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定是世界级的,是值得我们花费一些代价去培养的。而且他的成绩已经达到了奥运a标,为了明年奥运会,我认为这次应该派张冠出去历练一下。”
“于指导说的很有道理,张冠的潜力的确很巨大。”汤主任先是表示赞同,但话音一转却反驳道:“但是一个年轻运动员的成长总是需要时间,单说这个起跑反应时间的的问题,恐怕就不是这几个月的训练能够达到顶尖水平的。远的我就不说了,单说110米栏项目的刘飞人,1999年的时候进入国家队的时候只有十六岁,比现在的张冠还小一岁,我们把他当做重点培养对象进行培养,2001年的时候才在亚洲的比赛取得成绩,2002年破亚洲纪录,今年才有资格参加世界田径锦标赛,我们花费了四年的功夫,才把他培养成为世界级水平的运动员。这个张冠就算从现在开始培养,恐怕也得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成为世界级的运动员。”
汤主任故意顿了顿,转头对马主任说:“至于明年的雅典奥运会,现在讨论派谁参赛还尚早,但张冠的奥运a标成绩对我们的参赛名额并没有帮助,我们仍然只能派遣一名运动员参赛,陈健不也是达到b标了么!我个人认为,像是奥运会这种大赛,还是派陈健这种经验丰富的选手参赛会比较稳妥一些,说不定有机会进入第二轮比赛。张冠还是太年轻了,参加的比赛也太少了,一次超常的发挥并不能说明他拥有最顶级的实力,派张冠参赛风险太大。”
汤主任最后一句话让在场所几乎有人心头顿时一震,张冠在这次比赛中突然冒了出来,破了全国百米纪录,但他所参加的正式比赛也仅有这一次,不排除他在比赛中超常发挥的可能性,没有人能够保证张冠的成绩具有持续性。相比起那些久经战场的老运动员来说,张冠这种突然冒出来的成绩总是让人觉得不靠谱,会让人害怕张冠会不会只是一颗流星,短暂闪耀出光芒后便会消失在黑暗的夜空中。
马主任眉头紧锁,他深知派张冠出赛有着巨大的风险。如果张冠真的只是昙花一现,那么派其出战非但起不到锻炼运动员的作用,国家队也会白白失去了一块4乘100米接力赛的奖牌。对于国家田径队来说,国际比赛中任何一块奖牌就是来之不易的。
马主任并没有表态,但话题扯到了奥运会上,会场内已经有人要坐不住了。
“汤主任说的在理,奥运会还是派陈健参赛来的更稳妥一些,张冠毕竟太年轻了,经验不足,而且以后的机会也多得是。”
“对,这些年南粤的体育发展的很不错,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运动员,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运动员培养体系,也只值得学习和推广的。”
除了于指导之外,在座的其他人大都点头称是。
两广地区历来都是短跑强省,就以目前来说,国内的知名选手中,陈健、尹汉钊、刘洋都是出自南粤省,而在年轻运动员中,温永毅、梁嘉鸿等人也都是出自南粤,值得一提的是未来首个将百米速度提升到9。99秒的苏飞人,也是南粤人。
南粤田径队的袁教练引入了一些香港的训练方法,训练出一批优秀的运动员,优秀运动员越多,成绩越好,在国家队的话语权就大,而且南粤也是经济最强的省份之一,因此无论是在田协又或是在体育总局,南粤都有着极佳的关系和人脉。
马主任作为田协的高层之一,自然知道在田协高层内部,已经基本上内定陈健参加雅典奥运会,算是给予南粤省田径队的一种荣誉。当然陈健的实力参加奥运会也当之无愧。而在更高级的体总方面,对各协会送报的运动员也会一路绿灯。
“张冠今年十七岁,就算是五年后的首都奥运会也只有二十二岁,正值黄金年龄,或许现在让他参加奥运会的确太早了。
奖牌与锻炼信任之间,马主任做出决定。
只听马主任开口说道:“正如汤主任所说,培养一个运动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便是天才,我们也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把他培养成为国际水平的运动员,男子百米短跑这个项目,水平越高的运动员成绩越难提升,所以短时间内张冠的竞技水平不会有大幅度提升。而且这个张冠还很年轻,他身上也有一些不确定因素,这次我们就不要派他出赛了。年轻人嘛,以后有很多机会,不在于这一时。”
马主任说着看了看旁边很不甘心的于指导,话锋一转道:“不过张冠打破了全国纪录,这个还是要奖的,我已经向田协打报告申请10万元的现金奖励和20万元的特别训练补助,领导通过应该没有问题。而且我认为,张冠这种潜力无穷的年轻运动员,未来的首都奥运会可以优先考虑……”
于指导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可了马主任的话。他知道五年后的首都奥运会有多么的重要,能够在鸟巢登场将有着特别的意义。按照体总的总体规划,马主任五年后仍会带领国家田径队参加首都奥运会,所以马主任最后所说选拔首都奥运会运动员时的优先权,也算是给张冠一个合适的交代。
……
陈老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他很平静的将这个结果告诉了张冠,连带着原因也说的一清二楚。
“不派你去参赛,至少还能拿一枚4乘100米接力赛的奖牌,派你去的话,这块奖牌都拿不着。而且从目前的形势看,你参加明年的雅典奥运会的事情,恐怕不会太乐观。”
陈老话音一顿,很是郑重的说道:“小张,你要记住,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什么体育精神之流都是拿来说的,对于运动员来说,还是唯成绩论!为了一块亚运会4乘100米接力的奖牌,你失去了参赛的机会。为了某些原因,你还可能失去参加奥运会的资格。你如果不想这种事情再次发生,就要努力的训练,不断的变强,在各种赛事上取得成绩才行。当你站在世界巅峰的那一刻,你才真正的能够掌控自己,到那时候,你是否参赛就不容别人做主,而是你自己说的算!”
张冠点了点头:“陈老你放心,那一天不会太久……”
————————————
求收藏,求推荐,谢谢!(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十三章 第二个A标
(全本小说网,。)
打破全国纪录的张冠获得了一周的假期,回家和父母短暂的小聚后,又回到了田径队开始新的训练。
赛道上,张冠双脚踏在起跑器上。
陈老举起发令枪,高声喊道:“各位各位,预备……”
枪声响起,张冠猛的向前一冲,但马上就卸了力,几步后便停了下来。
张冠这是在练习起跑。
陈老皱着眉头,喃喃自语说道:“我怎么感觉你的起跑挺快的啊!不对,休息五分钟,咱们再试一次。”
张冠点头答应,心中却暗自笑了起来,新的被动技能“快速反应”的确可以让自己的起跑反应时间变快,现在的他起跑反应时间已经能够保持在0。15秒至0。17秒之间了,这与其他的职业运动员差不多。
而且“快速反应”的技能不仅仅是提高起跑反应时间,就连其他的动作反应速度都变快了。
一整个上午,连续十几次的起跑,陈老明显的能够感觉到张冠的起跑反应时间不输于职业选手,这种判若两人的表现让陈老觉得非常奇怪。
“怎么回家歇了一个星期,起跑反应时间好像变快了。”陈老迷茫的挠了挠头,随后开口说道:“走,去找设备测一测。”
国际比赛使用的运动员计时设备是一套很复杂的设备,发令枪会连接起跑时间的感应器,同时在运动员使用的起跑器内也有感应设备,枪声响起后到运动员脚离开起跑器的时间会在第一时间计算出来,用来判断运动员是否抢跑,而在终点处的感应器则用来计算运动员的完赛时间,同时还配有高速成像系统和缓速回放系统,用来在肉眼难以分辨时提供依据。按照国际标准,这一套设备的时间精度要求是达到千分之一秒,算得上是精密仪器了,因此价格同样不菲,即便是省队也只配有一套这种的设备。
技术人员花费了一个小时才将设备调试好,随后张冠站在起跑器上,而陈老则坐在了屏幕旁,紧盯上面的数据。
发令枪响起,张冠迅速起跑,而电子屏幕上,马上就显示出张冠的起跑反应时间。
陈老瞪大眼睛望着屏幕,上面的数字让他觉得既惊喜,又难以相信。
“0。159秒?”
即便是到了国际级的比赛中,0。159秒以内的起跑反应时间都算是一个合格的数字了,而那些0。13秒左右的起跑反应时间根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这设备没问题吧!”陈老开口问旁边的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马上回答道:“陈老放心,这套设备可精贵,我们每天都保养,肯定没有问题。”
陈老马上扭头问张冠:“小张,你用了压枪跑了?”
张冠立即摇了摇头。
“不可能,怎么一个可能一个星期就快了这么多!这不科学。”陈老想了想,随后马上说道:“休息十分钟,咱们再试一次,这次我亲自发令。”
……
陈老之所以准备亲自发令,就是想要验证一下张冠是不是使用了压枪跑的方法起跑。
短跑运动员的起跑非常关键,正常的起跑被称为听枪跑,就是运动员听到发令裁判鸣枪后再启动;而压枪跑在起跑中也算是一种常规的短跑战术,运动员根据裁判的习惯发令节奏,力争在发令枪响起的时候开始起动,这种起跑方式如果成功至少能够争取到0。02秒以上的时间。
压枪跑往往是一些比赛经验丰富的运动员使用的,而很多真正有实力的运动员为了在比赛中求稳,很少会去使用压枪跑这种战术的;或者只有遇到势均力敌的强敌时,才会使用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