载,名将李广的哥哥、汉武帝时曾当过丞相的李蔡,私下盗卖了京郊阳陵墓葬土地三顷,总地价也才40万文——即一张白鹿币的标价。同时代的文献显示,“一类地区”顶级农地的价格,一亩也不过3000文,一张白鹿皮,居然堪比100多亩最好的农田。

    可想而知,如此“大面值钞票”拿出来发行,又有多少人有能力“接盘”,如此大的“面额”,又如何能在市面上流通?

    汉武帝君臣漏算了“市场用不起”这一道,只得“强买强卖”,规定诸侯朝觐必须进贡白鹿币,也就是说,他先把白鹿币按40万文一张的价格卖给诸侯,再让这些诸侯把白鹿币原物奉还,等于白讹人家一大笔钱。可这诸侯的数量,怕还比不过上林苑中白鹿的数量多。这些白鹿币又不断在皇帝和诸侯间循环打转,“鹿皮积压”问题,是无论如何无解的了。

    虽然大明接受了白鹿币币值过高的缺点,印制了一百文到壹贯的大明宝钞。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没有区别。都是朝廷用度紧张,皇帝强买强卖,空手套白狼的行为。

    而且最低面值一百文与白鹿币的40万文,其实并没有多少区别,普通百姓都用不上,也用不起。最后接盘的不还是他们这些人?

    沐家会接盘,是因为他们沐家是非皇子的驻边军团。兑宝钞本身是为了表忠心。

    “忠心”二字,不要说一百文,就是万万文,对沐家来说,也是值得的。

    然而李家又是为了什么?李家又不是驻边军?

    “难道李世伯也要分封了?”沐春笑了笑,旋即有些好奇地问道。

    李文忠是皇上的亲外甥。说不定真的会封。

    “分封?没有。我们是为了修行。”李景隆实话实说。

    “你们还在跟十三皇子一起修行?”沐春惊讶地瞪大双眼。

    先入为主的沐春,一早认定十三皇子别有打算。

    至于朱桂的基因优化液,目前服用有效者,只有李家姐弟、太子、马皇后、郭惠妃。

    李家姐弟本就年轻,皮肤白一点儿,很正常。马皇后与郭惠妃,是后宫,以前还有个刘基自由出入。现在没了。

    而且皇帝的女人变漂亮,哪儿有其他人嚼舌根的份,不要命了?

    太子是大事。但正因为是大事,太子一系的属官才在不断降低朱桂的作用。

    朱桂讨老皇帝的喜,“无法无天”也就算了。他们一点儿也不希望朱标登基后,朱桂也满大街的揍他们。读书人的体面还要不要了?

    甚至他们原想发动的工匠闹事,也只能先停下来。

    朱元璋很顾惜民力。这也是他们对抗皇权的杀手锏。只不过现在皇帝最疼的儿子救了皇帝最看重的儿子。

    这杀手锏这有没有用?

    恐怕是没用的了。

    所以,他们一边叫停,一边满大街的散播古往今来的献药救驾之功。同时还有卧冰求鳃之类的故事。

    先不说人卧冰,能不能化冰。想化冰,为什么不用火烤之类的问题。

    但是他们宣传是忠孝,这没有任何的问题,是政治极为正确的。

    千百年来,他们一直在这么宣传。只不过这几天更集中罢了。

    而且由于有着加塞,什么冬天的鲤鱼治病,什么冬天的青蛙治病,甚至冬天的蛐蛐也可以治病……

    在这样不断的轰炸下,很快便减淡了朱桂的作用。

    在他们的潜移默化下,不少人都知道一件事:太子病了,十三皇子献药,太子好了。

    至于女子疯狂……呵呵,她们说的更多的还是美。在古代,爱美的男人不能说没有,但是不包括沐春。他一点儿也没有擦胭脂涂粉的爱好。

    “当然了。沐大哥,我跟你说,老师是有真才实学的,可不是骗子……”李景隆一脸认真地说道。

    “是吗?”沐春撇撇嘴,如果是别的什么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