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9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9》|总人气: 145| 总推荐: 0| 总收藏: 0| 简介:
20、渔阳鼙鼓动地来 公元755年安禄山叛唐,自渔阳(今日蓟县附近)以十五万之众南下攻占洛阳,继之于次年取长安,迫得玄宗李隆基(即唐明皇)奔蜀,是唐朝由盛而衰的一段分水岭。有些历史家以为这事去618年唐之代隋为135年,距唐祚之终(公元906年)则为151年。这一盛一衰的阶段,其长度也大致相等。 小时候上学,还没读到安禄山的身世和他的反叛事迹,却先听到杨贵妃的故事。主要的原因是国文课本中选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当老师吟诵“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时,抑扬宛转,纵使是铁石心肠,怕也会之同情落泪。再加上历来文人的渲染,如与白诗并行的《长恨歌传》即称“天宝十载(751年),避暑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夜始半,妃独侍上,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言毕,执手各呜咽”,情节哀艳离奇。又再有五年之后,“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的惨剧,更增加故事的情感分量,怪不得其人其事传诵千古。甚至在抗战期间的重庆,也有1942年国立音乐院排演黄自所作《长恨歌》你可能喜欢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2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2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0
- 01-01明日报记者与本本和和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3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2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2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0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0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
- 01-01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0
网友对《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9》评论

·你觉得《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9》写的如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呢,赶紧登陆或者注册发布下你的看法吧?
·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请不要发表辱骂、攻击型等不良言论
·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请不要发表辱骂、攻击型等不良言论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019》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