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局更为加深。中央因此已经将其逮捕,并判了韩复榘死刑。相比之下,我们川军从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老家赶到山东,阻住了日军南下的前进道路,谁优谁劣大家自然清楚,川军依然是最棒的!”
“我们川军能够为抗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们川军的骄傲,也是我们川军统帅刘湘努力的结果。甫公深明大义,不顾病体带兵亲征,为抗战呕心沥血,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为国家的复苏而奋斗。为抗战大业献身,为国家殉职,是甫公历来已久的夙愿,甫公是我们川军自大的光荣所在。我们的后人在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会知道,是甫公结束了四川长达二十年的内战,是他在国难当头时率先挺身而出,以身作则,将川军战士送往抗战前线,并号召全国人民一致抗日!”
邓锡侯的眼睛此刻变得有些湿润,继续说道:“今天,我是来替甫公和大家告别的,很抱歉他不能和大家一起继续战斗了。他之所以不能,是因为,深受我们爱戴的甫公,因过度操劳而病重,由于抢救无效,已经于1月20日在武汉万国医院逝世。甫公曾给川军留下遗嘱,请大家抑制住自己的悲伤,和我一起诵读。”
紧接着,邓锡侯取出刘湘所立遗嘱的副件,大声开始朗读:“余此次奉命出师抗日,志在躬赴前敌,为民族正生存,为四川争光荣,以尽军人之天职。不意宿病复发,未竟所愿。今后维希我国全国军民,在中央政府领导之下,继续抗战到底。尤希望我川中袍泽,一本此志,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以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以求达沃中华民族独立自由之目的……”
川军战士们一片悲恸,跟着军长念完了这些令人心情沉重的话语。刘世英感到一阵空虚,如同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生命一样。他与父亲往日的不和,他对父亲所作所为的不满,他对父亲的刻意疏远,此刻都已经烟消云散,化为了往事。泪水夺眶而出,刘世英感到自己失去的不是一个亲人,而是整个世界。所有的过错都可以被原谅,所有的黑暗都可以被照亮,所有的仇恨都可以被忘记。我们不能生活在过去,我们也不能只是生活在现在,我们要在现在的时光中努力添加未来的成分。我们最不需要的是相互欺骗,我们最需要的是相互信任。
邓锡侯停了停,继续讲道:“现在,华北日军开始从青岛方向向山东半岛大举增兵,企图破坏我津浦路南北防线,从东路包围徐州。一场恶战即将来临,我们一定要继承甫公的夙愿,像甫公一样,时刻准备为民族抗战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的敌人确实很强大,但是我们并不孤单,我们拥有世界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援助,小日本能够猖狂一时,但不能猖狂一世。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战斗继续下去,将小日本占领中国的美梦,变成自己被赶回老家的噩梦。我们川军战士所要做的,就是始终冲在战斗的第一线,敌军一日不退,川军一日不返!”
“敌军一日不退,川军一日不返!敌军一日不退,川军一日不返……”川军战士们接连回应着,滚烫的血液不断向外贲张,杀敌的呼声愈见高涨。刘世英此刻已经冷静下来,他不想因过去的悲伤蒙蔽了自己的意识,更不能因一时的愤怒冲昏了自己的理智。他站在人群中不停地思考,各种思绪不断在脑海中闪现,如果一件事物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所有去捍卫,那么挺身而出将是最好的选择。
作者题外话:在第十七章中,川军使命已定,刘世英和好友与师长比拼大刀。相对于第五章中的徒手搏斗,第九章中的耍棍弄棒,舞刀显然对观众更有吸引力,当然以后舞刀的机会还多的是。杰伦能够在这一些列的搏斗中狠狠过把武术瘾,不必在《黄金甲》中和自己老子互相残杀,不必在《头文字D》中不情愿地卖豆腐,不必像在《大灌篮》中那样,还得借着打篮球的机会才能卖弄一下武功,不必在《霍元甲》中只能以创作歌曲的方式参与,更不必在《叶问》中被淘汰出局。对此杰伦在《大灌篮》的电影主题曲中早有耳闻,我在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我想要说的是,在这里杰伦完全是实实在在的主角,他的武术情结将会在这部小说,这部电影中得到最充分的展现,达到一个历史顶峰。 。。
第十八章
日军的进攻开始了。
日本华北方面军在总司令寺内寿一的指挥下,决定由板垣师团进攻临沂,从东北台儿庄方向南下徐州;由矶谷师团濑谷旅团从济宁方向往西进攻,从西北面包抄徐州后路,由矶谷师团主力沿津浦路南下,从正北面进攻徐州。
1938年3月5日,日军板垣师团率先进攻临沂,李宗仁从蒋介石那里要来了庞炳勋军团的张自忠第59军,并将其调往该地区迎敌。紧接着,濑谷旅团开始进攻位于滕县西面的汤恩伯兵团,矶谷师团则趁机进攻滕县正北面的川军北沙河一线阵地。不久,板垣师团和濑谷旅团进攻受挫,于是将进攻重心放在滕县正北面,协同中路友军侵犯川军阵地。川军22集团军各师部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保卫战。
川军第41军122师作为总预备队,坐镇滕县附近地区;122师师长王铭章为二线阵地滕县城防总指挥,协同其他各部川军共同作战。日军进攻开始后,王铭章便根据敌情,积极从滕县城内及后方调遣部队增援前线部队。刘世英与王名扬不甘寂寞,纷纷请求师长王铭章允许其上前线杀敌,得到了王铭章的许可。
3月13日,刘世英与王名扬率领两个连增援北沙河阵地,并从战友处了解了敌我双方的情况。两人得知日军集中了几架战斗机,数十门重炮和坦克,士兵3千余人,已经对己方阵地发起了几次冲击。阵地守军人数与日军相当,由于缺少重武器,只能在敌军轰炸时在战壕中躲避,待日军步兵冲锋时再给予还击。如此这般守军已经打退了日军几次进攻,但己方损失也很大,战场暂时平静。
日军经过一番休整后,继续进攻北沙河阵地,仍然是先由战机轰炸扫射,大炮轰击,然后由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冲锋。日机首先从空中发动进攻,飞行员将飞机拉低,机枪手瞄准守军阵地人群密集处扫射,投弹手对准川军构建的工事投下炸弹。川军阵地一时间变得尘土飞扬,沙尘弥漫,充满了刺鼻的火药味。
刘世英招呼大家在日机进攻时低头躲避,待其飞过众人头顶时,刘世英与部分战友一起,集中手中新配备的几架轻机枪,对准日机一阵扫射。日机飞行员没有料到川军会发起反击,躲闪不及,6架飞机中顿时有两架日机冒着黑烟一头栽倒在地上。日机遭受打击后,不敢再低空飞行,投弹和扫射的命中率也大大降低,对守军不再构成什么威胁,只好在扔空机舱中的炸弹后停止了进攻。
日机的进攻刚一停止,没等大家回味一下刚才的小小胜利,日军的炮击就开始了。大家不得不都低头躲到战壕里,大部分人都将耳朵捂紧,或者在耳中塞入大团棉花,忍受着耳边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好在日军见大炮轰击的效果不大,为了节省弹药,很快停止了射击,但川军修建的防御工事也被炸得残缺不全。
没等大家来得及修复工事,日军的冲锋又开始了。几十名日军步兵躲在坦克后面,伴着一路的隆隆声朝川军阵地逼近。刘世英见状,连忙制作了几捆集束手榴弹,和王名扬和其他友军一起,利用战壕通道作掩护,包抄到日军冲锋部队的侧前方。大家沉住气,待日军坦克靠近身边时,立即将手榴弹塞进几辆坦克的履带之中。只听轰地几声剧烈的爆炸声响,吃了手榴弹的坦克被炸成了一堆废铁。
被炸毁的坦克后面的日军步兵失去了掩护,成为了战士们的活靶子。大家先是对准他们脚下扔出几只手榴弹,待其陷入混乱之时,端起手中的步枪和机枪一阵猛射。日军步兵中弹后纷纷躺下,没死的连忙一边开枪还击,一边纷纷后退。其他日军坦克见势不妙,连忙掉头逃跑。刘世英和战友们随即冲出,一部分继续射击日军步兵,一部分爬上日军坦克顶部,掀开顶盖,拉开手榴弹扔将下去,然后合上盖子用力压紧。坦克手一个个先后被炸死,没死的立即被补上一枪。
日军的冲锋被打退后,又故伎重演,再次架炮对着守军阵地猛轰,在判断守军大多被炸死后,仍令步兵继续冲锋。这时,刘世英和战友们便从掩体中冒出来,给来犯的日军大量杀伤,日军不得不再次撤退。就这样,守军打退了日军的几次冲锋,日军不敢再冒进,只是时不时地对守军进行几次骚扰性炮击。战场上暂时平静下来,双方都在抓紧时间休整,饱受日军优势炮火袭击的川军伤亡也很大。
双方相互对峙了一段时间,王名扬见对面阵地的日军半天没有动静,很是奇怪,对刘世英说道:“小日本好像停止进攻了,这是怎么回事?”
刘世英也观察了一番日军的动静,思考了一阵,说道:“穷则思变,日军见正面难以攻克,很可能会从侧面包抄我们的后路,我们必须加以警惕。”
王名扬点点头,两人将自己的判断报告给一线守军的总指挥,对方收到后立即派出侦察兵到阵地两侧观察敌情。过了一会儿,一名侦察兵回来报告说,阵地西北面发现敌军动向,约1000名日军正通过附近的小路包抄己方阵地。刘世英和王名扬听说后,主动请求带部前去截击日军抄袭部队。守军指挥官同意了,派出一支快速部队,令两人所部与其同行。两人得令后立即随部队出发。
截击部队出发后,很快到达位于阵地西北面的一处山沟。这时,先前派出的侦察兵骑马回来,报告说前方有日军活动痕迹,距离己方不到一小时路程,正快速朝这个方向赶来。刘世英听后,观察了一阵周围的地形,问传令兵道:“你知道除了这里,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