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拢了。
“嗯,金钱的魅力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只要有钱,那就拥有一切!”罗芳柏说了句大实话。
路易还要赞叹苏丹港的漂亮繁荣,但他的眼睛又看到了港口边停泊的那两艘外形完全一致的灰白色机帆船,这让他想到了某个信息中国人在天方建立了两座蒸汽船厂,一大一小。大的在伊斯坦布尔的金角湾,那里是奥斯曼的海军基地;小的在天方半岛的红海岸,处在中国人的控制中。
现在地中海和红海上穿梭的机帆船全都是中国制造。
相对丰富的见识,让路易几乎几秒钟内就判断出了吨位,这俩虽然不是上千吨的大船,却也在七八百吨上下。比法国勒阿弗尔船厂的机帆船可大出不少。
再看看这两艘机帆船船艏和船尾的炮塔,是的,中国人这么称呼他们在船艏和船尾炮上的新设计。
那的确像是一个塔身,像一个小堡垒。
围绕着大炮底下的圆铁轨炮座的轮子凹槽卡入铁轨,是西方战船上的一种发明,可以消除开炮后的后坐力,同时也方便移动炮口,但占地面积较大,只适合船艏和船尾建造的复合装甲,也可以说是一保护层,用丝绸和蒸汽压实的棉层以及木头和铁板制成,外表是圆形,有着一定弧度,圆形的实心炮弹即使命中也很难实质上的伤害,而小口径的六角炮远距离也难以洞穿。
那就像一座小型堡垒,必须要多次命中,才能让其丧失战斗力,或彻底的摧毁之。
路易拿破仑虽然跟他的哥哥渐行渐远,可在此之前他毕竟是波拿巴家族的核心成员,驻欧办向拿破仑提供的机帆船破袭舰的详细信息,他也是有看过的。
那吨位虽然只有五百公吨上下,可这个吨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蒸汽动力与船体结构的最优化。
再大,就需要增加蒸汽机,以保障船舶的速度。可增加蒸汽机就需要改动船体的内部结构,会对船体的储藏空间食物、水、弹药和最最重要的煤炭,后者直接关系到船舶的续航长度造成重大影响,并且这还影响到了船舶的造价,性能换算之下,倒是五百吨级的机帆船最划算。
而法国造的机帆船的船艏和船尾处也有炮塔,只不过那炮塔是半封闭性的,而眼前的这两艘机帆船的炮塔是全封闭的。
欧洲现在有一个‘谣言’传播的很广中国人不会满足他们现在的收获,中国正在趁着欧洲人搞内讧的机会,偷走欧洲大航海以来三百多年辛苦努力的成果美洲。
路易波拿巴本人是认同这个‘谣言’的。但很显然,这没有半点用处,英国人、奥地利人、普鲁士人,还有现在的法国人,都不愿意让出自己在欧洲的既得利益,那么战争就是必须的。
在欧洲的军政界,欧洲人已经普遍认同了中国的陆战实力,那庞大的人口和物质财富让中国本土变得神圣而不可侵犯。但欧洲的军政界对于中国人的海军还保持着很高的优越感。
中国人的海军虽然建设了三四十年,但无论规模还是质量,的确不能同欧洲相比。对比他们那庞大的不可想象的陆军,他们的海军力量相当可怜。尤其是近些年,中国人已经停止了自己的军舰建造。
可是作为一个‘局外人’,路易波拿巴却仿佛从驻欧办递给他二哥拿破仑的机帆破袭舰的信息上看到了中国海军发展的未来道路。
中国人已经抛弃了风帆战舰了吧?
他们是不是把自己的智慧和财富更多的投入到了蒸汽轮船上呢?
中国拥有让整个欧洲都非常忌惮的武装力量,这是事实。但因为海军的缘故,这一威胁还不至于要了欧洲各国的老命。风帆战舰在航程上有着无可避免的缺陷,这是再强大的国力也无法弥补的。
可是当风帆战舰换成了蒸汽战舰呢?
只要有煤,天边它们也能抵到啊。
直觉告诉路易波拿巴,蒸汽船的前途无比光明。现在的机帆混合动力船或许只就像几千年前的独木舟,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帆船会一点点强大起来。就像独木舟与一级风帆战列舰的区别一样!
路易波拿巴唯一觉得庆幸的就是他的二哥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友谊,让法兰西在第一时间跟上了新时代的脚步,而且更重要的是短时间内他还真的看不出机帆船对欧洲的威胁。可能哪个时间是几十年、上百年后吧。
而至于美洲的归属,反正美洲不属于法国。那就随他去吧!
路易波拿巴虽然同拿破仑渐行渐远,可他也不至于为了所谓的‘欧洲利益’而希望拿破仑的利益。
美洲可以说是属于英国的、西班牙的、葡萄牙的、中国人的、美国人的,但就是不属于法国的。
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第一千零一章 与中国争锋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寓意是指: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途中定会遭受大大小小的挫折与磨难,英雄自古多磨难么。同时会有许多落魄的凤凰不如鸡,更会有虎落平阳被犬欺的人生感慨。
但是拿破仑的人生却是彪悍的人生。
1806年秋冬时候开打的欧洲战争,第一战他就指挥大军将普鲁士军队彻底打崩,达武的第三军在开战的第二十天就进入了柏林。霍恩洛厄亲王和冯吕歇尔将军率领的普鲁士残军分别在柏林沦陷的三天后和十天后投降,整个普鲁士王国在他的兵锋下只坚持了一个月,在俄军的大部队还没有进入到普鲁士的时候就宣告完蛋。
到了1807年,这也是拿破仑的辉煌之年,比三皇会战后都要更辉煌。
第四次反法联盟彻底失败,《提尔西特和约》合约的签订让拿破仑成为了真正的欧陆之王。
陈鸣在上辈子虽然玩过《拿战》,但只是浅尝辄止,而其他方方面面,说真的,很多的记忆他已经模糊了。他知道拿破仑在1808年打大板鸭,1812年打俄国,1814年完蛋,英国人牵头掀起的反法同盟一共历经了七次,但具体的细节他现在真的不知道,就算是他刚刚穿越的时候,那时候他大脑最是活跃,他也记不清楚具体的细节。
就比如这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经历,当谢清高把普鲁士‘一月而亡’的消息转到陈鸣手中的时候,陈鸣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可是普鲁士啊。
就算如今的普鲁士距离德意志第二、第三帝国还有很远很长的路要走,可也不至于一个月就完蛋啊。腓特烈二世塑造的普鲁士威名被腓特烈威廉三世彻底毁坏。法军进攻普鲁士,与其说是一场战争,还不如说是一场行军。
真正的战争只有不到五天时间,决战更是短短的两天,两天时间里法军连续打了两场战役,消灭了普鲁士人超过五万军队,迎战的十余万普军非灭即溃。‘御驾亲征’的腓特烈威廉三世完全可以同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现的拿破仑三世相媲美,短短几日里就让普军主力濒于全军覆灭之境地,短短一个月内偌大的国家就完蛋了。
消灭了普鲁士的法军接着与俄军战斗,结果不言而喻。俄国人丢掉了上百门六角炮给拿破仑。
除了东北欧,西欧和中欧几乎都处在了拿破仑的统治下,欧陆的精华区域除了大不列颠,都完全臣服在了拿破仑脚下。
驻欧办在今年的夏季开始,就以一周一封传信的频率在同南京联系。因为第四次反法同盟彻底破碎了,法兰西同普鲁士和俄罗斯的协议要签署了英国人还依旧强硬的与拿破仑为敌。从欧洲快速发往中国的通信虽然代价不菲,但为了让陈鸣和陈汉的当朝重臣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知道了欧洲局势的变化,些许代价也是值得的。
特别是那个让陈鸣牵肠挂肚的《提尔西特和约》,在不到半个月的谈判期间,谢清高往南京传递了三封通信。虽然这通信很频繁,频繁到似乎没必要这般频繁,但那每封信中都言之有物。
拿破仑在第四次反法同盟破灭后的签署协约中,极大地消弱了普鲁士王国,但对俄国却非常宽容。
“陛下,谈判结束了。”高彦明拿着新到的驻欧办消息,对陈鸣禀告说:“根据和约,普鲁士仅仅留下了“旧普鲁士”、波美拉尼亚、勃兰登堡和西里西亚四个省,其余领土均被割去。易北河以西的全部普鲁士领土都划入了新成立的威斯特法利亚王国,此王国由拿破仑的幼弟热罗姆为国王。普鲁士第二、第三次瓜分波兰所获得的绝大部分地区则组成华沙大公国,由拿破仑的附庸萨克森国王兼任大公。普鲁士的领土支离破碎,面积仅相当于萨克森王国。”
陈鸣跟前有着一副详尽的欧洲地图,随着高彦明的禀报,侍从室的随从迅速的变换着地图上的颜色。合约之后的普鲁士真的很小,这一协定可以说是让普鲁士与法兰西种下了百年仇恨之根。
作为一个穿越者,陈皇帝很清楚原时空历史上法德之间的种种矛盾和剧烈冲突。
可以说拿破仑的做法起到了一个剧烈的推动作用。
这让普鲁士彻底失去了欧洲强国的地位,沦为德意志一个小邦。而且和约还责成普鲁士将军队裁减到4万人,偿付法国一亿法郎的赔款。在赔款未偿付前,法军驻扎在普鲁士境内。另外,普鲁士必须参加大陆封锁体系。
拿破仑把普鲁士打了个半身不遂,然后圈养在了病床上。看着这苛刻到极致的条约,陈鸣都觉得拿破仑有吞吃普鲁士的可能了。
但拿破仑对沙俄却是极其宽容的。俄国不仅没有失去领土,还得到前盟国普鲁士的波兰领土比亚威斯托克地区。但是,亚历山大一世也必须承认法国在德意志地区占领的土地和拿破仑在那里所修改的疆界,以及拿破仑对伊奥尼亚群岛的统治权,同意成立华沙大公国(这是法国在俄国边界上的一个军事基地),并参加对英国的封锁(即所谓大陆封锁)。亚历山大一世还要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