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第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婶推开旁边的一个屋,“就是这里,你们看看吧。”
    杨昭撩起门口的布帘,看着里面忽然笑了一声。
    陈铭生在后面,听见她的声音,问道:“怎么了。”
    杨昭摇摇头,大婶在后面说:“这屋里啊,东西是少了点,但是收拾得干净,住着也舒心。”
    杨昭没有说话。
    这屋何止是东西少,根本就没有东西。
    除了窗子旁的一张矮床以外,这间屋子连桌子板凳都没有。
    杨昭觉得这间房有些简陋,她刚要回绝,就听见大婶说:“而且啊,我这间屋子的朝向最好了。从窗户能看见白塔呢。”
    杨昭一愣,转头问她,“是么?”
    “你自己看看呀。”大婶说。
    杨昭放开旅行箱,来到窗边。
    这个窗户也是简简单单的木头窗,也没有窗帘。杨昭走近,那窗户围成的小小方块的一角上,果然有白塔的半边。
    那仿佛很遥远的白色,和纯蓝的天空,在冰冷冷的小屋的相框里,圈出一副宁静的画面。
    杨昭转过头,看了眼站在门口的陈铭生。
    “这间屋子多少钱?”
    大婶见她问价钱,连忙说:“五十一宿。”
    杨昭说:“有地方洗澡么?”
    “有有,就在后面。”大婶说。
    杨昭点点头,抬眼对陈铭生说:“就住这,行么。”
    陈铭生说:“你说了算。”
    他们把行李放到屋子角落里,给了大婶五十块钱押金,大婶出外面看水果摊,陈铭生和杨昭坐在屋里休息。
    “累了没?”杨昭坐在陈铭生身边。
    陈铭生摇头,“没有。”
    “我看刚才的路有点不好走。”
    陈铭生笑笑,说:“没事的。”
    杨昭把头轻轻枕在陈铭生的肩膀上,陈铭生侧过头看她,“怎么了。”
    杨昭说:“我有点累了。”
    陈铭生:“这才走了几步路。”
    杨昭说:“时间还早,咱们歇一会再出去。”
    陈铭生说:“你想躺一会么。”
    杨昭点点头。
    屋里的被褥有点潮,陈铭生把床铺好,杨昭忽然说:“把枕头放这边吧。”
    陈铭生说:“为什么。”
    杨昭说:“放这边躺着可以看到窗外。”
    陈铭生弯过腰朝外面看了一眼,远处白色的一角,矗立在山林红墙之间。陈铭生把枕头放到床尾。
    杨昭和陈铭生躺在床上,杨昭躺在里面,枕在陈铭生的胳膊上,看着外面。
    屋里很暗,甚至墙角的墙壁都是青黑的。可窗外的色彩却那么的清晰明亮。床有些短,陈铭生微屈着腿,将杨昭抱在怀里。
    他看见杨昭的目光,轻笑着说:“你就这么喜欢那个塔。”
    杨昭没有说话。
    陈铭生搂着她,从兜里摸出一根烟,抽了起来。
    杨昭在烟草的味道中慢慢转过头。
    陈铭生的目光若有若无地看着天花板,不知道在想什么。
    杨昭说:“你在看什么?”
    陈铭生回过神来,“没看什么,你要不要睡一会。”
    杨昭笑了笑,转过头看窗外,说:“陈铭生,有时候你就像个老头子。”
    她感觉到头下的胳膊微微一僵。
    安静了好一会,陈铭生转过头来,有些疑惑地说:“长得也像?”
    杨昭不可抑制地笑出声,她转过头,躺在陈铭生的怀里。
    陈铭生愣愣地看了她一眼,然后也轻声笑了。
    杨昭抬起一只手,摸在他的脸上,陈铭生今早刚刚刮了胡子,下巴上有轻微的摩擦感。杨昭慢慢向上,双手捧着他的脸庞,陈铭生低垂着眼睛看着她。
    杨昭低头轻吻他,说:“长的不像……”
    陈铭生低笑一声,抬起右手,扶着杨昭的脖颈,吻了上去。
 第40章
    杨昭和陈铭生在中午的时候去了最近的菩萨顶。
    其实虽说现在是淡季,但是杨昭觉得深秋真的是一个旅游的好时节;天气不是太冷也不是太热;而且不干不湿;气候接受度非常高。
    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杨昭一边走一边跟陈铭生解释。他们把行李放在屋子里,简装出行;只背了一个小包。
    杨昭指着眼前的山,说:“这个是灵鹫峰;菩萨顶在这上面。”
    她带的东西少了;扶着陈铭生更加顺手;胳膊直接挽在陈铭生的胳膊上。
    等他们来到菩萨顶山脚下的时候;杨昭望着那长长的一段台阶;沉默了。
    她觉得;她好像忘记考虑了什么。
    不过陈铭生还是那副样子,站到台阶的最边上,扶着石柱上了两阶。他回头看见杨昭在发呆,就说:“这里有什么介绍的没?”
    杨昭回过神,跟了上去,说:“没什么,一百零八级石阶,好多寺院都有的。”
    陈铭生低着头看路,一阶一阶地往上走。
    杨昭说:“按照佛家的说法,上这个就是把人世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踩在脚下了。”
    陈铭生乐了,笑着说:“那我是不是只能踩没五十四种?”
    杨昭看着陈铭生,深吸一口气,淡淡地说:“好像不是这么算的。”
    他们周围还有其他爬山的人,少数几个旅行团的人,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爬了三分之一的时候,杨昭跟陈铭生说:“坐下歇会。”
    陈铭生侧头看她,“我不累。”
    杨昭说:“我累。”
    她拉着陈铭生在台阶边上坐下,石阶凉凉的,消去了一些汗意。杨昭从小包里拿出一瓶水,递给陈铭生。
    陈铭生喝了一口。
    杨昭看到陈铭生的目光一直看向台阶下面。杨昭看过去,那是个喇嘛。穿着一身朱红色的袍子袈裟,一臂袒露,在长长的台阶上,垂首扣头。
    陈铭生说:“你说,他在求什么。”
    “不知道。”杨昭说,“在藏传佛教里,磕长头主要是为了祈求智慧,是修行的一种方式。我听说,很多喇嘛一辈子要磕百万次等身长头。”
    陈铭生看着那个跪在石阶上的人,低声说:“百万次……”他淡淡地笑了笑,说:“你说他们磕头磕到最后,会不会忘记自己的愿望。”
    杨昭一顿,说:“我不是他们,我不知道。”
    陈铭生转过头看她,说:“你来这里,有愿望么。”
    杨昭看着陈铭生的眼睛,他的目光似乎也染上了五台山的清凉。
    杨昭有些迷茫。
    一定有那么一瞬间,杨昭想,一定有那样的一刻,在他们的交往之中,成为了一种标志。在那一刻之后,这个男人的一举一动,每一句话,每一个注视,都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那种隐藏在深处的意义,让杨昭不敢随意开口。
    过了好一会,杨昭才说——
    “有。”她看着陈铭生漆黑的眼睛,说,“我有愿望。”
    陈铭生笑了笑,说:“有什么愿望,说给我听听。”
    杨昭说:“这愿望是说给菩萨听的,你不能听。”
    陈铭生说:“菩萨那么大度,应该不会介意。”
    杨昭抬手,推了一下陈铭生,然后站起来,说:“走了。”
    这次,他们一口气爬到了最上面。
    陈铭生面不改色,杨昭已经有些上不过气了。她扶着一边的石柱,坐到凳子上休息。
    周围还有一些休息的游客,一个老大爷坐在陈铭生对面,看了看他的腿,然后抬手给他比划了一个大拇指。
    陈铭生:“……”他有些尴尬地冲老大爷点点头。杨昭在一边笑着看着他。
    陈铭生转过头,低声对杨昭说:“笑什么?”
    杨昭说:“笑你也管?”
    陈铭生拉过她的手,脸上也带着笑意,说:“你笑我我为什么不能管。”
    对面老大爷说:“小夫妻啊,哈哈。”
    杨昭感觉到陈铭生的手微微一顿,她抬眼看他,挑着嘴角,说:“怎么了?”
    她的目光里难得的带了一点点的挑衅,陈铭生考究地看了她一会,然后落败地笑着转过头去。
    杨昭捏了捏他的手,陈铭生没有说话。
    “感情真好。”老大爷评价道。
    杨昭对老大爷笑了笑,淡淡地说:“谢谢。”
    她再转头看到陈铭生的时候,却觉得他的笑中带着点淡淡的无奈。
    菩萨顶各主要大殿的布置和雕塑,都有着浓烈的喇嘛教色彩。大雄宝殿里,后面供着毗卢佛、阿尼陀佛和药师佛,前面则供着喇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像。
    杨昭准备了些零钱,每个功德箱里都放了一些。
    杨昭对佛像和藏画很感兴趣,站在那里盯着看了半天。陈铭生说:“我去寺外面抽根烟,你慢慢看。”
    杨昭转头说:“你不喜欢看?”
    陈铭生笑笑,说:“我又不信这个。”
    杨昭好奇地看着他,说:“那你信什么?”
    陈铭生顿了顿,思索了片刻,然后说:“好像……我好像不信什么。”
    杨昭看起来也料想到了这个答案,对他说:“你去吧,我很快就来。”
    “嗯。”
    陈铭生到外面抽烟。
    菩萨顶是一座很古朴的寺庙,每一棵参天大树都讲述着这间寺庙的故事,青色的石头带着潮湿的水汽,凝成一颗一颗的小水珠。
    陈铭生靠在一排石柱上,远远看着文殊殿前站着排等着磕头烧香的游客。
    或许寺院这种地方真的会有种特殊的力量,让风吹得慢了,鸟飞的慢了,时光过的慢了。
    陈铭生并不信佛。
    他回想自己从前的生活,回想最紧张的、急躁的、让人透不过气的瞬间,他似乎都没有求过佛祖保佑。
    那那个时候,他都在想什么呢。
    陈铭生默默低下头,回忆到半途,忽然自己哼笑出声。他摇了摇头,把烟放到嘴里。
    想什么?
    当然是想怎么活命。
    风轻轻吹过,杨昭在一间小小的偏房前,停下脚步。
    在菩萨顶的后面,有一间院落,里面以小房间的形式,分别贡奉着几尊佛像。杨昭在一个不抬起眼的屋子前驻足。
    屋子里面是灰色的水泥地,水泥墙。在一张简单的桌架上,供着一尊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