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的结局如何。
连那个总经理老头也没有离去,看他的样子似乎是很有耐心地在等待着这个故事的最后尾声。
所有的场面跟上午一样,法官们各就各位以后,庄严肃穆的气氛马上就形成了。
随着审判长的一声令下,被告方丽萍被带上了被告栏内。
对于眼下的这起案例,在场的许多人只知道一个大概,只是从上午的庭审中了解到一点案情的皮毛。
至于杜晴为什么要去丽萍房间杀她,或者说是用刀来恐吓她,其真正的细节过程和内幕,恐怕能够明白就里的人实在是屈指可数。
应该说,是人的天性——好奇心而让一些与此案件不相关的人继续旁听的主要原因。
丽萍刚刚在被告席上站稳,审判长又马上宣布把第二被告带上来。
听证席上不明真相的人一下子闹哄哄起来。怎么会又多出个被告来了?
这位第二被告被带上被告席以后,马倩一眼就认出了这个人是谁——他就是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在马倩所居住的小区里送信的邮差。
此人高高的个子,乌黑的头发一年四季都是剃的板刷头。应该说他的总体形象不错,虽说没有杜晴看上去那么英俊潇洒,但也具备了一定的男人特有的阳刚之气。
看见他以后,马倩立刻想起了那次曾经询问过他有没有美国的来信,遭到他几句冷言奚落的场景。。。
同时,她又记起了那天在华亭路服装市场和丽萍分手后,她回头看见的、在公共汽车站上等着丽萍的那个熟悉的身影肯定就是他。
只是当时没有刻意的去回忆,事情也就过去了。她这时才恍然大悟,真正明白了丽萍的所作所为原来是有这么一个得天独厚而又近水楼台的同盟军。
否则,丽萍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扣押住古志华寄来的每一封信?
可是,令她费解的是,自己跟这个人风马牛不相及,完全毫无相干,更无从说起是在哪里得罪过他。。。
“罗大庆!”古志华也讶异地叫了一声,“原来是他?丽萍在扣押我信件的过程中肯定是利用了他的工作便利!我在‘七重天’舞厅见过他,他看上去对丽萍很有好感,似乎很爱丽萍的样子,只是丽萍对他并不热情。”他轻声地在下面把这些话说给其他人听。
“这方丽萍可真是个魔女,她能让这么个大小伙子为她如此的卖命,难道他不明白自己这么做的后果?怪不得今天法庭上的人这么多,许多面孔都是陌生的,这其中一定有他的同事和亲朋好友。”
作者有话要说:
☆、对丽萍的起诉
杜晴此时也坐在听证席上。他已经完全想好了自己的何去何从;既然决定了离开上海,他的心里反而定了下来。那这开庭宣判的结果,还是应该在第一时间知道的。
当他听到审判长说带上第二被告罗大庆的时候,突然记起了那天夜里他在楼下向窗户扔石子时,丽萍曾经误认为他就是大庆!
看来,杜晴想到,这罗大庆和丽萍的关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了。
丽萍的父母互相对望了一眼,丽萍爸爸没说话,她妈妈却叹了口气道:“真是作孽哦!大庆这孩子。。。”
“请大家安静,不要大声喧哗,这是法庭!现在,本法庭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方丽萍和被告人罗大庆共同犯罪一案。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这位检察院的公诉人是个女性,戴上那象征着法律威严的大盖帽,也同样显得神圣不可侵犯。她的手上拿着一本文件夹,对着里面的内容开始宣读道:
“共同犯罪主犯、被告人方丽萍,女,二三十岁。。。由于自己心中所爱之人却爱上了别人,由嫉妒而转变成了仇恨,于是邪念顿起,以爱情为诱饵,唆使深爱着她的罗大庆,利用自己送信使者(邮差)的工作之便,私自扣押了被害人古志华从美国寄给被害人马倩的信件达二十七封之多!
“。。。被告人方丽萍为了达到让罗大庆死心塌地的为她扣押住从美国寄来的每一封信,她竟然假意的向罗大庆承诺,只要他把这些事情都做好了,事成之后,她就嫁给他……
“。。。甚至还向罗大庆扬言,能不能扣押住当事人的每一封信,其实是测试罗大庆对她爱得有多深的具体行动的考验。。。
“在此基础上,被告人方丽萍还亲手伪造并模仿了两位被害人的笔迹,写了两封都主动提出要坚决断绝关系的假信给被害人双方,促使被害人双方音讯中断,并将伪造的假信信以为真,感情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因此而造成了第三者的加入。。。并且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鉴于以上犯罪事实,根据我国刑法第M章第m条的规定,被告人方丽萍的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严重侵犯公民通讯自由罪、私拆他人信件罪、伪造他人信件罪。。。
“共同犯罪从犯、被告人罗大庆,男,二十四岁。。。这是一起典型的、盲目地为爱情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
“。。。被告人为了能够得到自己心中的那份爱,不惜以犯罪手段破坏和毁灭他人的爱情;他是扣押私人信件达二十七封之多的直接犯罪人,其性质特别恶劣,后果十分严重,在很大程度上给社会和公民带来了危害。。。
“。。。为了严肃我国的法纪,维护社会的安定,本公诉人提请法庭对被告人方丽萍,被告人罗大庆的犯罪事实从严惩处!”
公诉人的话刚刚结束,听证席里面就有了小小的骚动。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使审判长的“肃静”都没能起到立刻震慑的作用。
罗大庆的出场,使得不少人满足了好奇心的本能,也使法庭的整个氛围增添了些许色彩。
丽萍的父母眼下就坐在前排的位子上,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被告席上的宝贝女儿,脸上所呈现出来的表情又是焦急又是羞愧。
丽萍的妈妈是个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的女性,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让她和古志华的爸爸等一批科学家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倘若没有这动乱的十年,也许他(她)们早已有了世界性意义的科研成果。现在,想要补回那失去的宝贵的光阴,也只有加倍的努力和工作。
确实,丽萍妈妈的气质不凡,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难得的科研人才。她只知道拼命地工作,回到家里就像个住旅馆的旅客和吃饭馆的顾客。
可以这么说,在单位里,她是个值得称赞的科学工作者;但从对女儿丽萍的关心角度来说,她绝对不是个称职的母亲,至少不是个优秀的妻子。
好在丽萍的爸爸非常爱自己的妻子,只要是丽萍妈妈喜欢做的事,他从来不会反对。
但是现在,她恍然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她为此感到发自内心的歉疚和自责:一个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有家庭有女儿的女人,怎么可以对家庭尤其是对女儿的教育从来不放在心上?
即使工作做得再好,失去了家庭的安定,这人生能有什么意义?一旦家庭没有了应该具备的那种温暖与和谐,对于一位女性来说,幸福的指数能有多高?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庭审
丽萍的爸爸毕竟见多识广,又是一个男人,较之妻子近乎有点失态的神情要沉着得多。
他紧闭着嘴唇,绷紧着脸,很难判断出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他也许是感到自己的女儿真是太傻了,费尽了心计做的这些事,到头来还是自己吃苦头;
也许他现在有点后悔,当初对女儿太放纵了,以至于到了这步田地自己竟然还浑然不觉!
也许他会由此对古志华产生一种怨恨:你既然不想做我的女婿,为什么不早说?如果早点公开的话,事情也不至于弄到丽萍锒铛入狱!
但是,令他无论如何也未曾想到的是,女儿丽萍对古志华的感情饥渴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
“现在,请被害人陈述被害事实。”法官在继续走程序。
话音刚落,丽萍的父母马上把目光集中在古志华和马倩身上。
那目光里的成分也许很多,但让人一下就能解读出来的内容是,丽萍的父母带有非常明显的恳求帮忙的意向。
马倩看看古志华,轻声说:“你说吧,志华,用词尽量委婉些,我们也确实存在有对不住丽萍的方面。”
古志华慢慢的站了起来,他没有像公诉人那样照本宣读,其实也根本没有准备手稿。
“我要陈述的事情经过其实很简单,”他清了清嗓门,但声音还是略带沙哑,可能是这几天的日子确实太累了。
“我回美国后的当天深夜,就把信写好了;由于担心马倩心急,我连夜就下楼把信递到了邮筒里。因为我知道从旧金山的一封信到上海的收信人手里,要有十天左右的时间。。。
“当时我因为思念恋人心切,几乎是每隔两三天就要发出一封信。可是,我怎么也想不通,一直苦苦的等了三个月,竟然连一封回信都没见到,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我当时为自己设想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可能性,但都不具备说服力;
“。。。到底是为什么?我真的百思不得其解!最后,由于自己焦急担心等等因素,我害了一场大病,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差点神经错乱。。。
“等到三个月后终于收到了那封让我望眼欲穿的唯一的来信,那信上的内容竟是要断绝我们的恋爱关系,从今往后不再往来,说她已经另外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
“。。。一直到我赶着回到上海以后,跟马倩和杜晴见了面,事情的真相才大白于天下:原来是丽萍因为气愤我和马倩偷偷地恋爱没有告诉她,她觉得自己忍受不了这种被欺骗的屈辱,因此扣押了我寄给马倩的所有信件,并伪造了马倩写给我的假信和我写给她的那封绝情信。。。”
古志华听了马倩的吩咐,尽量将语言的分量说得轻一些,用词尽量委婉些。
丽萍用一种说不清楚的眼神朝古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