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的博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潘石屹的博客- 第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棵树的两个枝一样,叶子互撞的可能性,比与别的树互撞的可能性要大。
  团结是我们公司最重要的事,以前公司的其他部门也时有发生不团结、不协调的事,为此公司还专门决定给大家进行了美德教育,进行“磋商”培训,加强同事之间的团结。这次“撞单”,是“磋商”培训后发生的第一起,我担心大家能不能处理好,就让苏鑫去处理,我说,我就不出面了。但苏鑫一再希望我出面,说马锦的这位客户已经等了一天了,为了能签下这套房子,中午与销售人员一起吃的盒饭。我去山里忘了带刮胡刀,三天没有刮胡刀,穿着一件穿了近十年的破棉袄,还挺怕担心影响公司形象,但也只好这样去见客户了。
  苏鑫把我和客户的见面地点约在朝外SOHO,只有几位当事人——两位总监和两位副总监参加。我赶到后,每个人平静地给我讲完了事情的经过。原来马锦的客户一早来到现场,其实刚刚决定买下这两个楼层不到12小时,一听说也有其他客户要买,当场刷卡600万,交了10%首付,并一直守在现场等待公司裁决。而温锋的客户人在香港,不能马上签约,要明天才能赶回来。公司在销售中有过规定,签约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交10%首付,二是客户要到现场签约。当时现场虽然非常平静,但我完全能感觉到气氛的紧张,我问苏鑫的意见,苏鑫说,这一单应该让马锦的客户签。我说,同意苏鑫的意见。
  事情告一段落了。但是该如何安抚没有签到房子,明天又要从香港赶来的客户呢?温锋建议我与客户见面解释。我说,行,明天中午12:00在东方广场的“长安一号”餐厅,我请客户吃饭。大家情绪都很平静,并没有发生我担心的剑拔弩张的场面——这毕竟是一单6000万元的大单啊。我想,这可能与公司最近组织的美德教育“磋商”培训有关,不然一个销售员面对马上属于自己的几十万元佣金被撞飞了,情绪能这样平静吗?
  评论///
  马锦
  /// 2005/11/29 /// 12:23:58
  我在SOHO快10年了,这种撞单事早就见怪不怪了,篮球项目有个词叫“合理冲撞”,要想撞飞别人的单也是一门高超的技术啊!
  真实的温锋
  /// 2005/11/29 /// 14:06:24
  平静,还源自于对幸福感的追求。不想做一个仅想着挣钱,而内心非常扭曲和痛苦的人。希望生活是美好的,物质丰富的同时,还拥有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有精神家园的人,是幸福的。
  马锦
  /// 2005/11/30 /// 08:38:41
  最新消息,昨天潘总已经把我们公司自留的两层写字楼特批给温锋总监,总价6080万,明天签约。温锋心里已经彻底平衡了。希望有关这个撞单事件的讨论就此打住,感谢大家对我们的理解和关注。
   。。

做水一样的企业
  //blog。sina。/u/4679dbbf010000wk
  今天,无论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企业,它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创造力。个人创造力会得到社会认可,企业的创造力更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只是这样的认可方式更直接,不仅仅是赞赏、掌声的肯定,是客户用掏出自己的钱来购买有创造力公司的产品,用支票、现金为企业的创造力投票。
  束缚创造力的是什么东西?是我们头脑中条条框框的东西,是过时的理论、宗教、标准、习惯和知识。它们会像绳索一样捆住了人的创造力。没有力量和勇气去冲破这样束缚的人就会变得平庸,没有活力。企业也一样,失去活力就会僵死,就会被市场淘汰。
  当一个设计师在设计时,他如果首先想到的是规范,业主的脸色,他是设计不出来好作品的,因为他没有在一个创作的状态。
  一个人讲话时,如果总是想着别人怎么评价他,有没有人听了讲话后会骂他。他是讲不出有思想的话的,一定是空洞的、言之无物的套话、空话。
  一个企业总是不敢往前迈一步,老是跟在别的企业屁股后面跑,一定会落到打价格战的低层次去竞争。最终也会被淘汰掉。
  创造需要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清空、放松、天马行空的状态。有人反复强调周围环境,其实环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战胜自己,自身最重要。
  工业文明的基石是专业化、分工、规范、标准,这些都曾为社会进步出过力,起过推动的作用。但在今天信息时代这些都过时了,成为创造力的阻碍。在今天工业文明处处污染的天空,有一股清风就是“禅”,它反对任何形式,提倡自然、实证,也是现代人寻找到的医治工业病的良药。但当“禅”被成为时尚标签,房子装修的风格,茶馆、餐馆、卡拉OK都用来做推广标牌时,当人们把商人分为红顶商人、儒商、禅商时,禅也成为一种空洞的符号,一种失去灵魂的空壳,不是启迪人的创造力,而是成为创造力的敌人。
  形而上的思想要打破禁锢,形而下的产品也要打破工业化的条条框框。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打破照相机、电话、电脑、游戏机的行业限制,就不可能有今天集电脑、照相机、电话、游戏机于一身的手机。
  假如我们不能打破卫星、电视、有线电话、光纤的行业限制,我们将会付出更多成本和时间去重复投入。
  几年来,在房地产界,我写了不少东西,说了不少话,有许多成了没用的话,甚至废话,错话。惟有“SOHO”这种强调建筑功能融合的产品没有错,经过了同行铺天盖地的批判,今天再想一想,还没有错。SOHO给我们带来了可观利润,给客户带来了很高的租金回报,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极大方便和效率。SOHO就是打破了一些旧东西。今天,我看到很多SOHO。尽管有些开发商不叫这个名字,但精神是相通的,SOHO越来越有活力和生命力了。
  人如果端着架子自己就不会舒服,别人看着也不舒服。企业端着架子照样不舒服。《大腕》中英达办的公司就是端着架子的典型,见广告客户,有必要摆出一副和国家元首见面的派头吗?人和企业的风格,不光表现在他的外表和做派上,同时也表现在他们的作品、管理和经营理念上。
  一个好企业,不应该是固态的,应该是液态的。无论市场是什么形状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可以像水流进杯子、流进茶壶一样,将它充满,对杯子和茶壶又没有任何伤害和改变。
  一个不好企业,总是在埋怨,埋怨客户素质低,埋怨市场环境不好,有点像便秘的人埋怨地球吸引力一样。这样企业是很难活下去的。
  有些国外建筑师到中国,总是埋怨中国建筑工人的素质不高,中国建筑工人100%是农民,这就是现实。日本有位叫隈研吾的建筑师,没有听到他一声的埋怨,从设计上把房子全用竹子包起来,看不出活干得细不细。他的建筑建设的速度最快,是我们最早邀请美国和欧洲建筑评论家来参观的房子。用中国农民双手建造的房子也获得国际大奖——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奖。
  越是端着架子的企业的组织机构图越复杂,层次越多。这样的公司效率就很低,扯皮的事情也随着金字塔的层数呈几何级数增加。这样的公司是为社会创造不出价值的,所有创造力和价值,将被这座复杂机器耗尽。
  人总是喜欢在大自然面前逞能,我们这些盖房子的开发商尤其如此,喜欢把房子盖得越高越好,最终大自然一定会让这些房子都塌下来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只是人自己拆除还是自然倒塌而已。就像船总要沉入海底,人总要死一样。大自然会让铁生锈,我们就刷油、刷漆,甚至做成不锈钢。大自然会让木头腐朽,我们就不断给它各种保护,与大自然抗衡,和大自然叫劲。人们甚至改变动物和植物的基因,伤害大自然的神经。最终大自然总是给予等量的惩罚,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韩国有位喜欢老子的建筑师叫承孝相,给我们设计了一个俱乐部,外墙用熟铁,让铁不断生锈,变化不同颜色,也是一种美,一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对抗的美。
  评论///
  冷人
  /// 2005/12/23 /// 09:28:26
  中国的商业环境的确有些扭曲,也只好夹缝中求生存,比如钻政策空子。中国的企业很少能有做到规范化经营的,大多产权不清,没准以前是挂靠哪个国企的,将来会产生巨大的麻烦,这不是好现象。
  在中国纯粹的民营企业很难做,没有官方背景做什么事情都靠自己,跑不完的衙门口啊,作不完的揖,办事很难。国有企业改革能做到社会上所有企业能够一视同仁,那就是很理想了,不然会有无数的内幕交易和腐败产生。也就是公平,公正原则,而这是需要理论支撑的,不那么容易。
  

SOHO之后是什么?
  //blog。sina。/u/4679dbbf010000hi
  去年春天,“联想”集团刚刚成功的收购了IBM的PC部分,杨元庆与吴一兵两家都要搬到纽约去住了。他们两家在纽约找房子的时候,我们一家也正好在纽约。一天晚上,吴一兵夫妇请我和张欣一起在SOHO区吃晚饭。我们到达约定地点SOHO区的时间还早,张欣说到“苹果电脑”商店去看一看。我们进了这个商店后,发现这间“苹果电脑”商店面积很大,以前一定是一家工厂。商店一共有两层,在一层的右边有一收银处,很多人在排队,收银员也很多,看上去生意很热闹。一层除了收银一角外,其他全部是展示和体验的区域部分,“苹果”的各种产品都有,人们可以任意操作、体验。通过宽阔的扶梯走到二层,正面是一个开放式教室,很现代化,有人在利用投影讲解,坐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