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将夜- 第64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就在走出天坑的那一瞬间,他便似乎找到了什么,说道:“王庭。”

    天坑中央巨峰间的黄色寺庙响起悠远的钟声。

    数千里外的右帐王庭,一名满身灰尘的书生,看着单于和十余名如临大敌的王庭祭司,微微躬身,说道:“请问诸位有没有看到我家小师弟?”

    十余里外,悬空寺尊者堂副座,带着着三十名苦修僧,疾速向王庭赶去。

    老僧继续自己缓慢的行走,走了半日,他又停下脚步,说道:“柳关。”

    天坑中央巨峰间的黄色寺庙钟声再起。

    那名书生出现在荒原边缘著名的商贸集散地柳关。

    一千草原骑兵和数支月轮国骑兵,领受军令向柳关疾驰而去。

    老僧继续行走,一日后,他停下脚步,再次说出一个地名。

    悬空寺尊者堂首座,静静看着不远处杨树下的书生。

    ……

    ……

    大师兄看着杨树粗励的树皮,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自己不顾堕境的危险,凭借无距的能力,四处搜寻小师弟的踪迹,而佛道两宗,则是派着人不停地跟随他,那么就算他找到了宁缺,也无法悄无声息把他带走,必将面临佛道两宗源源不断、不顾生死的搏命攻击。

    没有任何修行者能够跟上无距,每次都能准确地找到自己,必须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对方必须有足够多的强者数量或军队,在所有自己能抵达的地点附近做好准备,同时对方还必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自己在哪里。

    按道理来说,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当整个人间世都在搜寻桑桑的时候,当佛道两宗和整个俗世联手的时候,他们真的可以派出数量足够的强者或军队,而且有人能够完成第二个条件。

    大师兄看似温和木讷,实际上极为聪慧,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他便想明白了所有事情,确认了自己的猜想:悬空寺讲经首座,终于来到了人间。

    他看着七枚微微一笑,靠着杨树坐了下来,从腰间抽出那本旧书开始阅读,身旁没有池塘可以以瓢盛水饮,神情依然从容平静。

    既然佛道两宗试图通过他来确定宁缺和桑桑的位置,那么从这一刻开始,他决定除了读书吃饭睡觉,什么都不做。

    什么都不做,便是最好的藏匿方法,相反如果你做的掩饰越多,反而越容易暴露,大师兄并不懂这个道理,但他随心所欲而行,自然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宁缺有很多藏匿逃亡的经验,他懂这个道理,也是这样做的,除了带桑桑去各佛寺读经治病,他从来不出小院,甚至没有去找过大师兄。

    桑桑的病稍有好转,或者说是暂时没有变得更严重,依旧恹恹的没有什么精神,正午刚过,便沉沉地睡去。

    宁缺坐在床旁,开始看书。

    这本书是他在烂柯寺里手抄的佛祖笔记,把天书明字卷的文字和佛祖的解释旁注,依次相对排列,方便看的更清楚,只不过当时依然没有看出更多的东西。

    这些天带着桑桑去了数座佛寺,宁缺隐隐约约有所感悟,于是再次阅读这本笔记,眉头微蹙自言自语道:“夜至,因月……这岂不是巅倒了因果?黑夜的影子落在月的身上,便再也无法洗去,这又是什么意思?”

    他望向熟睡中的桑桑,看着她微白的小脸,伸手轻轻摸了摸,心想明字卷里说的黑夜影子,自然便是冥王之女,也就是桑桑。

    黑夜的影子落在月的身上,便再也无法洗去……从字面意义和现在的情况来看,这月自然指的是自己,整个世界确实也只有自己看过月亮。

    宁缺若有所思,若有所悟,却依然惘然困惑。

    窗外传来几声难听的嘎嘎叫声,他确认没有人在院外,推门走到院内,看着树上那几只黑色的乌鸦,微微皱眉。

    来到小院的第一夜,便有只乌鸦飞来,其后这些天,每天都有一只黑色乌鸦飞来,渐渐的竟是越来越多,树枝快要承载不住这些家伙的重量。

    这件事情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诡异。

    他抬头望向天空,朝阳城上空的云朵变得越来越多,那些云一直在缓慢地靠近融合,渐渐要变成遮蔽天空的厚厚云层。

    随着云层渐厚,城中的人们终于感到了一丝寒意,秋天终于要结束了。

    对于宁缺和桑桑来说,前一年的秋天和今年的秋天是连在一起的,在这两个秋天里,有太多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怎不令人感慨?

    ……

    ……

    (第三卷多事之秋终)

 人生一半,幸福并不一般

    今年回过两次湖北,高中同学聚会的时候,总开玩笑说聚的都腻了,几乎每星期都会和同样的一批人喝一顿酒。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都是七七年生人,今年都是虚岁三十六,按家乡规矩,这是必须要操办的最重要的生日。

    此时此刻我也三十六了,本来是要回湖北摆酒,后来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其中有大家伙也理解的原因,最终决定还是不回,就在大庆这边过。

    虽然这边朋友少些,而且白老师因为要出公差,放了我一个非常肥的鸽子,但还有朋友,而且大丫头海棠同学也专程过来,虽然她把我老婆霸占了让我极度不爽,好吧,但还是开心的,明天我会痛痛快快地喝一次酒,一定开心。

    原来向领导承诺从明天开始戒烟,但还是因为你们知道的那个原因,戒烟日期被推后到元月一号,以及再次推后到元月二号,因为无论年终的结果如何,元月一号我肯定是要大醉一场的,酣醉之时,岂能指间无烟?

    之所以戒烟自然是因为年纪大了,要开始保养身体。我一直把自己的人生按照七十岁在规划,如果不算虚岁,我现在刚好走到一半,恰在第三卷结束,将夜这故事也刚好一半,回首过去,展望将来,就像宁缺看着乌鸦和云彩一样,又像我看到要命的云彩一样,无限唏嘘感慨。

    前半生做了些事情,达成了一些人生理想,过的算是快意而且自由,如果这时候就开始回首往事,肯定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感到羞愧,这要感谢我的家人父母朋友领导以及你们,当然也要感谢自己。

    今天吃饭的时候还讨论到前半生何时最幸福最什么,我想起初中时找班上一个女生要照片、然后成功的往事,虽然下课之后,就被喜欢那个女生的另外一个男生给强行抢走了,但那确实是很幸福的回忆。

    写书是我想做的事情,这是幸福的,挣钱是我想做的事情,这是幸福的,满足虚荣心,是我想做的事情,所以这也是幸福的,那么最后又要感谢你们了,这真是毫无新意的事情,不过实话永远都是老套的,就像拉月票的单章一样。

    总之,我的前半生很幸福,希望后半生也能幸福,希望家中长辈身体都好,大家都好。

    我想拿年度月票第一,因为那也是幸福的。所以我会努力争取,一直在努力争取,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还有月票的麻烦您投一下。

    严肃通报一下,大家不要被风妹子骗了,我们的年度月票总数还落后近两千票呀!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成为将夜的栋梁!

    感谢大家这么多年来看我的字,买我的字,听我唠叨,对我唠叨,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够一直过下去,因为这真是我很喜欢的日子。

    再次谢谢,我爱你们,虽然有些肉麻,以父亲人格发誓,是真话。

 第四卷垂幕之年 第一章 云集朝阳城(上)

    风雪未怒,道路未阻,伴着缓缓飘落的雪花,一位手持锡杖、头戴笠帽的老僧缓缓走出荒原,进入月轮国境,往一座并不高的山峰上走去。

    老僧行走的速度非常缓慢,比雪花飘落的速度慢,甚至似乎比雪融化的速度都要慢一些,他穿着草鞋的脚掌仿佛与地面粘结在一起,抬脚的时候似乎要将整个地面都扯起来,所以每走一步都显得非常困难。

    他行走在雪上,雪层被扯起;行走在泥地上,黑色的泥土地被扯起;行走在青石铺成的山道上,石面被扯起。被浅雪覆盖的山道看似没有任何变化,实际上积雪的深处结构一直在撕扯不安,发出极轻微的人类根本听不到的簌簌响声,甚至整座山峰都随着老僧的行走在发着极低沉的呻吟。

    藏在山峰深处避冬的动物们能够听到这种声音,在舔噬结块脏毛的狼警惧地抬起头来,躲在巢里的喜鹊惊恐抬起头来望向远方,正在试图啃穿一只被冻死的鹿的鹿皮的山猫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

    老僧走到山峰顶上,望向南方。

    由山峰往南数十里,雪便停了,月轮国绝大部分的天空里都没有雪云,千里之外的月轮国都城朝阳城,却被厚厚的云覆盖着,遥隔千里相望,那片极厚的云团,就像是无垠佛国中孤单而生的一朵花。

    老僧沉默看着千里之外的云团,笠帽阴影没有遮住的苍老容颜上,缓缓显现出非常复杂的神情,然后他握着锡杖的手微微一紧,把锡杖轻轻插进身旁的峰顶岩石间,对着远方说道:“人在云下。”

    锡杖与峰顶岩石接触,就像是热刀刺进了雪堆,寂然无声便深入石中,锡杖的杖头发出轻微的脆响,伴着老僧的这句话向着四面八方飘佛而去。

    老僧望着遥远的朝阳城。说道:“对于人间这场浩劫,对于末法时代的来临,佛祖涅槃之前留下棋盘净铃等诸多法器,为佛门弟子指明了道路,然而师兄你却偏偏不肯走佛祖留下的道路,要走自己的路,这究竟是为什么?”

    在峰顶沉默站立很长时间后,老僧叹息说道:“师兄你当年自号歧山。我一直不明白究竟是何道理。经由七念转述,才知晓原来取的是歧路之意,只是歧路多难行。我佛慈悲,怎忍见人间世冒险走一条歧路?”

    说完这句话,老僧把锡杖从雪岩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