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写进史书。”老赵这才醒过神,赶紧道歉,还赏给他一大堆金银布帛进行安慰。
赵匡胤是宋代第一牛人,丰功伟绩梁冀十八辈子加在一起也赶不上。但人家是个聪明人,懂得什么是民意,什么是历史,于是老赵修成了“唐宗宋祖”,梁冀成了“跋扈将军”。
对刘志来说,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必须伴着这个长相丑陋、说话粗俗又心狠手毒的人,这个人曾经只因一句话就杀了他的前任。在这个人面前,对方是大象,他只是只小蚂蚁,要弄死他甚至不用抬起脚来踩下去,只需要吹口气他就找不着了。
和平元年(150年)初,梁太后因病去逝,这一年刘志十八岁,按理说到了可以亲政的年龄,但梁冀似乎没有这个安排。长妹不在了,梁冀也不着急,因为小妹还是帝宫的女主人。
又过了九年,这个梁皇后也死了,这一下梁冀慌了神,因为一个重大问题摆在了面前:谁来填补后宫女主人留下来的空位?
这个时候皇帝已经二十七八岁,皇帝的身边如果没有了梁家的姑娘,理论上说他这个外戚已经成了“原外戚”或“前外戚”。
梁冀和他老婆孙寿找来找去,最后看中了孙寿舅舅家的女儿,名字叫邓猛。孙寿的舅舅叫梁纪,虽然姓梁,却不是梁冀的同族。梁纪娶了个老婆,史书上说名字叫宣,但不知道是姓还是名,她嫁给梁纪的时候已是二婚,她的前夫叫邓香,早年死了,有两个女儿,长女嫁给了议郎邴尊,次女就是邓猛。
这个邓猛长得很漂亮,梁冀夫妇悄悄把邓猛接到家里,秘密改姓为梁,邓猛就成了梁猛,变身为梁冀的另一个妹妹。这时候邓猛的母亲还健在,她的家住在洛阳城里一个叫延熹里的地方。梁猛被送到宫里,立即引起了刘志的强烈好感,很快便如胶似膝,离不开了。
梁冀、孙寿暗出了口气,危机总算化解了!接下来,就等着梁猛被封皇后,梁冀继续他的外戚生涯,在梁家的族谱上,可以在皇后榜里添上第四个名字了。
可惜,有一个小人物不想让他们的美梦继续做下来,他们的恶梦就要开始了。
要坏梁家好事的人就是那个叫邴尊的议郎,是梁猛的姐夫。作为梁猛货真价实的娘家人,看到梁冀自作主张给自家人改了姓,惹得邴议郎很不痛快。
邴议郎到梁猛的母亲、自己的岳母那里一顿劝说,岳母也表示反对女儿改姓。这件事让梁冀知道了,派了个刺客,就把邴议郎给做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曹家的靠山倒了(3)
梁猛的母亲见女婿遭遇不测,吓得够伧,呆在延熹里自己家里不敢出门。
这天夜里,月黑风高,一个人影窜上梁猛母亲家邻居的屋顶,这个人的目标显然是冲着梁猛母亲而来,但却惊扰了邻居。史书说这位邻居叫袁赦,他发觉后立即擂鼓呐喊,刺客被吓跑,梁猛的母亲吓得半死,不知道该怎么办。
袁赦说:要不然我给你找个地方先躲躲吧,那里最安全。
袁赦领梁猛母亲去的地方果然很安全,因为那里是皇宫。原来,袁赦是个宦官,在他的安排下,梁猛的母亲不仅顺利进了宫,而且当天晚上便见到了她的另外一个女婿:当今天子刘志。
刘志让人秘密把梁猛找来,母女见面抱头痛哭,一番诉说,刘志全明白了。
刘志怒不可扼,他已经无法再忍受,决定向梁冀集团发起挑战。后宫里到处都是梁家的人,身边只有一个叫唐衡的宦官,平时看着还比较可靠。
刘志找来唐衡,问他没有可靠的帮手。唐衡告诉他,中常侍单超、徐璜,黄门令具瑗,小黄门史左悺,平时都痛恨梁家人放肆蛮横,只是敢怒不敢言。
刘志让唐衡把这几个人叫到厕所里,召开秘密会议。皇宫里的厕所十分豪华、宽敞,不仅是方便的地方,而且有个最大的好处是隐秘,大家可以一块装着来方便,不容易引起外人的注意。
刘志对这五个宦官说:“梁氏一家专横霸权,三公九卿以下都听他们指使,我打算诛掉他们,你们几位意下如何?”
如果眼前这五个人里有一个是梁家安插的卧底,刘志恐怕就活不到明天了。幸运的是,这五个兄弟平时早就对梁家人看不顺眼了,对梁家安插在宫里的那些同僚更是心中不愤,总想取而代之。现在机会来了,跟着皇上干,就当赌一把了!
于是大家纷纷表态愿意跟着陛下干。想到事情一旦成功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一时间更是情绪激昂。刘志觉得这个时候最好搞点什么仪式才显得悲壮,他一把扯过中常侍单超的胳膊,在上面咬了一口。因为不是自己的胳膊,这一口咬得就比较果断,血一下子流了出来。
刘志带头用手指沾了点儿血,其他几个人也都跟着学了。六个人竖起滴着血的手指,在厕所里阴暗的灯光下,用低沉的声音来了个歃血盟誓。
单超兄弟的血没有白流,几天后,他们几个都将成为万户侯,因为在这次事件中他比别人多出了一口血,胜利后其他人得到的食邑都是一万户,而他得到了两万户。
八月十日晚上,由具瑗带队,对宫中亲梁冀的宦官进行了秘密抓捕。之后,刘志亲自来到设在宫中的朝廷秘书处(尚书台),召集朝廷秘书长(尚书令)尹勋以下所有人员,正式宣布实施政变计划。
尚书令尹勋立即表态忠于皇上。单超他们弄来一批武器,把尚书台的笔杆子们临时武装起来,他们的职责是保护天子的符节、印信,因为下面所有的命令都将从这里发出。
刘志签发的第一道诏令是撤消梁冀的一切职务,改封比景乡侯。诏令得到了光禄勋袁盱、司隶校尉张彪等人的支持,当天夜里即召集虎贡、羽林等武士一千多人包围了大将军府。由于事发突然,驻扎在洛阳城几十里外北军各营还没有得到消息,梁冀的嫡系大都在这里。
眼看家里被层层包围,梁冀知道末日到了。北军虽然强大,但是在他们到来之前自己的人头肯定已经落地。比景乡是个什么鬼地方他根本没去想一下,他知道二十多年来自己作恶多端,即使天子本人肯放过他,在这个世界上他也断然没有活的可能了。
大将军梁冀和老婆孙寿于是双双自杀。
梁冀的人头传到北军各营外,五营的将士知道天下已变,就把在此统兵的梁让、梁忠、梁戟等梁家人抓起来送交司隶校尉处。桓帝下诏,梁氏、孙氏五服以内的男人,无论长幼一律斩杀,尸体扔到市场外示众。
被杀的人中,担任朝廷高官的不在少数,品秩在二千石以上的就多达数十人。至此,政变计划大获全胜,貌似强大的梁氏帝国一天之内便土崩瓦解。
对于洛阳城的百姓和百官来讲,这件事实在有点太突然,以至于都感到不太适应。据《后汉书》记载:“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来回传令的人跑来奔去(使者交驰),朝中的公卿们不知道怎么回事,该如何办,从官府到市井到处人声鼎沸,好几天才稳定下来。之后,百姓无不称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在清算中侥幸漏网(1)
现在,桓帝刘志坐在北宫的德阳殿里,这是宫里最雄伟的建筑,建在一片高台之上,站在门口,可以俯视整个南城,也可以远眺洛水。没有梁太后,没有梁大将军,作为这次成功政变的总指挥,刘志没有理由对自己的能力不充满信心。
梁冀专权太久,朝廷内外已面目全非,桓帝下诏,对三公九卿及以下各级官员进行清理,查一查这些人跟梁家都是什么关系,并且欢迎互相检举揭发。
一查下来,发现朝中已经没有多少人是清白的了。桓帝下诏,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阿附梁冀,没有尽到保护天子的职责(不卫宫),本应判处死刑,现作减刑处理,将其免为庶人。
与此相关的其他人,也都分别予以降职、撤职、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短短几天,因梁冀事件受到诛连失去官位的多达三百多人。史称“朝廷为空”。
清查发现,九卿之中除了事变中立下大功的光禄勋袁盱,就要数黄琼最为清正、有名望,不与梁氏结党。桓帝下诏,擢升黄琼为太尉,在不设大将军的情况下,黄琼成为百官之首。
在黄琼等人的主持下,大量引进人才,弥补官员骤然减员带来的政府运行困难,朝廷总算慢慢步入正轨。对此次政变中立功最大的唐衡等人,桓帝开出了重赏,这五个人一天之中全部封为县侯,各食邑一万户,单超增加一万户。这五个宦官,即后世所称的“五侯”。
在即此次事变两年前,全国刚搞过一次人口普查,当时人口总数是五千六百多万,户数不到一千一百万。六万户已超过了全国总户数的千分之五,被桓帝一天之内派发出去,实在是大手笔。
接下来是清查处理梁冀的财产。梁家的金银珍宝、房地产和一切值钱的东西在洛阳令袁腾的主持下先登记造册,然后进行拍卖。最后清理的结果,梁冀一家贪污受贿的不法所得共有三十亿钱。
据后汉的《食货志》记载,桓帝时一石米大约是五十钱,汉代的一石约是现在的六十斤,按照平价理论,汉代的一钱比现在一块钱要值钱些,约等于现在的两块钱左右。三十亿钱约等于现在的六十亿元,在当时可以买六千万石大米。
如果按照购买力计算,梁冀一案的涉案金额,仅少于清朝嘉庆皇帝办的和坤案,和坤案涉案金额折算成白银共一亿两,在当时可以买六千六百万石大米。
在这次大清算中,也有漏网之鱼:曹家。
曹腾是梁氏兄妹曾经的坚定支持者,是他们在宦官队伍中的代言人,但他却没有出现在被清查的名单中,原因是曹腾不久前刚刚去逝了。鉴于他拥有费亭侯这样的爵位,故在官方发布的讣告中称他为驾崩。
九年前梁太后因病去逝,昼夜忙碌的长乐宫一下子冷清了下来。长乐宫里的宦官们都开始为自己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