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青春往事-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什么事”那售货员亲切地问。

  “跟家里打电话”孟林一面小声地回答,一面掏出那张记下姨父家里电话的纸条。那售货员就为孟林打开电话机上的计时器。由于这是孟林第二次打电话,因而便有些迟疑不决的。旁边的售货员就一一指点他。孟林心里便是一阵尴尬。而当孟林按照纸条上的电话号码拨到最末一位数时,心里又泛起疑来。他想,这么多数字,自己看了好几遍也不曾记住,而陈杰只看了一遍,又怎么会一字不错地记住了呢?于是便按照自己的判断将最末一个数字改作“3”拨了一次。电话通了,接电话的是当地镇上的一许姓人家。孟林向他求证他姨父的电话号码,可是对方与他姨父不熟,他就怅怅地挂断电话。

  外面阴沉沉的,仿佛要下雨了,空气中处处弥漫着不安的因子。这让孟林感到心里十分压抑。

  后来孟林又将纸条上的最末一位数改作“5”拨了一次,电话里立刻传来“嘟嘟”的声音。“占线了”售货员说。

  孟林看看墙上的挂钟,已是六点五十七分,再过三分钟就到上自习课的时间了,他想,如果家里真的发生了什么事,那姨父一定还会想方设法与他联系的,于是付了电话费就往教室而去。

  就那样,一个星期过去了,又一个星期过去了。姨父亲再没有给他打电话,父亲也未和他联系,孟林就觉得相安无事了。又过两个星期,孟林收到了父亲汇来的两百元钱的生活费,心里就更加踏实了。

  4。第一封家书

  周末到了,住在旧教学楼二一二宿舍的大部分学生起床后就陆续离开了寝室,或上街,或打球,或溜冰。到九点,宿舍里已只剩下孟林一人。

  和往常一样,孟林起床后就呆在宿舍里看书。书是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的,孟林平日便借此打发业余时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十点,有人推门而入,孟林回头,是班上的生活委员周羽。周羽手里拿着一封信。

  “阿羽,谁的信?”孟林好奇地问。

  “你父亲写给冯老师的。冯老师托我转交给你。”周羽说着,把信交给孟林。

  “我父亲写给冯老师的信?”孟林疑惑不解地望着周羽。

  “你父亲还以为你丢了呢!”周羽笑着解释说。

  我丢了,这怎么可能呢?孟林半信半疑地接过信。他忽然想到前段时间姨父打电话一事,难道那因为这个吗?心里蓦地沉重起来。

  周羽转身离开了。孟林端详着手里的信。这是一封加急信件。信封的背面贴着两张八毛钱的邮票。信封正面的收信人及地址栏,是父亲熟悉的字迹。孟林惴惴不安地拆开信封。信是写在一张薄薄的小学生作业本纸上的。信很短,只有两百余字。信的全文入下——

  尊敬的冯老师:

  您好!我是孟林的班主任。我这次给你写信是为了向你了解一些孟林的事。孟林自二月二十八日离家之后,就一直没有消息。我请人打电话到他的宿舍,但宿舍里的同学都说不认识他。为此,我们都感到十分着急,尤其担心他在来上学的途中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所以请冯老师收到信后,就立即与我们联系,他姨父家的电话号码是0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4,以便使我们早日放心。此外,如果他一直在学校里,他随身带去的生活费大概已剩下不多了,还请你暂且帮帮他,我们会想方设法在短期内为他寄来这个月的生活费。

  此致

  
  敬礼

  学生家长  ⅹⅹⅹ

  200ⅹ年4月ⅹ日

  孟林一面慢慢地读着信,一面感到心如刀绞。当他读到“如果他一直在学校里……”时,更是不能自已地将头扎进被子里嚎啕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沉痛地忏悔着,自责着。我怎么可以相信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呢?我怎么不给家里写信把自己换宿舍的事告诉家里呢?我怎么不相信陈杰而不坚持拨通姨夫家的电话呢?他原以为换宿舍只是一件小事;他原以为只要托人给家里稍个口信就可以了,而不管此人是大人还是小孩。他现在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也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愚不可及。他更不敢想象这段时间里家里的状况——着急,恐慌。尤其是母亲,自去年外公去世以来,母亲的心灵就变得脆弱不堪。可而今又发生了这样的事。这对母亲及家里其他人而言,将是多么沉重的心灵上的一场灾难啊!想着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在连累父母,他心里就充满了负疚。可是以后,他有拿什么报答母亲的深恩呢?这时母亲的愁容又浮现在他的眼际,他越发痛恨自己了。

  就那样过了许久,孟林渐渐释然了。他突然又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啊!宿舍楼静寂无人。他拭干泪,又洗了脸,这就来到综合商店,拨通了姨父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一名中年妇女。那是孟林的姨娘。

  “小姨,我是孟林。”

  “林儿,你现在在哪?”姨娘急切地问。

  “在学校里。”孟林惭愧地答道。

  “你一直都在学校里吗?”姨娘又问。

  “是。”

  “那你到学校怎么不打个电话或写封信回家啊?你可知道你父母都快为此急死了。”姨娘责问道。

  “我到学校的那天下午就打电话到叶ⅹⅹ家了呀!当时叶梅和他母亲在家。”孟林答道。

  “可是你父亲去了他家几趟,叶梅的妈妈都说没有接到你的电话。”姨娘半信半疑地说。

  “当时我让叶梅去叫他妈妈接电话。她妈妈说没空。还说有什么事就告诉叶梅。我也就相信了。还叫叶梅挂了电话后,一定要记住告诉他妈妈。至于后来,我就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孟林如实地解释道。

  姨娘相信了孟林。随后孟林又把已经收到父亲汇款的时告诉姨娘。姨娘听了,十分意外。后来他又嘱咐孟林几句,就挂上了电话。

  孟林挂上电话,长舒了一口气。晚上,他又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将自己这段时间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家里,其中包括更换宿舍及班主任的事等。言语间,充满了歉疚。

  5。第二封家书

  此事过去才两日,孟林又收到家里的一封来信。那是父亲半个多月前寄来的信。发邮日期是三月十八日。信的全文如下。

  孟林:

  你现在一切都好吧。自从你前几天离家后,就一直没有和我们联系,也不知道这一个月来你都在干些什么!前几天我和你姨父打了八、九次电话到你的宿舍,但宿舍里德同学都说不认识你。为此我们都非常着急,天天都在盼着你的来信。所以希望你收到信后就立即回信,并将你的情况详细地告诉我们,好让我们放心。至于家里,现在一切都好,你就不必为我们担心了。

  
  三月十六日

  孟林读了信,又一次热泪盈眶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暑期
第三章  暑假

  1。返家,到镇上

  期末一天天临近,孟林的心里也一天天紧张不安。先是体育考试,孟林的成绩依然是班上最低的,体育老师说他连一名女生也不如,这深深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其次是前段时间发生的那件事,让他感到无颜面对家中的父母及乡邻朋友。因此他害怕考试,更害怕回家。可是等到期末考试结束,他有不得不回家了。

  火车轰隆隆地向南奔驰。这是一趟由西安发往重庆的列车。车上挤满了人。其中大部分是刚放假的学生。

  孟林与两名同乡站在第八节车厢的过道上,显得无精打采的。由于昨晚候车,他也是一夜未眠。渐渐地,窗外出现了山峦。孟林的心情也如车内忽明忽暗的光线而晦明变化着。

  当他们到县城,已是下午五时,从县城发往他们镇上的最后一班车已于半小时前离开了,他及那两名老乡就在县城的一家破旧的旅馆住下。

  第二天上午十时,孟林乘车来到镇上的姨父家。姨父正歪歪斜斜地坐在藤椅上看电视。孟林无比惭愧地上前与他打招呼:“姨父。”

  “放假了么?”姨父头也不回地问。

  “放假了”孟林小声地答道。

  “前几天你到学校怎么不写信回家呢?害的你父母整日为你提心吊胆的。”姨父质问道。

  “我原以为只要打过电话回来就可以了……”孟林怯怯地解释道。

  姨父就不言了。

  孟林在屋里的一张凳子上心神不宁地坐了一阵,就来到阳台上。楼下的大街上,熙熙攘攘。原来今天正是赶集的日子。

  “家里有没有人前来赶集呢?而我见了他又该说什么呢?”孟林徘徊着。

  七月的南方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明亮的天空,飘来一朵乌云,继而就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来,街上顿时乱开了——行人步子匆匆,小商贩纷纷撑起了雨篷,只有一些戴着草帽的中年农民仍在街上不快不慢地走着。不一会儿,街上便是一片清寂了。雨越下越大。孟林忐忑不安地在姨娘家呆了两的小时,到中午,家里仍没有人来。雨仍无休止地下着。到下午三时,孟林就辞别姨娘一家往家里而去。

  2。返家途中

  空寂的大街上泥泞不堪。孟林在经过一家商店时,听见店里传来他小学时的同学许周的声音。孟林抬头,只见许周正在与商店老板聊天。孟林主动向他打招呼。他神情中带着尴尬与羞涩地抬起头来。

  “放假了”孟林面带愧色地说,“你还不回家么?”

  “回家——雨这么大——”许周望望天空,为难地说。“那我们一起走吧?”孟林建议道。许周略一犹豫,同意了。二人同撑一把伞往家里而去。公路曲曲弯弯。孟林踌躇一阵,鼓起勇气向许周问起家里近来的情况。

  “好,就是前段时间,因为你没有写信回家——”许周说着,打住了。孟林也就没有再问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