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海底粼粼,万千游鱼游曳其中,都能看到水光b珊瑚,万千祥光照耀,簇拥紫霄宫体,琉璃瓦片,看上去不显奢华,倒显得气势磅礴,威压浩股大道威势袭来,奔若海潮。
“紫霄宫”三个大字镶嵌匾牌之上,银钩铁画,龙蛇游走,古朴盎然,道韵横生。细细观照,似乎这三个上古神文不似仙佛刻画,乃是瑞气流转形成,五彩斑斓的仙气云集,按照诡异的路径流动,形成三个镇压诸天的神文。再细看,却是又似万千星辰浓缩其中,划出惊天痕迹,荟萃之后,闪烁出‘紫霄宫’的笔画。
虽然,无归道人还不曾参悟奥西里斯带来的造化残片,但是两人具是一体,造化残片多少也参悟了一点,与这紫霄宫的力量,几乎是同出一源,两相映照之下,顿时让无归道人心神一动,一股如同回归母体的亲切感、安全感油然而生,浑身道法也是分外活跃,遍体祥光如同孩童般欢呼雀跃,光焰摇曳,宛若风中之烛。这是最为古朴无华的道韵,这是大道的根本,简简单单,回归元始,道法自成。
见状,无归道人顿时心中一喜,没想到紫霄宫一行还有这等好处,正待好生参悟之时,紫霄宫大门无风而动,自动打开,一个总角童子出来,明眸皓齿,脆生生道:“道祖有请”
诸圣相视一眼,也不停顿,行云流水般随着仙童入了大殿,一路上亿万载灵药遍地皆是,云蒸霞蔚,祥云簇拥,瑞气千条,龙凤盘旋,麒麟看护,凝霞聚彩,让人垂涎。
诸圣步入紫霄宫,映入眼帘的就是万顷碧瀚池塘之中仙莲万朵有余,纷纷绽放,香气缭绕,馨香氤氲,沁人心脾,池塘上方一座玉桥横贯,直通幽深之处,毫光万丈,金碧辉煌,渲染出千重光晕,宛若天国神户,高贵神秘。
仙童引道,诸天圣人鱼贯而入,一个个衣袂飘飘,仙气萦绕,慧光灼灼,宛若万千日月同现一方世界,光明普照尽去。跨过玉桥到大殿中央,只见前方一三尺高台,通体青黑,古朴盎然,道韵密布,浑然天成,宛若天铸地造,不见丝毫突兀和不自然。
上面一老者端坐,手执一杆青黄相间的竹枝,几片竹叶飘零摇曳,周身沌之气涌现,奔腾活跃,一会演化太极两仪,一会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随身簇拥,仙气凛然,威德无量。
正是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都领秀,一气化鸿钧。
“弟子见过师尊,师尊圣寿无疆,仙福永享。”诸圣见状,连忙上前,深深一拜。
“尔等平身吧!”道祖不悲不喜,缓缓说道,面前显露八个蒲团,诸圣一一按座次坐下,却发现,原本距离诸圣还有些许距离的平心娘娘,如今已经距离诸圣只差一线之隔了,想起当年无归道人的蒲团变化,诸圣顿时了然于心,将此事记在心中。
道德天尊太清老子身为大弟子,当仁不让,落座之后,打个稽首问道:“不知老师今日召见诸圣,可有要事吩咐?”
话音刚落,便见准提道人冷哼一声,意有所指的说道:“太清道友此话端是问的毫无水准,道祖传召,自然是有要事,昔日诸圣出手,封印混沌之海,保全洪荒天地,结果如今,有些人却为了一己私欲,损坏混沌之海的封印,可见其心可诛,不当人子,便是不打落圣位,贬在九幽之下,也合该封印,偿还罪孽。”
准提道人这话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可是谁不知道此事所指乃是无归道人,无归道人闻言,眉头一皱,看了准提道人却是不曾言语,心中也有些惴惴不安,不知此事是否真的如准提所说,毕竟封印一破,道祖便传召诸圣,便是无归道人心中也没底。
倒是平心娘娘闻言,感念无归道人相助,复活十二祖巫,见状说道:“准提道友此言太过,此地乃是紫霄宫,道祖道场,万事自有道祖定夺,什么时候轮到道友插话,替道祖做决定了。”
“平心你……”准提道人闻言大怒,正要呵斥,便见接引道人高呼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师弟无状,冒犯道祖,还请道祖慈悲,莫要计较,不知道祖传召,有何吩咐。”
听到这话,准提道人也想起来此处乃是紫霄宫,连忙朝着道祖打了个稽首:“南无阿弥陀佛,弟子无状,还请道祖恕罪。”
道祖浑身紫气浩然,龙凤环绕,凤鸣龙杳杳冥冥,空灵动听,脑后造化玉牒悬挂,清净华美,闻言,却是不悲不喜,缓缓说道:“昔日,混沌神魔察觉洪荒天地,冒犯天地,诸圣凝结符印,得保洪荒天地,此乃天数,如今,符印破碎,洪荒天地气息外漏,也是天数使然,天意如此,洪荒天地,当再起量劫,以全天数。”
闻言,诸圣脸色微变,便是准提,也顾不得无归道人那点事,忍不住说道:“道祖,如今佛门刚刚大兴不过千年,量劫才终,怎么又有量劫升起,还请道祖慈悲,为之解惑。”
大兴之后有大衰,这一量劫佛门大兴,那么下一量劫,佛门便可能是应劫之人,如今佛门刚刚大兴不久,便有量劫出世,这叫准提接引心中如何不惊,便是其他圣人也是连忙看向道祖,天地大劫,已经变得越发频繁起来,一劫刚过,又是一劫,便是诸圣,也心有戚戚,不得不为门下弟子多多谋划。
第四百八十一章 紫霄宫再定封神
道祖闻言,对众人言道:“天地造化,有万灵而生,众生愚昧,有圣贤应天命而出,教化众生,普济苍生,使得天下道法得传,众生灵慧者,通晓其言,领会其意,得悟道果,从此长生不老,逍遥自在。”
“然,天地之势,一饮一啄,自有定数,正所谓:矫枉过正!天地之道,讲究中庸,不偏不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仙道大昌,却是蚕食天地神明之气、无丝毫功德于天地者众多,才有量劫临至,使得仙佛遭劫,拨反正,重塑天地秩序。”
“圣人教化天下,有功果与天地,却也有大危害与乾坤,当年封神量劫,全耐仙道昌盛,神道凋零,天地四极,周天星域无人镇压,放有封神之事,镇压诸天星辰,如今,混沌之海封印破碎,域外之气侵入洪荒,诸天神位不稳,天地因果纠缠,当再定封神,以全天数,以备无量量劫降临。”
听到这里,诸天圣人面色大变,虽然知道事关重大,心中也隐隐约约猜测到了一丝,但是真听到天地量劫将至,再定封神,诸圣依旧是措手不及,震动不已。
老子头顶太极云图旋转二气冲霄,祥云万朵,闻言面色微微一变,问道:“只是不知道此次量劫何时爆发,又要有何人入劫,人数几何,还望老师明晓!”
道祖脑后,那玄色玉牒之中无量妙土浮现,佛陀端坐莲台,道士手持如意,妖魔血海浮现,儒生捧书,帝王垂堂,宰辅执印,芸芸众生油盐酱醋茶,众生之相,纷纷涌现,似乎蕴含无量世界,道法通天。
“如今天地生变,域外来犯,此劫乃是无量量劫之外最后一劫,当应对天数,未免无量量劫天地归墟,众生无一维系,当有无量灾劫,消除因果,是以,此劫之中,不论仙道佛门,不论巫妖两族,不论诸天散修,不论天庭地府,皆难逃苦厄,当应此劫,圣人之下,非大气运,大机缘者,难逃业果。”
“圣人之下,皆在此劫之中,圣人依旧不能亲自出手,除非最后论定根本之时,否则天数运转之下,气运流失人遭劫,大教覆灭,后果自负。大劫开始之时,封神榜上诸神脱困,再历量劫,因果了结者,未必无碍;因果缠身者,未必无救,只能看神通之能耐,生死天定,各安命。”
“无归童儿,你那门下,气运长生,然而,胜极则衰,太玄宫一脉,统领天下气运颇多,此番量劫,也全赖你那化身破开混沌封印之故,圣人不沾因果,是以此劫,当应在你那太玄宫门下,以全天数。”道祖淡淡的看了无归道人一眼说道。
闻言,无归道人心中一突,虽然早有预料,听到道祖如此言语,也不由心中一颤,连忙应道:“弟子知道,天数使然,弟子断不堪妄动天数。”
“如此甚好,当年封神,尔等圣人也动了嗔念,惹得天地遭厄,诸天神灵难以镇压天阙,如今封神,尔等不可妄动,再坏天地,否则,便是老道也容不得此等逆天之举,尔等可明了?”道祖闻言点点头,转过头看向诸圣,淡淡说道。
诸圣闻言,莫不躬身下拜,不敢违抗。
言罢,紫光一闪,诸天圣人一眨眼,只见眼前紫霄宫已经消失无踪,只留下滚动不休的沌云层。诸天圣人神色各异,纷纷告辞离去,却是各思计策,衡量得失,消化刚才所听到的一切。
紫霄宫隐匿,诸天圣人心中有事,也不闲聊,纷纷告辞,各回洞天道场,筹谋量劫之事。无归道人纵起云光,回了混沌天中,只见飞瀑流泉,古木参天,古藤掩映,仙药馨香,奇葩绽放,瑞霭千重。
无归道人上了云床,凝眉一思,眉心毫光大放,万千瑞华绽放,背后星光弥漫,一方古朴图卷散发滚滚云气,自九天之上垂落,化为漫天星辰,繁星点点,布满周天,运转乾坤,上面道纹勾画,古朴盎然,浑然天成,散发令人心悸的恢弘气息,似乎千山压顶,万顷碧波盖下。
太玄宫中风云突变,乌云突现,雷云压顶,电闪雷鸣,雷霆震动间,千山覆灭,大地崩裂,汪洋倾覆,仙佛俱灭。无归道人不为所动,头顶九霄天魔塔悬浮,无量黑白玄气垂落,如丝如缕,状若璎珞,涓涓不断。
紫宵神雷,粗如巨木,状若蟒蛇,如龙似凤,朝无归道人袭来,宝塔道韵流转,喷吐无量华彩,将雷霆卷入,嗡嗡作响,化为一道道雷霆道纹,在雷霆之中不断淬炼。
无归道人手中绿玉宝杖轻轻一挥,便见无量青华,托着那造化残片,犹如明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