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猎清- 第29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慈禧询问,朝廷新军需训练多久,才可堪与东北军一战。袁世凯给出的时间是三年之内,只要新军装备了洋枪洋炮,并按洋人陆军方式训练,一定能与东北军一战。

    三年时间,对于朝廷而言还能等。那怕在慈禧看来,就算北洋新军无法战胜东北军,至少也能阻挡东北军南下。为此,对北洋新军的组建,慈禧也可谓倍回关注。

    做为清廷的实际掌控者,慈禧深知刘兴华不会真的这么老实待在东北。有东北军这个威胁在,清廷根本没法真正的放下心来。

    为了给清廷争取更多的时间,慈禧最终想到了美人计。据她知道的情况,目前刘兴华膝下无子嗣。有个夫人,似乎也只是个猎户之女。

    想到这里,慈禧将她最喜欢的女官招进宫面授机宜。虽然没明着说,让其前往东北,想办法接近刘兴华。如果不能杀掉对方,也要让对方尽可能归顺于朝廷。

    得到慈禧授意的裕德龄,明白这次她根本没法拒绝。身为八旗女子,她的出身并不是太高贵。能得到慈禧的宠爱,更多也是她精通西洋文化。

    回到家中的裕德龄,将此事告示奉旨回国养病的裕庚。得知慈禧的指示,裕庚也很无奈的道:“德龄,此事只怕没转旋之地,你若不去,太后怕是会将你另许他人。”

    出身这种官宦之家,裕德龄其实早就明白,回国她就难逃这种命运。可承受西方文化多年,裕德龄对于这种赐婚或父母之言,根本就不怎么认可。

    其实随着东三省正式收复,东北军对于朝廷派来的人,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太过阻拦。只要他们进入防区,按照东北军的规矩来,刘兴华也不理会他们。

    当裕德龄跟其二哥裕勋龄,在不少所谓大内护卫的保护下,略显担心的进入东三省东北军的防区。看到他们的到来,负责边境守护的东北军并没显得太多意外。

    将他们一行人,被守卫的东北军,带到一个入境登记处。负责登记的办事员,很认真的道:“请你们说出你的真实来历,以便于我们做登记,这关系到你们在我们防区的安全。

    如果你们隐瞒真实身份,被我们调查出来的话,轻则被立刻驱逐出我们的防区,严重的话你们将被做为细作处理。所以,你们必须慎重交待各自来历。

    还有,看这几位应该是护卫,那么你们两个应该有的身份。不管你们是公主还是贝勒,到了这里就必须遵守东北军的规矩,也不许在我们防区摆你们所谓的贵族架子。

    要是在这里,你们敢随意欺负百姓的话,就算没有城防军把你们抓进来,各村民兵也会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但只要你们遵守规矩,我们城防军会保证你们的安全。

    对了,你们这次进我们防区,是过来看看还是做什么呢?目前针对你们这类人,我们最长只发放三月的临时通行证。你们需要办理多久的?”

    听到这位工作人员的话,裕德龄直接道:“那就办理三个月的吧!”

    这话一出,工作人员很直接的道:“所有人都办理三个月的吗?我必须事先告诉你们,这种临时通行证,你们办理的话,需要交给九十两纹银当成参观费。”

    九十两纹银?三个月算下来,差不多一天一两,这价格对普通人而言自然不低。可对这些人而言,却也不怎么放眼里!(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三章 太天真的女官
    当裕德龄进入东北之后,她们一行人便发现,此刻的东北真的变化太大。最关键的,这里的道路情况,比她们想象中好了太多。

    一般通往各城的道路上,不时能看到有马车经过。那种大型的马车,上面竟然标注着从那里直达那里的标示。只要交纳一定费用,他们就能省去步行,乘座马车前往。

    看着他们这一行,每个人脑后都绑条辫子,不少同车的商人跟百姓,也觉得他们很奇怪。只是有了办理的通行证,马车上的人也不会过多追问他们的来历。

    伴随东三省不再拒绝朝廷,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些只想来看看的人。这些在东北百姓看来,人多钱傻的王公贵族或子弟,百姓都乐观其成。

    用刘兴华的话,他这算提前开通东北观光之旅。只要这些人带足银子,也能给地方创收,刘兴华自然乐观其成。毕竟,这些人来东北吃喝,都是要付银子的啊!

    清楚东北军最繁华的治所在哈城,裕德龄一行也算马不停蹄,只在奉天城停留了两天。看到这里,几乎看不出有朝廷管制的影子在,他们都觉得心情复杂。

    看着热闹的奉天夜市,裕德龄甚至怀疑,这里是不是京城夜市。那人来人往的景象,让陪她出来的裕勋龄也觉得惊叹,有种流连忘返的滋味。

    离开奉天抵达长春火车站,看着同样热闹的旅客站台,在国外待过的裕德龄若非看到等待检票上车的,都是一群黄皮肤的人,也会觉得这里到了国外。

    等到一行人上了火车之后。看到她们购买的车厢干净整洁,火车上甚至还有不少穿着制服的女税乘务员跟腰挎短枪的持枪警卫来回巡视。

    在火车上,也有专门出售水果跟食物的工作人员,这种看上去非常正规的运营模式,让裕德龄也明白。这里的生活条件。只怕比皇城百姓都要好上不少。

    当火车行驶在长春的铁路之上,不时看到窗外那些劳作的百姓,还有正在修路的工人。每停靠一个站台,都能看到大批小贩在站台叫卖东西。

    这种热闹的场景,让把着有些抵抗情绪的裕德龄,突然对刘兴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出身草莽。却能从沙俄手中将东三省收复的人,必然是个盖世的英雄。

    而从裕德龄了解到的情况,这个刘汉青实际年龄却不大。这一路,她已经听过不少百姓,谈论有关他的事迹甚至于传说。

    ‘二哥。你说这个刘汉青,到底是个什么人?我们这次,有机会接到他吗?’

    面对裕德龄的询问,裕勋龄却苦笑道:“这事,我怎么知道呢?不过,来之前父亲给了我一封亲笔信,等到了哈城,他让我将信转交给凤翔。

    当年父亲在朝中为官之中。跟凤翔也有过一面之缘。而据我所知,目前凤翔在东北军官拜中将参谋长一职。有他代为引荐,或许能见到这个刘汉青吧!

    不过。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只怕瞒不过那个刘汉青。此人乃枭雄,只怕大妹也未必能让他动心。况且,此人已有妻室,也可谓青梅竹马,只怕太后之策很难凑效啊!”

    ‘不管了。既然这次来了这里,我便好好看看。相比在京城压抑的气氛。这里的生活则显得充满朝气蓬勃。反正太后也没明说,让我要怎样做。

    只要东北军不抗拒我待在东北。我以后就打算,在这里打个地方住下来。以其回到京里提心吊胆过日子,还不如待在这里,想办法把你们也接到这里来。

    这些天,想必二哥也看到,这里的百姓脸上比京城其它地方的百姓,明显过的富足。他们的脸上,也根本没那种自卑之色。那怕百姓洋人,他们也显得很自信。

    这才是一个国家国民,真正应该拥有的自信姿态。二哥,如果我在东北待下来,我会想办法把你们接出来。这朝廷之事,我们还是敬而远之吧!’

    对于裕德龄的话,身为二哥的裕勋龄却苦笑道:“你觉得,躲在这里就能逃过太后她老人家的监控吗?我们一家,是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这种命运。

    何况,你来了东北,太后对容龄更加宠爱,好几次甚至让她留宫就寝。你觉得,以你一己之力,能把我们一家都拿来这里吗?这想法,你还是趁早打消为好。

    其实只要你在这里一切都好,我想太后不会过于苛待我们。更何况,太后应该知道,父亲跟凤翔叔有交情,想必也不会做的太过份。

    如果你真不想回京,到时见到凤翔叔不如直言,以他目前的身份,安置你应该不是问题。至于太后命你之事,我跟父亲的意思,还是你自己拿主意就好。”

    今年才十八岁的裕德龄,尽管美丽聪慧。可裕勋龄觉得,在一些事情上,她还显得太过单纯。如果真能放下一切,选择避世般隐居,他们也用不上回朝廷了。

    说到底,朝廷存在一天,他们一家就要受朝廷的限制一天。尤其裕德龄还接了个这样的任务,慈禧更加不会轻易让她逃脱掌控之中。他们一家,享受优待之余只怕也会受限。

    至少裕勋龄敢肯定,等到裕德龄成功留在东北之后,他们一家只怕想出皇城都不行。除非裕德龄能完成任务,让刘兴华打消南下的念头,或者接受朝廷的异姓王封赏。

    可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东北军目前的形势,南下只是早晚的事情。一个异姓王,是清廷能给出最大的封赏,却也要看刘兴华有没有兴趣啊!

    现如今整个东北,刘兴华跟东北王有什么区别呢?好好的东北王不做,凭什么要接受朝廷的封赏,当一个受朝廷牵制的异姓王呢?

    经过一路长途跋涉,裕德龄一行终于抵达了哈城火车站。刚一出火车站,便看到几个军装打扮模样的人,很快上前道:“两位可是裕庚大人的公子跟千金?”

    ‘我是,不知你们是?’

    ‘奉参谋长之令,前来接两位。还请两位跟我们来,参谋长已经在宅府等待两位多时了。参谋长有军务在身不便亲来,让我等前来接两位过府一叙。’

    对于这些军人的话,裕德龄很不解般道:“凤翔叔,如何知道我等今夜抵达哈城呢?”

    面对裕德龄的不解,前来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