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装的女修款款而来,秀发高挽,步摇斜插,摇摆间,似弱柳扶风,五彩丝带飘舞,恰如千丝缕,飘逸无比;凌空徐步,脚踏一磨盘黄色宝莲,戊土光华闪耀,却是那巫族十二祖巫之一,后土娘娘。
见状,冥河老祖眉头一皱,总觉得后土娘娘来了之后这幽冥会有所变化,可是推衍天机,又不像是什么噩兆,便按下心神,心中却是腹诽不已,今日是何日子,这无归道人,龙母娘娘,后土娘娘居然都跑到自己血海这等不毛之地来了?
冥河老祖能够察觉,无归道人和龙母娘娘自然也不差,那后土不曾隐匿身形,却是面色恍惚,带有一股悲天悯人的慈悲之态,看着那血海上空不断哀嚎的,时而被血海血水浪潮卷入血海之中的魂魄,却是心生悲悯,双目垂泪,端是大德慈悲。
看到站在血海之畔的无归道人和龙母娘娘,后土不由想起当日紫霄宫中,无归道人第一个身起道韵,不由上前一步,打了个稽首道:“贫道见过无归道友,龙母道友,敢问二位怎的到这幽冥血海来了?”
无归道人闻言,却是从怀中取出一书一笔,递给后土娘娘说道:“贫道今日默运天机,发现此物灵光闪烁,隐约与这幽冥血海有缘,便与龙母道友一同前来,看看是何缘故,不想,这血海之上,魂魄聚集,孤苦无依,虽有阿修罗族得以产出,到底杯水车薪,若是这魂魄能够有所归途,也是一桩大功德啊!”
听到无归道人这话,后土娘娘心神一震,隐约之间,脑海之中似有一道灵光闪烁,却犹如惊鸿掠影一般,无法抓住,低头看着无归道人手中那一方灰蒙蒙的书册,只见大道铭文所书,生死二字,轮转不定,枯荣一体。
生死一体,轮回不灭,娘娘霎时间福灵心至,娘娘含泪朝一众祖巫之所在,一一拜别,十一祖巫皆有所感,仿佛又挚爱之物遗失,心痛不已,泪流满面,心血喷吐,哇的一声,心头一口热血化为漫天血雾。
嘭的一声,无量洪荒戊土精气如同土龙,滚滚而来,汇聚娘娘身旁,遮掩身姿,眨眼间,娘娘退去衣装,化为本相,人身蛇尾,背后七手,身前两手,双手握有腾蛇,娘娘法身高约万丈,远远望去,如同擎天巨人,尾部拖地,踏波而立,幽幽仙音传来,“今巫族后土感天地魂魄无所归依,凄凄惨惨戚戚,心生感慨,遂发大愿,愿化六道轮回,掌管灵魂投胎转世,划分六道,为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各凭功德、业力,投胎转世。六道轮回立!”
第一百一十六章 后土舍身化轮回(下)
正是一朝善心起,轮回始成形;功德从天降,后土不复巫;阴山千万里,全族可存活;洪荒破碎时,福缘泽后辈。
只见后土祖巫之身却在慢慢的消散。血海中突然现出六道光圈,并且还在继续变化,这六道光圈化作六个漆黑深邃的洞口。在每一个洞口之上,都自然形成种种浮屠。在这些浮屠之中,有得道真仙,凡俗人族,有阿修罗,有草木野兽,有狰狞恶鬼,有地狱凶魂。正是后世众生轮回转生之六道。
六道轮回,是为众生轮回之道途。六道可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为天、人、阿修罗;三恶道为畜生、饿鬼、地狱。但阿修罗虽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于人,故有时被列入三恶道中,合称为四恶道。
六道一现,天道更加完善,此刻,后土只余真灵了,眼看就要消散,天上顿时降下无量功德,这功德之大,实是开天辟地后洪荒中最多的一次。比女娲造人的功德还要多出些许,同样呈现玄黄之色,色泽比之女娲造人成圣时还要浓郁几分。
毕竟女娲造人,本质上不过是创造了一个物种,虽然这个物种乃是后来之天地主角,可也只是一个种族而已。女娲所造福者,不过是人族一族而已。后土则不然,后土化轮回乃是继承盘古大神之余业,补全天道之缺失,造福的是洪荒所有众生,在惠泽的范围上要比女娲多出许多,所以所得功德也要比女娲为多。
只见无量玄黄色之功德落在后土的真灵之上,原本已经虚幻接近散去的后土真灵,在玄黄功德的作用下,迅速压缩凝实,化成一丝元神,隐入六道轮回之中,无归道人递出去的生死薄和轮回笔也是霎时间华光大盛,便见一道道戊土之精凝结,化作一座古朴的宫殿,立于轮回之中,上书后土宫三个大字。
于此同时,只见一道微弱的玄黄功德从那后土宫中飞出,直往无归道人而来,数量比起当日相助女娲造人的时候,还要多上几分,无归道人见状,袖袍一转,将那功德纳入袖中。
看着那巍峨的后土宫,无归道人眼中却是闪过一丝异色,微不可查的叹了一口气,巫族没有元神,原本,后土娘娘舍身化轮回之后,便必遭身陨之厄,可是,在功德的作用下,却是保存了娘娘一丝真灵,后土娘娘化为平心娘娘,得以存活。
在那轮回之中,平心娘娘的实力堪比圣人,如此,虽然是保存了平心娘娘,但何尝不是将其困在了轮回之中,而且,天道如此,恐怕也并非是为了保存娘娘生机,而是娘娘一旦身陨,那莫大的功德便只能落在巫族身上,如此大的功德,怕是巫族气运瞬间压过妖族,立鼎洪荒,成为天地主角,保全娘娘,则只会让巫妖气数相当,最终同归于尽,天意如刀,莫过于此。
不过,这样的想法在无归道人的心中也不过是一闪而过罢了,只见无归道人走进轮回之中,后土将幽冥血海的入口处化成了鬼门关,将那地方到幽冥血海的那段距离化做了一条弯弯曲曲黄泉路,眼下六道轮回刚成,许多鬼魂还未归位,是以黄泉路上冷冷清清。见黄泉路尾有一条大河,大河宽达几百丈,河中血红的河水趟过,正是那幽冥血海之水。那大河不知何来,也不知何去,只在与黄泉路相交处有一座浮桥通往对岸,浮桥分为“金”“银”“玉”“石”“木”“竹”六层,无归心道那就是“六道轮回”的主体“奈何桥”了。
其实六道即六层桥梁,让鬼魂分别通往不同的地方投胎,以第一层至高,第六层最低,而“地狱”则是“六道轮回”的载体。
奈何桥第一层是金桥:给在世时修炼过仙法、道法、佛法,积有大量功德的人通过,以升仙或成道。第二层是银桥:给在世积聚功德、善果、造福社会的人通过,成为担任神职的地神,如土地等,得享人间香火。第三层是玉桥:给在世积聚了功德的人经过,转世为有权贵之人,享富贵荣华。第四层是石桥:给在世功过参半的人经过,投身平民百姓,享小康之福。第五层是木桥:给在世过多于功的人经过,投身贫穷、病苦、孤寡的下等人。第六层是竹桥:给伤天害理、恶贯满盈的人经过,分作四种形式投身:一为胎,如牛、狗、猪等;二为卵,如蛇、鸡等;三为虱,即鱼、蟹、虾等;四为化,如蚊、乌蝇、蚂蚁等。最后是血海,也是修罗道的所在地,由冥河和阿修罗族永世镇守。
至于轮回时间方面,以第六道经历的时间最长,其中投身为胎者,死后很快可以轮回为人;投身为卵者,需经历数次才能成人;投身为虱者,要经过多次轮回始能做人。不过,还是投身为化者最惨,因为本身要化身百万只蚊,再分成三魂七魄,待它们全部死光,经历多番轮回,才能正式转世做人。
在那六道桥梁门口,只见一个面容苍老的老婆婆站在那里,身前一口热气腾腾的汤锅不断的熬煮着汤水,便是那后世孟婆,也就是如今的后土平心娘娘的化身之一,无归道人和龙母当即上前一步,朝着孟婆深深的鞠了一躬,却是感念后土大德,使天地魂魄有所归处。
随即,便见无归道人说道:“后土道友,这六道轮回刚刚建立,里面却是无比荒凉,六道轮回虽有天地魂魄无数,却是太过冷清了,而且轮回地狱里若无高手坐镇,来维持六道秩序,怕是要生乱象,贫道不才,愿助道友建立轮回地府,不知道道友意下如何?”
只见孟婆抬眼,看了无归道人一眼,缓缓说道:“道友大德,贫道感激不尽,地府之事,就有劳道友了,另外,这是一滴祖巫精血,还请道友替我送往巫族,从此后土不负巫,吾乃地府平心。”
第一百一十七章 无归助力立地府
说完,一滴精血便飞向无归道人,散发一股厚重戊土之气。这后土精血积累的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地意志的意念,亘古、恢弘、古老、孤寂、不灭、悠远、厚重。可以说,一滴就能早就出一个准圣来。
不过,无归道人却是看也不看,直接收了起来,“道友放心,此事贫道一定会为道友办好的。”
孟婆闻言,点了点头,却是自顾自的熬汤,不再言语。
无归道人见状,也不多说,当即伸手一指,便见手中生死薄和轮回笔冲天而起,大放幽冥神光,照彻血海犹如沥青泼洒,神光扫过,无数投身六道轮回之魂魄皆显露一生业力功过,被宝书记录在册。
与此同时,只见无归道人袖袍一挥,便见招魂幡,奈何圭等一应当初从分宝岩上得到的幽冥之宝,散落轮回之中,紧接着,六根清净竹挥动开来,便见宝光充盈,七彩封界之力落在幽冥入口,一道大门鼎天而立。血锈般的横匾上,镌着三个大字:鬼门关!
鬼门关四角飞檐。漆黑的山门空阔如宇,古意苍茫。关前两旁排列着十八个罚恶刑鬼的塑像,一个个花颜色绿,张牙舞爪,给人阴森恐怖之感。在鬼门关旁边,竖着一块石碑,上书写着“阴曹地府”四个大字。
这六根清净竹能够封闭六识,施展封界,除非是修为能够超过无归道人,或是有着灵宝护身,否则寻常之人,皆难闯入这幽冥之属,随即,只见无归道人识海一震,净水钵盂飞出,倒悬空中,无量灵水散落,化作无边水雾,弥漫幽冥之中。
只有一条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