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就过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出来就过时-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学生,也是个艺人。公司的每个人都知道我接戏有三条铁的原则: 
  1。反华的戏不拍。 
  2。接吻的戏不拍。 
  3。暴露的戏不拍。 
  说实话,在电影《Bounce ko gals》中,我只有一场戏,几个镜头,整个拍摄不过半天时间。原本这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只是一件小事,但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日本电影中,中国人的角色常常是穿旗袍的女招待。“中国人在日本就不会干点别的?”刚听经纪人一说,我已经有些反感。但他把剧本塞给我,“这个不一样。” 
  果真不一样!读剧本的时候我发现,从这部电影的一些细节之处传出了一种正义的声音。比如说在酒店里,一个日本战犯不知羞耻地讲着他当年组织慰安妇的故事,导演原田真人借主人公丽莎的嘴谴责了这种不知悔改的日本人:“他们侮辱了所有的亚洲人!”拍这场戏的时候,导演还特意走过来跟我说:“真是对不起——”在影片中,日本黑社会流氓辱骂中国人,我扮演的角色乘其不备用便盆里的铁盖将其击倒,导演让我自己说句中文,我脱口而出一句想了很久的话:“我最讨厌你们这种日本人,凭什么诬蔑我们的民族!” 
  没去过日本的人应该听得懂我说的话,去过日本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在日本的主流媒体或是有影响力的电影中,几乎很难看到一部作品能有这样明确的态度。也许一句话就能招致右翼极端主义者的报复,谁愿意惹祸上身呢?导演在影片中传出的这种正义的声音虽然不大,但与隔三岔五参拜靖国神社的政客们相比,已经很可敬了。     
前言:说出来就过时(2)     
  记得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日本的历史学教授在大课上坦然地说,“二战时日本出兵是为了把亚洲各国从西方殖民者手中解放出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来振兴亚洲。”我们几个亚洲留学生愤然起身退出教室。日本同学都吃惊地看着我们,他们从小就是接受这样的教育,只听老师在身后叹息:“留学生的情绪可以理解……”虽然我们真的很需要这两个学分去争取维持生活的奖学金,但是如果是靠歪曲历史事实而取得奖学金,还不如去端盘子挣钱交学费。 
  我是个中国人,一个了解日本的中国人。就让我用日本的方式把这种正义的声音传得更远些! 
  我的眼泪无声地滚下来,他从不是个关心丝巾的男人 
  人不是金钱,没法讨每个人喜欢。 
  在这个时候,只要丈夫爱我,家里人支持我,组织上信任我,别的我真不敢奢求什么。谢天谢地,网上的舆论也渐渐偏向我了。 
  很多网友看过电影之后都纷纷发帖,“这是一部很严肃的影片呀,朱迅露哪点儿了?” 
  “朱迅,我们相信你,我们支持你!”不要轻信流言的声音越来越高。 
  这时,网上接连又炒出《今晚》的事情。有人甚至把三级片的照片贴上去。说这是一档专门报道涩情产业的成人节目。我好奇怪,5年前,就在我刚回国的时候,早已把我写的《争气》一文挂到了网上,文中并没隐晦《今晚》的事。我出生在一个记者家庭,自己也是一名记者,难道采访过陪酒女就是涩情,采访过罪犯就成了同案吗?事隔多年,怎么现在才被拿来大做文章呢?此人应该不是记者,时效性太差。 
  网上的话又变得不堪入耳了,难听得让人汗毛倒立。翻看着网上的文字,我眼前的屏幕上仿佛出现了鲁迅先生《药》一文中的画面,维新党人被砍头的时候,一群人围着喊:“杀得好!杀得好!”喊声最高的人却不知被杀的人为什么会死。 
  朱迅被“爆料”的消息在朋友间蔓延开来,“主战”、“主和”的分成两派。 
  “各大网站上做一圈在线,用事实说话!” 
  “对方就是要激怒你,炒红自己。你生气中他的计!”我静静地听着朋友们的“招”,心里想起一位前辈的话: 
  “有时名人才是弱势人群!” 
  王志还在西藏出差,在海拔5000米的雪域上他仍担心着我,“我昨天看见一条丝巾,漂亮极了!”我的眼泪无声地滚下来,他从不是个关心丝巾的男人。 
  “我拖累你了……”我的声音在抖。 
  “别怕,你永远是我老婆!”他的声音很稳。 
  好几天过去了,这条消息仍然“顽强”地占据着某些网站的头条。我躲进房间,把所有情感倾注于笔尖:“写下来,我把采访日记写下来!”躲是躲不过去的。“关心”我的人突然多了起来。每天会有不同的人向我描述网上的动向。这种“关心”往往会让我变得更加脆弱。我开始担心,虽然进台前,台里已经审看过我在日本主持的包括《今晚》的所有节目,但眼前这件事会不会连累到中央台的名声? 
  “你进台这么久了,同事们都了解你的为人。”领导的一句话让周围的“刀光剑影”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的眼神平静得让我的心都跟着静了下来,“你也许很委屈,但这就是名人的代价。你还年轻,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被人误解、诬蔑甚至是侮辱的时候,你就越是要以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挺起胸膛做人!” 
  我的天,太阳又出来了! 
  我是一个很倔的人,别人骂是骂不垮我的。可当我看见几个也曾是在日中国留学生的帖子时,一下子哭成了一团。 
  “在日留学打工累,生活苦,偶尔看到电视屏幕上的朱迅,我的心为之震动,一个中国女孩能这样成功拼搏,我是一个男生,能萎缩不前吗?后来日本电视台播放送朱迅回国的电视,看得我热泪盈眶。再后来,我也决定回国。现在我在国内工作、生活得都很好。最高兴的是还能看到朱迅主持的节目。” 
  “我也是从日本归来的中国留学生,我喜欢看她主持的节目,她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朱迅当时成了我们许多靠打工求学人的偶像,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 
  “她是爱我中华的优秀主持人,应该得到保护啊。说实在的。我和我的太太、女儿都喜欢朱迅,请多关照,别让她受到太多伤害!” 
  “朱迅何罪之有?别伤害无辜的中国人。别伤了海外赤子报效祖国的一颗心。”(三个从日本归来的中国人) 
  “五年了,只有祝福……” 
  …… 
  我给你们鞠一躬!谢谢!!! 
  最坏的事情往往能给人最有益的忠告。 
  老爸说:“沉默是金,清者自清。”(冷静) 
  老妈说:“共产党员,宠辱不惊。”(严肃) 
  老公说:“多大的事呀,还用炮轰!”(笑) 
  很多帖子上问,朱迅惹谁了?! 
  我也一头雾水问自己,到底惹谁了? 
  别,还是别让我知道,生活在仇恨中是件太痛苦的事情。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心里的许多话其实也用不着说出来,说出来就过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变得模糊或者清晰。转身看见襁褓里的孩子冲我甜甜地笑,怨怨相报何时了。我只想说,就让伤害到我为止吧…… 
  (2005中秋夜)     
没有什么比这段生活更困难了     
  这回“惹事”的是电影, 
  就从这演的第一部电影 
  开始说吧 
  …… 
  …… 
  …… 
  ……     
青春在一个暑假里速成(1)     
  那天,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刘洋打电话给我。 
  “天哪!”我叫出了声,“你们要做《摇滚青年》的回顾?!” 
  第二天,刘洋便派出了美女导演韶丹,紧紧地“缠”住我,希望能得到更多的“独家消息”。真佩服电影频道的执着,我少女时的记忆像一支已经干了很久的牙膏,一点点儿被挤了出来。 
  韶丹问:“你学过表演?” 
  我答:“没有,玩会的。” 
  “3个女人一台戏!”我们家的3个女孩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小时候,我们三姐妹之间的游戏是演戏。我总是当仁不让地扮英雄,大姐姐长得好看,演女特务。二姐姐大力气,演坏人最好。一天,刚看完《红色娘子军》,一进家门,只见二姐披着毛巾被威风凛凛地站在床头,“说!你把人藏到哪儿了?!” 
  “不知道!”我英勇不屈。 
  “女特务”二话不说,挥枪射击,我应声倒地。一声闷响,我的头实实在在地撞上了桌角,顿时鲜血如注。桌上的小收音机也掉在地上,壮烈“牺牲”了。妈妈闻声进屋,见状吓得抱起我就往医院跑,缝针、包扎,忙了大半夜。回到家,妈妈把二姐狠狠地骂了一顿。我晕晕乎乎地躺在床上,觉得自己为艺术献身,特别“崇高”,心里没有丝毫懊悔之意。但看见妈妈焦急的目光,我还是忍着疼,咬着牙说,“妈……如果我不行了,等爸爸回来,把他买给我的巧克力分给姐姐们吃吧。”一句话让妈妈泪水涟涟。 
  说起爸爸,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根本没有他的影子。听说他是新华社记者,从我出生还没满月的时候开始被派驻国外,一去就是六年。每逢妈妈要教训我们的时候,只要姐妹们怯生生地说一句: 
  “等爸爸回来……”,妈妈高高抬起的手总会无奈无助地放下。这次也不例外。 
  刚上中学,爸爸就被派到香港长驻,妈妈随行。北京的家中只有姥姥照顾我们姐妹。爸妈因工作已经分居10多年了,第一次能携手同行当然异常兴奋。当他们把最担心的目光投向我这个老疙瘩的时候,我心里乐开了花,“以后不用开家长会了。” 
  初三的暑假,我被选去担任中央电视台《我们这一代》的小主持人和校服模特,曹颖也是同一批的玩伴,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触电”。汇报演出时,听说教育局领导要出席。我躲在大幕后,偷偷地往下看。只见几位同学的家长也坐在台下,用笑容在脸上写满了“自豪”二字。可我这个主角家里却没有一个人到场。我突然很想妈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