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解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性的解析-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才会进行交配活动;而人类则不同,人类几乎能在成熟后任何时候进行性交,追求性交带来的极大的兴奋、欢愉、轻松和强烈的满足感。     性爱所带来的欢欣、快乐是“上帝”为了人类生存、繁衍而设立的“奖赏”或“诱惑”。远古人类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繁育后代从怀孕、哺育到成长,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而如果由母亲独力承担就更为艰辛。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性交都是以追求性快感、性满足为目的。于是,性欲就有了新的定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性观念的历史演变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人们发现,性除了本能的生殖目的外,性行为还是快乐的来源和一种精神享受。因此,以性为本,就派生出许多受不同的心理、文化制约的性观念。站在性文化史角度,人类性观念经历了四大演变:     1。蒙昧时期的性神秘和性崇拜  人类对性的认识首先发韧于性的神秘,并发展表现为两个极端:疯狂的性崇拜和严酷的性禁忌。由性神秘引发的生殖器崇拜、性交崇拜、生殖崇拜,是世界各民族发展史上曾经普遍存在过的历史现象。初民对性的崇拜,不是今天的那种色情泛滥,更不是疯狂的淫荡,而是一种生命意志的强烈体验,反映着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繁衍能力。乱伦禁忌,是人类最重要最古老的性禁忌,就是禁止血亲之间的性交。乱伦禁忌是作为生态与社会环境的客观要求而存在的,并随之变化。     2。农耕时期的生殖道德观  农业社会信仰的性道德是性不离开生殖目的。人类的定居和耕作,把人类带进了农业社会,也带进父权制家庭中,人类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性关系、性道德和性心理。性活动必须由婚姻来支配和制约是农业社会中最基本的性道德,否则便不被社会容忍或接受。在农业社会中,生殖是一切性活动的惟一目的,违背这一目的的性活动都被制定为不道德。性的惟生殖目的观作为一种社会道德存在,必然倾向于禁欲主义。     3。禁欲与纵欲较劲期的性观念迷乱  在中国古代曾有过一段对性相对宽松的时期,但很快就被宋明理学家的禁欲主义为主体的性观念所替代,并延续至今。在西方,也曾有过性快乐主义的时代,但随着基督教的兴起,性快乐主义被斥为纵欲主义或淫荡世风而不得不转向于禁欲主义。可以这样说,20世纪60年代前,凡是接受基督或受西方文明影响较大的地区与民族,无不或多或少地接受了基督教式的性禁欲主义。     4。西方性革命  始于19世纪末。西欧北美从17世纪以来建立的基督教性文化,尤其是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风尚及其形成对传统性观念、性伦理的激烈对抗,标志着西方性的革命。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性革命达到了巅峰,并影响世界各地。性革命带来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尊重女性的性权利,保障男女自由交往,打击并防范强奸和性骚扰,普及性知识、防治性病及性功能障碍,保障老年人、伤残人以及弱智人的性生活权益,提倡避孕与优生等等。 。。

伪“一夫一妻”制
婚姻制度历史的车轮进入了阶级社会即私有制社会,人类的两性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权社会变成了男权社会,女子从属于男子,群婚杂交为一夫一妻制所替代,性禁锢与性淫乱并存,人类历史上在性问题方面最虚伪的时代开始了。     人类性交范围的逐渐缩小,就出现了婚姻制度。婚姻之所以成为一种制度,就是说明了男女的性关系要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婚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两性关系的一个历史性的巨大进步。     私有制社会以后,一夫一妻制似乎就成为普遍的合法的婚姻形态,但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执行。古代中国的帝王除“三宫六院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之外,还有众多的后宫佳丽。古籍记载,所罗门拥有王妃七百、妾三百。     这种情形也存在于民间。中国古人颇多纳妾,中式的纳妾在日本曾被视为一种法定制度。在中世纪,欧洲的犹太人曾实行一夫多妻,而有些犹太人迄今仍继续这种风习。在阿拉伯人中间,穆罕默德曾规定男子合法的妻子不得超过四人,如果蓄婢为妾,则可量力而行。这种状况在古代非洲更为流行。     一夫多妻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在男权社会中男子统治、压迫、玩弄妇女的社会现象,由此男子可以更多地满足自身的性欲需求和多生育子女的需要。在古代社会中,有些人即使只有一个妻子,这种一夫一妻制也并不一定完善,因为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一夫一妻制是以通奸和卖淫为补充的。

古人把性事权当谈笑风生(图)
古代铜浮雕串板

  中国古代的纳妾制,实际上是一夫多妻制,尽管如此,但似乎还满足不了男人的性欲。像有权有势的纨绔子弟还要四处寻花问柳;帝王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仍不过瘾,或公开广采民女或微服私访以求淫乐。性的活力如此强烈,性文化自然丰富多彩,它更多地表现在情感文化上。孔子说:“郑声淫”,指的是民间诗歌,但这只是一孔之见,所谓“淫”其实是动情的男女心声。文人们神往的“小红低唱我吹箫”之境界,常常是性欲的通俗慰藉,还嫌不够的话,仕女春画之类则能在一瞬间激起性的冲动,达到最佳效果。其间,各种习俗也应运而生。唐人在新婚之夜双方第一次性交前有一种念凤凰之卦的习俗,因为凤凰有光明的象征,“凤凰于飞”象征夫妻生活和谐美好。当时的民间性知识书籍也颇为流行,《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还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夫妻性交的全过程。看来在唐代,夫妻过性生活被视为自然、正常的事情,虽有一定的私密性,但不避侍女,夫妻性交后还要侍女侍候,进行清洗与换衣,讲究性卫生。自唐代以来,妓女文学已成为时髦,文人墨客以醉柳眠花、性感十足为自豪,闺情之作和春思之篇竞相问世,其中男女的调情、私通苟合和做爱,常常是被赞美的题材,写得那么缠绵悱恻。在当时,女子还有裸体的风俗。裸装或半裸装是女子的一种时髦装束。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太监与阉割文化
古代的一些奴隶主和君王、贵族,为了使自己的妻妾们对他保持贞节,不准她们和一般男子接触,但后宫又需要男子服侍,所以就大量地使用阉人,即中国所称的太监。英文中的“太监”一词是由希腊语“守护床铺的人”而来的,由此也可知太监的作用。     关于太监起源的时代,无法准确确定,但据传是亚述的一位美丽贤妃所创,而东方则是在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形成时期就开始了。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对太监都大量使用,从甲骨文考证,中国古代对阉人的使用在殷商时代已出现了。     古埃及的阉割手术都是由僧侣执行,阉割的死亡率达60%;但据传印度的阉割手术则较为进步,死亡率低。古代使用阉人是为了对女性实行性压迫和性禁锢而以摧残一部分男性为手段,但是有时效果也适得其反,几乎在历代的皇宫之中,都有比平民百姓中严重得多的淫乱丑闻。但是,被监禁得比囚犯还严厉的妃妾们照样能把她们的情人藏在后官,性活动更加大胆。妃妾们能从囚笼般的后宫逃出来的记载也不绝于史。在中国的史书上,对“宦寺宣淫”、“宦寺乱政”的记载就有不少。

守寡与殉夫
所谓守寡,意指丈夫死后,妻子不能再嫁,当然也不能和别的男子私通。这种状况在中国古代特别突出。从宋代到民国初期,无数女子从年轻时就守寡,一辈子受尽性的煎熬,青春虚度。在那些烈女祠、贞操牌坊下面,不知埋藏了多少女子的血和泪。在古代印度,妻子的首要任务是“取悦于夫”,如果丈夫逝世,妻子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寡妇不能睡床铺,需睡在地上,每天只能吃一餐,不能有肉、蜂蜜、酒和盐,不能穿红戴绿或化妆。     比守寡更残酷的莫过于要求妇女殉夫。有些男子认为,自己死后妻妾为自己守节还不保险,于是强迫妻妾陪葬,希望自己在死后仍能奴役和享用她们。这种制度是最残忍、最野蛮、最灭绝人性的做法,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十分盛行,有杀殉(杀死后陪葬)和活埋两种。古时科曼德人,夫死则杀其妻。。 最好的txt下载网

性的排他性
性爱具有一种兄弟之爱和母爱所没有的排他性。正是这一排他性引起人们的关注。通常,性爱的这一排他性被错误地解释为对占有对象的依恋。     我们常常看到,互相爱着的人对他人都无爱可言。实际上,他们的爱是一种“双方利己主义”;双方彼此在对方身上寻找自我,把单一的个体扩张为二,试图以此解决分离的难题。他们经历了对孤独的克服,但这只是在两者之间进行的。由于他们仍然彼此分离,彼此孤独,而结合的经历只不过是一种幻觉。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是一对恋人。他们彼此相爱,但是由于礼教以及其他一些人为的因素,他们只有在极强的孤独感中幻想爱恋的幸福。强烈的孤独感几乎左右了这一对恋人的生命。如林黛玉在极度的性爱苦闷中写成的《葬花辞》,由惜春、惜花延伸到对生命的赞叹,由伤时、伤物感叹对生命的珍爱,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意识。伴着这种孤独意识,林黛玉幻望着“天尽头”的自由天地,但是那一切并不能掩去现实的苦闷,徒然增强孤独的深重,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性压抑导致的飘零。这里,正体现了性排他而无望的绝尘。

性的洁净观
源于男女不平等以及历史上的婚姻形式,而将性的各种现象和表现划分为“干净”和“肮脏”的观念。这种性观念认为,人类应该仅仅接受那些“干净的”性,应该拒绝甚至消除那些“肮脏的”性。这是根据某些性道德标准来评价和划分人类的性现象和性行为。从卫生的角度来看,只有那些带有各种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