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夜唱- 第17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是;就依叶录事”那队正上马;疯狂地向回赶。
    “姐姐;真有此事;圣人要东巡?”叶畅说话的声音不小;因此蔡姓女郎听着了。方才血腥厮杀;她捂着眼不敢看;此时缓过神来;心中关切叶畅;便向李姓女郎问道。
    “他胡说呢;圣人东巡;哪有那么容易”
    “他好大的胆子;竟然敢造圣人的谣……也是;他方才连人都敢杀;自然胆子大。不曾想;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叶十一郎;竟然是如此好汉……”蔡姓女郎说着说着;脸上就微向泛红。
    李姓女郎看了她一眼;微笑起来;然后又看向叶畅。
    这厮一向就以胆大出名啊。
    不一会儿;便见又是一队官兵从城门处开了过来。
    “选身手好的;随我进去拿人。”叶畅对又凑来的那队正道。
    五个伙被选了出来;便与善直、叶畅等人一起;进了壕沟当中。叶畅特别点了方才那弓手;那弓手便跟在叶畅身边;只不过神情多少有些不快。
    “壮士好箭术;方才紧急;还未请教壮士姓名。”叶畅向那弓手道:“某性好交友;愿与壮士结识。”
    “某姓南;名霁云。”那弓手冷声道:“叶录事心性;某不敢高攀。”
    叶畅顿时愕然。



第147章 登门问罪探前因
    “当真是……麻烦”
    马上的杨惟名满脸都是郁闷之气。
    他请叶畅来洛阳;原本带着极强的私心;大半都是为了利用叶畅。只不过不曾想;叶畅到了洛阳后并不急着来见他;如今甫一上任;便惹出如此大的麻烦。
    刺客……为何刺客不去刺杀别人;却揪着叶畅不放?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杨惟名对叶畅有所了解;故此认为;叶畅这倒楣的家伙;必然也有吸引霉运的地方。
    出了北门;迎面便看到;在道路的两旁;立着二十余根木桩;相邻两根木桩间相距;大约是十余丈。
    每根木桩上;都缚着一个鲜血淋漓的人。
    “胡闹……”见到这一幕;杨惟名忍不住怒喝:“你们也就随着他胡闹?”
    迎上来的两位队正和其余官吏;都是面面相觑;有个大着胆子道:“他奉明公之令而来;我等岂敢不从?”
    “伤亡情形如何?”
    “刺客二十三人;亡者八;十五人就擒……呃;只怕也活不多久。百姓两人为贼所害;另有十余人受伤;其中有五人乃是叶录事下令射伤……”
    听得这儿;杨惟名再也按捺不住;破口骂了一声脏话。
    刺客死伤倒还罢了;造成了灾民的死伤;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灾民安置;将很难得到灾民的认同了。
    觉得脑子里象是钻进了一只名为“叶畅”的虫儿一般;杨惟名头疼的厉害。但骂归骂;他更明白;自己还非得替叶畅擦这个屁股不可。
    借助叶畅之力;可不仅仅是安置灾民那么简单;也不仅仅是洛阳城那么简单;背后可是长安城里的大佬们角力。
    “叶录事人呢?”他喝问道:“为何不来见我;莫非是躲起来了?”
    有人答道:“他进城了。”
    “进城做什么;莫非是寻我请罪?”杨惟名心中如此想。
    但紧接着一个队正的话;让他意识到;自己错得多厉害。
    “叶录事连问了几人口供;都未曾得;但他与他的随从;似乎是认出了这些刺客身份;说是回城去玉鸡坊了。”
    “玉鸡坊……该死;这些刺客不是冲着叶畅来的”杨惟名觉得;自己脑袋里又多了一只虫儿;只不过这只虫儿名为“沈溪”。
    他详知内情;故此一听说叶畅认出了刺客;并且赶往玉鸡坊;立刻就判断出;这伙刺客便是昨日刺杀沈溪者。他们脱出洛阳城后;不知又怎么;混进了难民当中;或许想等待机会;再次行刺;结果却被叶畅撞上。
    原来叶畅也是受了池鱼之殃啊……
    想到这里;杨惟名很不厚道地觉得有些快意。
    但一想到叶畅与沈溪见面;会发生什么事情;他又觉得更加头疼。
    “回城;去玉鸡坊”他下令道。
    他下达命令的时候;叶畅已经在玉鸡坊沈宅的门前。望着这高门大院;叶畅脸上浮起冷笑。
    他不怕惹麻烦;更何况;这一次是麻烦惹的他。
    “敲门”憋着一肚子气的叶畅道。
    这一肚子气;不仅仅是刺客带来的;也有南霁云带来的;方才知道那神射手的姓名后;叶畅就怀疑他是后世闻名的南霁云;一问排行是第八;心中更是有了八成把握。
    只不过这位安史之乱中的勇将;此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弓手;郁郁不得志。
    这让叶畅觉得有希望;若是能招徕来此人;自己身边除善直之外;便又多了一重保障。不过他才流露出一些许意思;就被南霁云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连原因是什么都不知道。
    门上的铜环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惊动了院里的人;大门打开;出来的仆役一见外头围着这许多人;愣了愣之后;顿时叫了起来。
    转眼间;便有十余人拥了上来;其中便有沈溪昨日的伴当。
    “某叶畅;昨日护送沈郎君回府者;诸位是否还认识?”叶畅对那几位伴当道;得了他们点头后;叶畅又道:“某有要事;意欲求见沈郎君;还请为我通禀一声。”
    听得这群气势汹汹来的人是朋友;而不是打上门找茬的;院子里的人算是松了口气。但转脸一看;叶畅一行人当中;不少人身上还血迹斑斑;顿时心又悬了起来:这伙人看起来;却不是什么好路数。
    不一会儿;沈溪便出现在叶畅的视线当中。他仍然是那副臭排场;身边数位美婢;自己手中一柄玉扇;隔着老远;便呼了一声:“叶十一;你竟然来了;昨日某心神不宁;致使失礼;还请叶十一你海涵”
    一边说;一边行;到得叶畅面前;看到叶畅身上的血迹;他脸色竟然也未变。
    叶畅眯了一下眼;然后拱手:“今日来此;是有事相求的。”
    “好说;好说;只要某力所能及;无不应允……唔;若是要求某身边这几位侍姬;那可就不行;某是怎么也不会割爱……”
    沈溪半真半假地打着哈哈;却在叶畅灼灼的目光下止住;他摇了摇头:“原以为叶十一你是个趣人;却不曾想;你原来也是如此无趣。”
    “昨日那些刺客身份;与沈郎君究竟是何等恩怨;还请不吝赐教。”叶畅见他不再胡说八道;便问道。
    沈溪脸色顿时变了。
    打量了叶畅一会儿;他摇了摇头:“叶十一不必多问;昨日你不过是受了某连累;今后刺客不会再寻你麻烦;反正昨日你也没有什么损失……”
    假话
    叶畅心里浮起这个念头;只觉得这个沈溪所说的;全是假话。
    他分明看到自己身上的血迹;也应该猜出自己定是又与刺客起了冲突;所以才来找麻烦;却满口假话搪塞。他究竟是想要掩护刺客;还是另有用意?
    心中琢磨着这个;叶畅口里却道:“沈郎君却说错了;那群刺客;今日在北门外伏击了某。”
    “什么?”沈溪这下是真变色了:“这怎么可能”
    “某有必要撒谎么?”
    沉吟了一会儿;沈溪仍然摇头:“叶十一;实话实说;你便是知道刺客的身份;也奈何不了幕后指使;知之无益;徒乱人心。你既是安然无恙;此事就不要再追究吧。”
    “你见到某身上的血迹没有;这血迹不是某的;一半是刺客的;另一半;则是某身边的昆仑奴的。他以己身护住某;某才毫发无伤。”叶畅冷冷地道:“沈郎君;若是当叶某是朋友;便实言相告;否则的话;某只能视阁下庇护刺客;为某之敌了”
    这话说得甚是无礼;沈溪身边的伴当中有怒目相视者;可是叶畅一脸坚持;不为所动。
    “又不是一个美婢;不过是一粗手笨脚的昆仑奴;某送十个与你……唉呀;莫如此;莫如此;叶十一;叶畅;你莫走啊;某又不是不说……”
    沈溪原本还是满口胡言;见叶畅当真转身就走;顿时也有些慌了;上前拉住叶畅;脸上尽是苦笑。
    叶畅停住脚步;静静等着他开口。
    沈溪还是思忖了好一会儿;终于才说道:“某并非骗你;你知此事;并无益处。”
    “有无益处;某自有见解;你只管说就行。”
    “好……某亦不相瞒;某父亲乃渤海贵胄;讳为大门艺者是也;原是渤海王子;因心向大唐;不容于兄;乃入大唐为官……”
    沈溪的身份;并不是普通的渤海国人;他父亲大门艺;是渤海国开国君主大祚荣之子;渤海武王大武艺之弟。大武艺阻挠周边部族投靠大唐;大门艺力谏不从;因此兄弟反目;大门艺逃归大唐。
    此后大武艺先后派使臣;要求大唐交出大门艺而不得;甚至派人于洛阳城天津桥南刺杀大门艺亦不得;乃至于遣将张文休隔海攻击登州;杀唐守臣而还。大武艺死后;其子大钦茂继位;此人极为汉化;唐与渤海国的关系再度缓和
    不过;大门艺这一系在大唐;始终是大钦茂心腹之患;他总担心有朝一日;大唐一纸诏书;令他退位;而扶持大门艺子孙来取代他。
    “近几年;我这位王兄没有什么动静;原以为他是绝了心思;却不曾想;我只是稍有动作;他的刺客便来了。”沈溪苦笑着对叶畅道:“官府便是查出这些人身份又能如何;我父为大唐臣子;抚慰西北;颇有功劳;在天津桥南遇刺受伤;大唐也不过是搜捕刺客诛之了事……大武艺得享富贵;而我父却只能客死异乡”
    他言语之中;对于大唐还是有些不满的;叶畅也唯有无语:自己难得来洛阳;却遇到这种事情;卷入其中;若是被李隆基知晓;那位已经极怕麻烦的三郎皇帝;没准又要怪自己多事了。
    若不是乌骨力已经因救他而死;叶畅真不想卷入这类事情当中去。
    正如叶曙的死让叶畅不可能与叶楝和解;乌骨力的死;也让叶畅与如今的渤海王一脉结下了深仇;即使这仇不算“不共戴天”;却也基本上断绝了双方和平共处的可能。
    “某早就说过;此事于系重大;大唐不出面;凭着你我之力;根本不可能报复;知道此事;徒增烦恼罢了。”沈溪又叹息道:“不过;毕竟事情是因我而起;某总得有所表示……叶十一;你失一忠仆;我便赔你一忠仆;如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