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枪跑往往是一些比赛经验丰富的运动员使用的,而很多真正有实力的运动员为了在比赛中求稳,很少会去使用压枪跑这种战术的;或者只有遇到势均力敌的强敌时,才会使用压枪跑;又或者知道自己今天状态不佳,正常起跑有输无赢,干脆使用压枪跑赌一场。
作为一个教练员,是不鼓励甚至不允许新人运动员使用压枪跑,新人运动员最需要的就是练好基础,通过扎实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水平,而不是将提高成绩寄希望于压枪跑这种堵搏性的战术。所以陈老并不希望张冠过早的接触到压枪跑这种技术。
“各就各位,预备……”
陈老举起了发令枪,但却迟迟没有发令,他是准备故意打乱平时发令的节奏,如果张冠使用压枪跑的战术,一定会在发令枪未响起的时候就会有所动作。要知道这种电子起跑器是很灵敏的,运动员的脚至少稍微离开起跑器一点就能够被感知到。
但张冠军并没有动,而是在安心的等待陈老发令。
“啪!”
发令枪的声音响起,张冠也随之而动。
“感觉不是压枪跑。他的身体明显是枪声响起后才动的。”陈老马上回头问屏幕前的技术人员:“起跑反应时间是多少?”
“0。161秒。”技术人员开口答道。
这次的起跑反应时间虽然比刚才慢了0。002秒,但这种千分之一秒级别的细微差距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两次的起跑反应时间可以看做是同样水平的成绩。
“这怎么可能!”陈老几十年的运动员级教练员生涯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间之所以比较短主要是因为经过了大量的长时间的训练,正常人如果没有经过训练,是不可能达到运动员这种0。2秒以内的起跑反应时间的。人类的反应速度受到大脑和神经的影响,是一个生理方面的指标,遵循的是自然法则,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起跑反应时间的情况显然是违反了正常的自然法则,这也正是陈老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这一周你都在家做了些什么?”陈老开口问道。
“吃饭、睡觉、打豆豆。”张冠小声接了一句:“‘豆豆’是我家的狗。”
陈老显然不信:“那你的起跑反应时间怎么提高了这么多!”
“陈老,您不是说我是短跑天才嘛。天才自然要去创造一些奇迹!”张冠神神秘秘的道。
……
八月的酷热难以抵挡运动员训练的激情,汗水、泪水交织在一起尽情的洒落在在这片训练场上,托起的确是运动员们美好的梦想。
八月底的时候,第九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成绩已经传回了国内,国家队以两块铜牌的成绩列第三十七位,有七人五项次进入了前八名。其中水平较高的竞走项目无论是男运动员还是女运动员都排在了十名开外,女子链球第4,女子铁饼第7,女子撑杆跳第9,女子五千米第9,女子标枪第11,女子三级跳第13,至于田径的男子项目,获得参赛资格的都没几个,更别说取得名次了。
不过这次比赛还是有一些亮点的,男子十项全能项目上打破了一个全国纪录,女子一万米项目上邢会娜创造了世界青年纪录,另一位女选手孙迎杰获得了女子万米项目的铜牌,更值得一提的就是刘飞人则在男子110米栏项目上获得了铜牌,为国家队创造了历史。
两铜的成绩已经算是近年来国家队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最好的成绩了,比起上一届进步极大,更何况还有男子110米栏项目上面的突破,所以国家田径队一回京,便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而接下来,经过短暂休整后,国家田径队还要迎来第15届亚洲田径锦标赛。
……
九月初。
省田径队的训练场中人稀少了很多,剩下的也都是以年轻运动员为主,甚至很多教练员也不在。
全国田径锦标赛黄浦站的比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对于国内绝大多数的田径运动员来说,他们没有机会站到世界舞台上去,全国田径锦标赛这种级别的赛事就成了他们展示自我的一个良好的平台。
因为这项是赛事是巡回性质的,年初的时候就已经定下参赛资格,因此张冠这个“半路出家的和尚”是没有资格参加这项赛事的,他要等到明年才有机会报名参赛。所以张冠就继续留在省城,继续跟着陈老进行训练。
这时间正是秋老虎发威的时候,张冠的训练服早已经被汗水打湿,于是干脆脱掉光着膀子进行训练。
陈老看了看张冠身上那些被晒成古铜色的肌肉,觉得这肌肉的体积和线条完全不想是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不由得开口说道:“小张,我看你可比原来壮实多了。”
就在此时,陈老的手机响起,是周教练打来的电话。
“喂,小周,是我。你现在不是应该在比赛现场嘛,怎么有时间给我打电话?咱们队的成绩怎么样?”陈老开口问。
话筒另一边,周教练的话语很急促,而陈老的表情突然变得欢喜起来。
片刻后,陈老放下了电话,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随后对张冠说:“有个好消息,明年的雅典奥运会,你肯定能去成了。”
“为什么?”张冠开口问。他知道这种牵扯到地方利益的事情,恐怕没有这么容易妥协。
陈老开口答道:“周教练告诉我,陈健在刚才的比赛中跑了10秒17,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也达到了奥运a标!”
按照奥运规则,陈健和张冠两人都能够达到奥运a标的话,都可以参赛。国家队显然不会放弃这个两人参赛机会,哪怕是去打酱油,多派一个人去露露脸也是好的。
张冠深深吸了一口气,历史的进程仍然按照原本的方向走了下来,他这只蝴蝶翅膀并没有扇动出效应。陈健还是在全国田径锦标赛跑出了10。17秒的成绩,而原本的历史进程中,陈健在雅典奥运会中折戟沉沙于首轮,之后未来的七年都没有中国选手跑进再10。20秒。
“奥运会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竟然能去参赛!”张冠心中升起了新的希望。
————————————
求推荐,求收藏!谢谢。(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十四章 峰回路转
(全本小说网,。)
总局。
局长办公室内,侯局长扶了扶鼻子上的老花镜,仔细的阅读着手中的文件。
侯局长是运动员出身,退役后执掌女排,带领女排国家队进入了最辉煌的时刻。后来他进入当时还叫体委的国体总局,从许海峰的第一块奥运金牌起,一步一步的见证了国家体育的成长与辉煌,可以说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的体育事业。
今年的侯局长已经64岁了,明年雅典奥运会后,他将退休,离开他奋斗一生的体育岗位。但此刻的他却没有丝毫即将退休的懈怠,他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不仅仅是为了那份职责,更是为了他所热爱并为之终生奋斗的事业。
很多人都认为明年的雅典奥运会,是为首都奥运会做准备,所以对成绩不用太过于苛求。但侯局长却不这么想,他很希望国家队能够在雅典奥运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更希望能够在某些项目上取得突破,这其中爱国的情绪虽然占据了主导,但对于一个即将退休的老人来说,更是给几十年的工作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此刻侯局长手中所拿的,正是目前田径项目达到奥运参赛标准的人员名单。
110米栏的刘飞人显然是这份名单上最耀眼的明星,也是最被侯局长看好的选手。按照目前刘飞人的水平,足以能够在奥运会上冲击一枚奖牌,从而实现国家队男子田径短项目上零奖牌的突破。
“咦?”侯局长目光扫过男子百米短跑项目,却发现有两个名字,后面标注的都是奥运a标。
“两个人!”侯局长仔细看了看,确认自己没有看错,随后眼神中透出兴奋的光芒。
“男子百米短跑,平时进个奥运b标都那么勉强,这次竟然有两个人达到a标,说不定能跑进第二轮。陈健?这个名字我听过,上届亚运会好像拿了奖牌,是个很优秀的小伙子;张冠?这是谁?”侯局长仔细想了想发现完全没有印象,于是让秘书进来,指着名单上说道:“去把男子百米这两个运动员的资料拿来。”
秘书立即去通知田协,不到二十分钟,陈健与张冠两人的资料就传到了秘书的电子邮箱中。
“陈健,2001年东亚运动会百米亚军;2002年釜山亚运会百米季军,4乘100米季军;2002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百米冠军……”侯局长看着陈健资料上一排荣誉,一直看到才刚刚取得的“全国田径锦标赛黄浦站百米冠军”。
侯局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自言自语的说道:“全国田径锦标赛黄浦站,10秒17的个人最好成绩。这个赛事好像是前天才比完的,也就是说这个陈健现在的状态正佳,派去参加奥运会说不定能取得突破,很不错。”
侯局长又翻开张冠的资料。
“张冠,才十七岁,这么年轻!”侯局长接着朝下看去,荣誉栏里孤零零的只有一条“亚洲田径锦标赛选拔赛冠军”的荣誉。
侯局长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他唤来秘书,指着张冠那少的可怜的资料,开口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只有这一行?”
秘书知道,侯局长是觉得张冠的资料太少了,以为是自己办事不力。他马上开口辩解道:“我正想跟您汇报,对于这个张冠,田协方面就给了这些资料,我刚收到这份资料的时候也以为是田协弄漏了,所以我打电话专门跟田协确认过,田协方面说张冠只有十七岁,在此之前并没有参加过任何的赛事,亚洲田径锦标赛预选赛是张冠参加的第一个正式比赛,所以只有这一条记录。”
侯局长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