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场仗根本打不起来,既然不用深入荒原,金秋寒冬又有什么区别?”
青年军官便是书院学生常征明。这位骑射二科成绩优秀的军部培养生,曾经在羽林军中服役,今番来到援燕军前线,被分配到最北也是最危险的要塞,然而他却没有任何意见,反而跃跃欲试想要带着骑兵杀进荒原,像前辈们那般替帝国立下赫赫战功,却没想到一困便是月余,部队根本没有出征的意思。
这些天他的心情本就有些郁闷,这时听着宁缺如此说,反驳说道:“中原诸国闹出这么大动静,神殿发出诏令,帝国派出援军,每天光人马嚼谷子都要耗多少银钱,花了这么大功夫才把部队集结完毕,怎么可能不打?”
宁缺笑着说道:“那你看这像是要打的样子吗?”
常征明指着草甸下方那些马车,说道:“小规模的战斗一直在发生,我看不是不打,只不过联军两边扯皮,还没办法确认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的进攻。”
宁缺摇头说道:“小规模战斗肯定会持续,但那是为了与左帐王庭的谈判讨价还价,你得弄明白现在荒原南边这加起来二十几万人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如果明白这一点就知道为什么这场大战终究是打不起来的。”
“为什么?”常征明皱着眉头问道。
宁缺问道:“左帐王庭为什么要扰边?”
常征明想都不想,回答道:“因为蛮人生性凶残贪婪。”
宁缺没好气道:“废话……人哪有不贪婪的。”
常征明犹豫说道:“是因为荒人南迁?”
宁缺看着青年军官说道:“左帐王庭单于的真正敌人是背后的荒人部落,西陵神殿发诏令也是警惕荒人南下可能造成的魔宗复兴,至于我大唐帝国……当年荒人是被我们打成残废的,当然要警惕他们强盛之后会不会复仇。所以归根结底,大家警惕担心的是更遥远地方的那些荒人战士。”
荒人远离荒原已逾千年,对中原人来说更是久远到难以记起的传说,在前来边塞的旅途中,书院诸生恶补了一下知识,大致了解了那段久远的历史,但对他们以及中原百姓来说,这个部落依然显得极为神秘。
“可是听说荒人现在只剩下几十万人,就算全民皆兵,也不可能对中原造成任何威胁,相反左帐王庭麾下善战骑士无数,若他们真像蝗虫一般南下……”
“在你眼中不失强大的左帐王庭,被荒人硬生生抢了大片草原,被赶到了南方,被迫越过我大唐给他们画好的那道线。现在这些号称天生战士的荒人只有数十万人便能做到这些,如果给他们时间在北方站稳脚根,繁衍壮大,难道你不觉得很可怕?西陵神殿和朝廷有什么理由不紧张?”
宁缺笑着说道:“不要忘记,只要有足够的粮食,生孩子这种事情总是简单的。”
常征明沉默很长时间后问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宁缺看着莽莽荒原远处的黑烟,思忖片刻后说道:“看现在的局势,我估计西陵神殿和朝廷的念头都一样,就是逼着左帐王庭单于和荒人重新开战,我们负责给他军械装备和粮食,他们负责打仗。”
常征明不解问道:“打不赢荒人才被迫南迁,左帐王庭怎么会蠢到回头去打?”
“所以我们现在才会在这里啊……神殿和朝廷现在把姿态摆的很清楚,写了一道选择题让单于做,要不你和我们打上一场,要不你在我们的支援下去和荒人再打一场,前者你肯定是死,后者你可能是死,肯定和可能总有区别。”
常征明愣住了,没想到这事情竟会如此复杂,感慨说道:“这道选择题真不好做。”
宁缺拍拍他的肩头,说道:“单于也是这么想的。”
就在这时,数十骑最精锐的西路军轻骑出现在草甸侧后方,领首的那名精干校尉看着草甸上方的宁缺面显焦虑,似乎想要靠近却又不敢。
常征明看着草甸下如临大敌般紧张的精锐骑兵,辩认出应该是大将军府的直属骑兵,不由微微一惊,下意识看了身旁的宁缺一眼。
草甸下那名唐军校尉抬头望着宁缺愁苦说道:““十三先生,这里距离蛮骑太近,实在是不安全,咱们还是退回军营吧?
“十三先生?”常征明看着宁缺疑惑问道。
宁缺看着草甸下紧张的骑兵们,无可奈何叹了口气,拍拍屁股站了起来,向常征明解释道:“他们不知道我是谁,只知道我排行十三。”
常征明跟着站了起来。
“我这个书院领队,虽然不负责你们的生死,但总要关心一下你们在做什么。”
宁缺望着他说道:“我今天来就是看看你现在的情况,既然被人催了,只好提前离开,明天我去碧水营,司徒依兰和王颖在那边。”
“辛苦您了。”常征明认真说道。
“不过就是个被供在台子上的巡察使,四处吃喝招摇,哪里有什么辛苦?”
宁缺自嘲一笑,摆手示意他不用送,拍拍屁股向草甸下走去。
走到草甸下,他望着那名跟了自己整整一月的边军校尉,还有那些紧惕望着四周,仿佛随时可能遇到草原骑兵的军人们,无可奈何说道:
“这里还是我大唐军营,何至于如此紧张?难道你们真要天天这么跟着我?”
那名校尉认真回禀道:“上峰严命,属于等人就一定要保证您的安全。”
宁缺想着这月余来逍遥却又无趣的边塞生活,忍不住摇了摇头,说道:“我就是个普通实修生,结果现在天天身边跟着几十个精锐骑兵,这算什么事儿?我又不是夏侯大将军,哪里承得起这等待遇。”
校尉恭敬解释道:“十三先生,虽然我们并不知道您的真实身份,但将军府的军令里说的清楚,您的安全比大将军的安全更重要。”
这是很真实的答案。
西路边军没有几个人知道宁缺的真实身份,将军府之所以如此在意宁缺的安危,也不是因为夏侯大将军知道他暗侍卫的身份、带着陛下的监察任务前来,所以想要隔离他与军队实力,而是基于一个很简单的原因。
书院数十名学生在前线实修,要凭真刀真枪磨练出战功与能力,这是大唐惯例,所以从朝中大臣到边塞大将,都只会把这些年轻人当作普通军官看待,然而宁缺并不是普通的书院学生,他是书院二层楼的学生。
这些年来,从来没有书院二层楼学生入伍参加实修,只有宁缺这个特例,做为夫子的亲传弟子,如果让这样一个人在前线出了问题,哪怕是掉一根毫毛,都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夏侯大将军或许能承受陛下的怒火,但想来没有胆量面对夫子的失望。
于是乎从长安来到燕北荒原边塞后,宁缺没有回到熟悉的马上征伐铁血岁月之中,而是被西路边军当祖宗一般供了起来。
军营上下小心翼翼护着他的安危,无论是饮酒还是吃肉,满足他的任何要求……但绝对不让他稍微靠近一些可能的危险。所以除了沿着边塞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去各处军营温柔探望像常征明这样的书院学生,如今的他竟是无一事可做。
宁缺看着恭恭敬敬等着护送自己离开的骑兵们,忍不住叹息了一声,把手指放进口里打了个唿哨。只见草甸后方斜刺里杀出一匹大黑马来,这匹大黑马身上背着沉重如小山的行李,却依然蹄走如飞,嘴里不停嚼着东西,也不知道在这叶儿落尽秋草染霜的草甸上,它究竟吃什么能吃的如此开心。
……
……
(一,强烈地猛烈地推荐府天姑娘的新书《奸臣》,绝对地绝对地可以用我的信用做担保的,符合我三观和审美观的好书,现在新书榜第一挂着的,把豆子压在身下的就是这本了。
二,新任副版柚子同学上任了,鼓掌欢呼,是个小姑娘,请大家多帮助多体谅,若有什么不对,那都是我的不对哈,拱手拱手。
三,开篇果然最难,我今天从十二点开始写,真写成傻逼了,删了又写写了又删,改了很多种方式,最终选择了一个最干燥的方式,中间略了很多交待,想着丢掉的钞票有些心疼来着。
四,马上周一,强烈地猛烈地要推荐票,请给予本命支持,请不要逼我明天可怜的开单章哈。
五,对于第二卷我真的很惶恐,希望大家多表扬给予正面力量,我相信自己能度过难关越写越好的,大家晚安。)
抱歉,调休,高估自己了……
抱歉,调休,高估自己了……()
才周一就要调周六的休,呃……确实情节出了大问题,以为能捅破,但硬是差了张纸捅穿不了,恼火了一天。
高估了自己编故事的能力,从去年八月的时候就过于轻视第二卷,觉得是自己喜欢且擅长的情节,应该手到擒来,所以想的不够细,结果这些天认真评估,觉得非常差劲儿,又在重新调,结果还是调不到足够好。
就差一张纸了,怎么都捅不破,今天晚上再继续揪头发搞这张纸。
主要就是一个过渡段落的问题,但就是不爽,觉得那样不够爽,不够。
今天没得更新。
周六不休息。
再给我点时间好好搞一下。
。
。
。
。
。
。
。
。
。
。
第二卷凛冬之湖 第二章 碧蓝如腰(上)
第二卷凛冬之湖 第二章 碧蓝如腰(上)
第二章
夜宿边营风不动,柴堆上生出的红艳火舌可以温柔地摇动腰肢,数十名大唐边军精锐散于四周或沉沉睡去或警惕站岗,只有宁缺和那名校尉坐在火堆旁。
白日里这名校尉对着宁缺口口声声称着十三先生,似乎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然而此时在红暖火光旁,他的称谓早已在轻声细语里变了过来:“宁大人,明日真要